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邓丽君
音乐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好听的歌曲通过艺术家的演绎,会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就曾经流行过不少苏联歌曲,比如《纺织姑娘》《红梅花儿开》《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这些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在中国广为传唱,成为一代人的美好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大量的外国优秀歌曲传到中国被中国艺术家翻唱。比如《啊朋友》《尼罗河畔的歌声》《红河谷》《鸽子》《鹰之歌》等等。那个时代中国人大多数是通过电台的节目才能欣赏到外国歌曲,因为在那个时代,唱片还是奢侈品,录音盒带也是刚刚开始传入中国。邓丽君的《甜蜜蜜》其实也是翻唱印度尼西亚的一首民谣划舢板。
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的歌曲从曲调和歌词上都有明显的异域风情,与我们中国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风格,电台在播放这些外国歌曲时也往往都准确的介绍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所以说中国听众都很熟悉这些外国歌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繁荣,音乐艺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中西方音乐互相学习,每年有数不清的新歌问世。听众获取音乐的途径也由电台、唱片发展到盒带、CD、DVD、数码产品到互联网,到后来这些传统载体陆续淘汰。这个时候中国听众就开始发现有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原来是翻唱的外国歌曲。
翻唱歌曲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很好形式。翻唱者一般都会购买版权,重新填词,编曲配器,重新演绎,属于二次创作,甚至有的翻唱不输原唱,达到风靡华语乐坛的效果。在这里“自由报告”不反对翻唱的作品,只是向大家介绍一下有些歌曲不是源自中国,而是翻唱的外国歌曲。
齐秦演唱的歌曲大部分都是由他自己创作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明星,但是也有翻唱的歌曲。《原来的我》是翻唱“恰克和飞鸟”的歌曲,《不必勉强》是翻唱小田和正的歌曲,《回想》是翻唱美国老歌《RUNAWAY》,谢采妘和齐秦合唱的《燃烧爱情》是翻唱的一首泰国歌曲《MADE IN THAILAND》。
1976年日本音乐人因幡晃创作的歌曲《感谢你夏日》,在1978年被张国荣首次翻唱成《梨花又开放》,1983年谭咏麟第二次翻唱,同年周峰也翻唱过这首歌。《梨花又开放》这首歌的旋律在中国很多人都很熟悉。这首歌也是天王巨星张国荣和谭咏麟都翻唱过的同一首歌。
谭咏麟演唱的《忘不了您》是翻唱日本知名艺术家五轮真弓1980年创作的歌曲《恋人啊》。谭咏麟的《雨丝•情愁》是在1982年推出的专辑《爱人•女神》里的一首歌曲。这首歌也是改编自五轮真弓的作品《重演》,《雨丝•情愁》无疑是谭咏麟这张专辑里最成功的作品,翻唱不输原唱,简单的吉他伴奏,清脆的雨滴音效,还有谭咏麟深情的演唱,将一个雨夜中独立在窗外缅怀失去的爱的男人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
香港歌手梁艳玲出生在北京,后来移民到香港,所以她的普通话很标准。她的代表作《像雾像雨又像风》在九十年代红极一时。这首歌是在1993年翻唱一首芬兰歌曲《你眼中的忧伤》,演唱者是芬兰最著名的男歌手科尔卡(kirka)。
陈慧娴的演唱实力在香港女歌星里是第一流的。1989年出版的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里,传唱度最高的两首歌,一首是《千千阙歌》,一首是《夜机》。《千千阙歌》是翻唱日本歌手近藤真彦演唱的《夕阳之歌》。这首歌是由马饲野康二作曲,翻唱成粤语的《千千阙歌》是由林振强重新填词演绎的。《夜机》这首歌是翻唱一首德国歌曲《我会如此多的歌曲》,由陈少琪作词重新演绎的。陈慧娴演唱的《傻女》的大气磅礴是非常罕见的,它的原作是一首委内瑞拉歌曲《LA LOCA》,意思就是疯女人,演唱者是玛利亚•康奇塔•阿隆索,她不仅是一位歌星,还是一位影星,主演过的电影《过关斩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陈慧娴在1989年举办了6场轰动香港的“几时再见”演唱会,然后暂别歌坛远赴美国读书。三年后的暑期陈慧娴回到香港,录制了专辑“归来吧”,这张专辑造就了陈慧娴最后的辉煌。其中有两首歌传唱至今成为经典。这两首歌都是翻唱外国的歌曲。《飘雪》是翻唱日本歌曲《花开的旅途》,演唱者是原由子,作曲者是她的丈夫桑田佳祐,他们夫妻俩都是著名的“南天群星”乐队的成员。邓丽君的《假日圣诞》、张学友的《每天爱你多一些》、黄凯芹的《雨中的恋人们》也都是翻唱日本音乐人桑田佳祐的作品。
