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 | 杨文革
翻开日历,惊喜的发现2022年的9月10日真的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教师节竟然巧遇中秋节,两个节日第一次如此完美的相逢。
透过岁月朦胧的云雾,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开始,今年已经是第38个教师节了。在瓜果飘香大地锦绣的金色之秋,同时迎来两大节日,既让人心生欢喜,又感受到硕果累累的丰收与希望。回首过去的岁月,每一个人的经历都离不开老师,老师已经成为自己人生履历上相依相伴的缘分,永远镌刻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良师益友”,在心灵深处永远闪耀着温暖与美好。想到老师,会让人觉得“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会让藏在记忆中的悠远回忆像放电影一样重现。老师,是传授我们知识的领路人;老师是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老师,对于我们的帮助与教诲,往往会让我们铭记一生,影响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每到教师节,当了37年老师,获得“高级教师”职称80多岁的妈妈,总会特别兴奋,特别隆重地庆祝这一天,对于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妈妈来说,教师节这一天是特殊的一天,是属于她无尚光荣的一天。妈妈会在这一天,拿出她的高级教师职称证书,平整地放在桌子上,专注地看着。旁边放着学生毕业集体照片,用手轻轻的抚摸着照片,眼睛散发着温暖之光。妈妈是在回忆自己教学生涯的美好岁月吗?还是在回忆和学生在一起的点滴时光呢?从小立志勤奋努力考上师范学院的妈妈,从18岁的青春岁月踏上三尺讲台,到37年之后光荣退休,送走了一批批学生,迎来了一批批新生,各行各业都有她的学生,可谓是“教书育人几十载,桃李春风满天下”。
记得小时候,那时乡镇没有幼儿园,我只能跟着妈妈去学校。妈妈去上课,我自己一个人在学校操场边玩。没有玩伴,我每天就去和学校养的两只羊去说话,拔草喂羊是我的乐趣。70年代的中学老师每天还要去上早自习和晚自习,爸爸下乡工作,晚上就把我锁在家里。夜晚醒来漆黑一片,发现家中无人的我,胡乱中爬到桌子上,对着窗口大哭。现在想起来,我埋怨妈妈,那时候为了工作,顾不得管孩子。学生的事情妈妈倒是常挂在心上,一个学生的鞋破得露脚趾头了,那时候乡村的农民太穷,家中孩子多,平时没有能力给孩子买新鞋。妈妈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领着学生去买了一双合适的新球鞋。直到多年之后,这个学生会常去看望妈妈,对这件事情念念不忘,感恩老师。“严师出高徒”,妈妈在教学上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一个男孩调皮捣蛋,脑子聪明,就是“外露神”,对学习不用心。妈妈每天都会提问他,单独多次检查他写得作业。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这个男孩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后来顺利地考上重点高中,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男孩特意找到妈妈感谢老师的教诲,当时妈妈特别有成就感,那种幸福与自豪感比她自己成功了都高兴。
从小我对写作文,非常有浓厚的兴趣。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闪光的文字影响至今,这方面得感谢妈妈对我的启蒙教育。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订的《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等刊物,让我爱不释手,更加激发了对文学的热爱。文字让我心动,文字让我感动,文字让我一路洒满芬芳的影踪。每当散发书墨香的文字发表版面,就会让我想到成长学习生涯中每一位语文老师,对我的鼓励与信心。每当语文老师把我写的作文当作范文抑扬顿挫地在课堂上朗读时,小小胸膛中热爱文学的种子已经潜滋暗长。是语文老师课堂上的范文朗读清澈的声音,让闪光的文字在我的心田深深地生根发芽。这种自豪与自信,一直鼓励着我至今努力前行,从心中流淌丰盈到笔尖宣泄,让我感到内心的丰盈是多么的幸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是一年之中最温柔和诗意的节日,亲朋好友之间传递温暖与情感的桥梁,长久而团圆,中秋和大年三十是在一年中同样重要的两个节日,中秋团圆是在外奔波忙碌人们奔赴回家的相聚美好时刻。吃月饼、中秋之夜全家人一起赏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得小时候,中秋节的晚上,丰盛的晚餐后,手中分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月饼,不舍得吃,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边吃,是那样的香甜。坐在宽敞的院子里,仰望看着明亮的圆月,听着大人娓娓动听地讲着古老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故事,感觉月光是那么的明亮而柔和,幻想着地球上的人有一天也会像嫦娥一样,飞向月球。伴着凉爽的秋风,甜蜜进入梦乡。
如今,国富民强,各种各样的月饼已经成为人们随时都可以品尝到的美食。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终于实现。烟台宇航员王亚平将烟台苹果带向了中国空间站,烟台苹果,香飘寰宇,让全世界见证了烟台苹果的香甜。2022年4月16日,“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王亚平圆满完成了航天任务,载誉归来。这是烟台的骄傲与自豪,是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无尚荣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尊师重教,祖国的强盛离不开教育的力量。正是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付出,才更点亮了这片土地,让知识成为力量,因而璀璨,点亮人心,照亮追梦人的前程。知识的力量让伟大的祖国日益腾飞,屹立于强国之林,让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坚信祖国的统一团圆之梦一定会实现。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拓者、建设者,让梦想因为努力前行而灿烂夺目,让明天因为梦想成真而灼灼闪光。
今年的中秋之夜,我依然会仰望夜空,仰望明月,让如水的月光流淌笔尖,把对生活无尽的期许与热爱,来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岁月如奔月,屈指又中秋”。烟火人间此刻教师节与中秋节的巧遇,更是充满着不期而遇的惊喜与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力量,成为2022年花月当空的最美欢相逢。
壹点号海岛寻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