本
文
摘
要
第八位是唐玄宗时期张小敬,前两年非常流行的一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男主角就是张小敬。而这个张小敬确实在历史上干了一件轰天裂地的大事。唐玄宗末年,玄宗皇帝已经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有为青年,现在的他只想着和杨贵妃好好的风流快活,而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而杨国忠又和另外一个权臣安禄山十分的不和睦(也许是妒忌安禄山)。杨国忠总是有意无意都会在玄宗皇帝面前讲安禄山的坏话,双方矛盾也势如水火。更关键的是杨国忠除了会搬弄是非,其他都一无是处,搞得民怨沸腾。终于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不稳,发动了以征讨杨国忠为名的叛乱。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玄宗皇帝不得已只能往四川方向逃去。在途径马嵬驿的时候,这些又苦又累的士兵再也忍受不了了。在李国铺(也是一个大奸臣)和陈玄礼的怂恿下,发生了哗变。在驿站外堵住了杨国忠,这是一个本片男主张小敬出现,一箭射死了杨国忠。之后在陈玄礼等人的劝说下玄宗皇帝杀了杨贵妃。这场兵变才得以平息。不久后李亨在朔方即位,召集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将领借来了回纥兵,终于第二年杀了安禄山基本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即使玄宗皇帝晚年糊涂,这么大的家底也不是这么快就能败光的。所以作为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的杨国忠死后被五马分尸确实不过分。而张小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
第九位明朝嘉靖年间的蓝道行,嘉庆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我认为少数几个智商最高的皇之一,也许是因为真是因为他的聪明导致了他的自负和自私。在他最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基本不上朝了。一心只想着修道长生。正因为此嘉靖需要一个听话的首辅,一个能帮他干很多坏事的首辅。这时候严嵩出现了,给了嘉靖胡作非为的机会。而严嵩也利用了嘉庆皇帝的信任,排除异己,大肆敛财。在严嵩当首辅的二十年,如杨继盛、沈炼等正直官员都因为弹劾严嵩,而被他迫害。而这个时候徐阶投其所好,向嘉靖皇帝推荐了山东有名的道士蓝道行。而蓝道行因为道士的身份,很快地得到了嘉靖皇帝的信任。终于在嘉靖四十一年的某一天,蓝道行在为嘉靖皇帝扶乩算卦的时候,知道严嵩回来。于是就对嘉靖皇帝说道“今天有奸臣会来奏事”,说完这话严嵩刚好进来。听到了蓝道行说的话,于是就叫其孙子严鸿亟设计蓝道行入狱。不就将蓝道行杀死在狱中。可是也因为蓝道行的这句话,让嘉靖皇帝对严嵩产生的隔阂,不就朝中大臣都感觉到了这种隔阂,知道扳倒严嵩的时机到了。于是纷纷弹劾严嵩,不就嘉靖皇帝就抄没了严嵩的家产,并将他削官还乡,不就严嵩就饿死在了江西老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蓝道行的正义直言,才会有严嵩的道台。而蓝道行这个道士也因此载入史册。
第十位清同治年间的张文祥,同治七年(1868年)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离开了他经营了十多年的江南,由两江总督改任直隶总督。而接替他的新任两江总督是马新贻。马新贻上任之后大兴水利改善民生。而作为两江总督的马新贻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检阅士兵。同治九年一次检阅士兵结束之后,马新贻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叫张文祥的人假意拦轿伸冤。趁着马新贻不备将其杀死。而张文祥当场被抓,但是第二天就死了。死前的供词却被反复修改。最后朝廷震怒派曾国藩和刑部尚书郑敦谨同审此案,最后以张文祥暗通海盗图谋报复定案,张汶祥被凌迟处死,并杀其子。可是因为这个案子疑点众多,民间出现很多版本,更被后世定位"满清四大奇案“之一。之后还被拍成电影”刺马案“和”投名状“。但是他对历史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慈禧对江南的湘军有了很深的戒心。加快了慈禧对湘军的打压,甚至影响了东南的海防,加速了帝国主义对我东南沿海的挑衅。又很多人也怀疑刺马案是曾国藩指使的,毕竟正因为刺马案,间接曾国藩又回到了江南。当然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的疑案,再也难以知晓。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确实加速了帝国主义对华的掠夺。
改变历史的十大小人物就写完了。还有许多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上或多或少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是我心目中的十人。如果你们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十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