陈慧娴的“归来吧”这张专辑里最火的一首歌是《红茶馆》,也是翻唱日本歌手平浩二在1972年发行的《公车站》。
夏琳•邓肯在1977年发行的《从未找到自我》,反响平平,没想到5年之后一个DJ在电台播放了这首歌,一夜之间成名。夏琳也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她是因为这一首歌曲成名的歌手。40年来全世界翻唱这首歌曲的歌星不计其数,其中包括不少中国的歌星。不过早在这首歌在美国成名之前,台湾歌手黄莺莺发现并翻唱了这首歌。之后周慧敏、邓丽君、金瑞瑶、李玟、SHE等都翻唱过这首歌。那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有这么大的魅力,有这么多的歌手翻唱这首歌?歌词描绘的是一个历尽沧桑的女人,她曾经有过纸醉金迷放浪形骸的过去,为了追寻自由走遍全世界。凭着自己青春美貌,享受着犹如天堂一般的美好时光。王公贵族甚至神职人员都是她的入目之宾,但是韶华逝去人老珠黄,她到头来只落得一场空。或许她到过天堂,但是她从未找到过自我。
任贤齐演唱的《伤心太平洋》是翻唱日本歌手小林幸子演唱的《幸福》,词曲作者是中岛美雪。中岛美雪是日本著名的创作歌手,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都是翻唱她的作品,比如邓丽君演唱的《漫步人生路》,王靖雯演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叶倩文演唱的《只因有爱》,刘若英演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凤飞飞演唱的《潇洒的走》等等。中岛美雪是非常优秀高产的音乐人,总共创作过五六百首歌曲。其中有70多首被港台歌手翻唱过,对华语乐坛的影响比较大。
刘若英的《后来》是翻唱两位日本艺人玉城千春和金城绫乃的Kiroro组合的歌曲。在1998年发行的歌曲《向着未来》由玉城千春作曲,施人诚作词,这首歌被翻唱成《后来》。另一首《长时间》被刘若英翻唱成《很爱很爱你》。《后来》这首歌曲也是刘若英的代表作品之一。
玉城千春和金城绫乃是冲绳县立独谷高中的同学,两人经常下课后结伴在音乐教室里玩耍,千春常常自己写歌清唱,会弹琴的绫乃则在一边试着帮她伴奏,于是两个人就在放学后的音乐教室里组成了Kiroro。玉城千春和键盘手金城绫乃组成的Kiroro,就用干净、抒情的曲风,从冲绳开始,用音乐征服全日本。
前面提到了邓丽君,她翻唱的外国歌曲也不少。《甜蜜蜜》翻唱的是印度尼西亚的《划舢板》,《漫步人生路》是由日本国宝级歌唱家中岛美雪为邓丽君写的曲子,经香港音乐人郑国江填词后的作品。中岛美雪之后又自己重新演绎了日文版《习惯孤独》。
《我只在乎你》是由日本音乐人荒木作词、三木刚作曲在1986年为邓丽君创作的日文单曲。邓丽君邀请台湾词作家慎芝女士填写普通话歌词,歌曲取名《我只在乎你》,普通话歌词保留了日语歌词的原意。随后邓丽君使用日语版的伴奏演唱了普通话版,歌曲中的合音由邓丽君亲自配唱。录制普通话版本期间,邓丽君正饱受肾病困扰,虽然丹田发声会使腰部疼痛,但她仍然以高水准完成了整首作品。《我只在乎你》是邓丽君最后一张国语专辑的主打歌曲,有中、日、英等多个语言版本,历年来被众多歌手所翻唱。
王菲演唱的《挣脱》是爱尔兰著名另类摇滚乐队卡百利乐队的第一支单曲《dreams》,发行于1992年9月。
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是翻唱日本歌手大桥卓弥的歌曲《谢谢》,歌曲做了一些改变。
蔡依林演唱的《Love Love Love》是翻唱乌克兰圣女天团在2004年演唱的一首歌曲《stop stop stop》。另一首歌《日不落》是翻唱瑞典三人组合(空壳乐队)作词并演唱的歌曲《Sunshine in the Rain》。
中国歌手翻唱的歌曲中英语、日语的歌曲比较多,前面说过也有德国歌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中国的蹦迪神曲中有四首《阿里巴巴》《成吉思汗》《路易兄弟》《拉斯普京》都来自德国。《路易兄弟》也被译作《路灯下的小姑娘》,《拉斯普京》也被译作《我的心上人》。
林子祥《开心唱首歌》是翻唱《巴比伦河》,甄妮《梦中的妈妈》是翻唱《巴哈马妈妈》,高凌风《我的心上人》是翻唱《拉斯普京》,这些都是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最流行的骨感乐队演唱的歌曲。
介绍这些翻唱歌曲的出处,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些歌曲都是那个国家的歌曲,以及这些歌曲的文化背景,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自由报告”只是把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分翻唱歌曲介绍给大家。我们中国也有很多歌曲被世界各国翻唱成很多种语言被广为传唱,比如《玫瑰玫瑰我爱你》《蔷薇蔷薇处处开》《橄榄树》《海阔天空》《吻别》《甜蜜蜜》《夜来香》等等,还有我们很多非常熟悉的歌曲被日本、越南、泰国、朝鲜以及欧洲、非洲多国翻唱,气势上一点儿也不输原唱,这也是我们国家的自豪之处,这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体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