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红色革命时期,江西是重要的革命发祥地,当年这里曾创建著名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我党号召下,数以万计的江西儿女踊跃参加红军,参与到反“围剿”的斗争中,在取得数次反“围剿”胜利的同时,江西革命将士也付出惨重的伤亡。新中国成立后,江西也成为著名的将军省,赣南的每个县都有开国将军,而在吉安也走出46位开国将军,其中有13位获授中将,其中就有今天的主人公开国中将李作鹏。
1914年,李作鹏生于江西吉安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封建剥削的压榨下,一家人勤勤恳恳打拼一年,获得的劳动成果,却被地主恶霸、以及地方官僚剥削走了,连吃几顿饱饭都成了奢望。
1929年红色旗帜插遍他的家乡,在红军的带领下,各乡镇都有了农协组织。有了农会的领导,曾经受剥削的农民团结在一起,开展土地革命,打倒地主恶霸,将他们剥削获得来的的粮食钱款分给大家,那些穷困的农民也分到了土地,家家户户对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1930年,在中原大战取胜的蒋介石政治上站稳脚步,开始集结兵力“围剿”革命苏区,面对汹汹而来的敌军,中央苏区也开始了扩红运动,16岁的李作鹏就在这种背景下参加了红军。李作鹏上过几年学,是新兵中为数不多识字的人。
别看他平日里不言不语,连队里一开会,李作鹏总是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建议,慢慢领导也看出李作鹏的与众不同。到了1932年李作鹏成为党员,在红军学校进修后,成了军委二局的机要员,专门负责翻译重要机密文件。
长征时,李作鹏所在的二科负责破译敌军的密电码,他们这个部门人员不多,做出的贡献可不小。他们经过日夜监听破译敌军电讯往来,从中分析不少重要情报,对红军行动方向的确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后来到达陕北,李作鹏作为年轻军官中的佼佼者,被调到刚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教员,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授给前来进修的学员。正是这一期间,他得到校长林彪的赏识。抗战爆发后,林彪担任八路军115师师长,上任后也把李作鹏调了过去,成了作战科科长。
后来八路军115师转战山东,一次战斗中,日寇使用了毒气弹,李作鹏眼睛受了伤,尤其是右眼,直接失明了。后来组织上曾安排他去北平进行手术,可惜还是失败了。到了解放战争,一次战后李作鹏从战利品中找到一副墨镜,戴上感觉右眼很舒服,以后就养成戴墨镜的习惯。
建国后,李作鹏获授中将,作为林彪的得力干将,深受林总的重用,可惜他跟随老领导做了一些错事。林出事后,他也被撤了职,1981年获刑17年。国家没有忘记这次革命老功臣,李将军入狱几个月后,就以保外就医的形式调到太原安度晚年,除了自由受限外,生活待遇还是不错的。
2009年1月3日,李作鹏将军病逝于北京,当时太原派人来京,与李作鹏之子李冰天商议将军的后事处理,最后决定规模从轻从小,所以在16日下午,所有人收到消息,原定在17日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取消了。后来将军的灵柩抵达八宝山后,是由六个人抬灵入葬的,这是最高的待遇。
今天的国家发展迅速,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英雄先烈,以及数代人努力打拼的结果,在我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些做出大贡献的前辈们,他们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