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网传,李荣浩是心机BOY,他给薛之谦写了《丑八怪》,给古巨基写了《怪物》,却给自己写了《模特》。 对于这种怀揣小人之心的无端八卦,我想说,好有意思啊,还有没有? 抄起键盘,本想直接吹爆这首《烟火里的尘埃》,然而仔细感受之下,张国荣的《我》渐渐从背后走了出来。两首歌都是大佬林夕作词,给张国荣的歌词里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给华晨宇的歌词说:“我只是我,只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 据传,林夕看了华晨宇在网上的视频,才动手的。巧的是,华晨宇不止一次演唱了张国荣的《我》,想必夕爷也看到了。 《我》是由张国荣先作曲,然后交给林夕,说“歌词开头已经想好了,I am what I am,下面你知道我想写的是什么吗?”林夕说他知道,然后写完歌词给张国荣看,张国荣说果然就是自己要的。 粉丝称华晨宇为花花,称张国荣为哥哥。这次夕爷从给哥哥的《我》中取材,巧妙成就了花花的《烟火里的尘埃》。因为这两首歌要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我就是我。 《烟火里的尘埃》:笑得开怀,哭得坦率,为何表情要让这世界安排?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只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 《我》: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两首歌在意象的运用上都如出一辙。《烟火里的尘埃》: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我》: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 *** 裸。 绝境沙漠,孤独花开,为自己而活,烟火也好,尘埃也罢,自己来定义“我”。 所不同的是《烟火里的尘埃》里的花花,青春正盛,荷尔蒙爆棚,笑得开怀,哭得坦率,是一种动态的,爆发的自我。 而《我》里的哥哥,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勇敢卸下粉墨,沉静站在光明的角落,是一种静态的,高贵的自我。 到底是夕爷,虽然是与《我》呼应的作品,《烟火里的尘埃》中依然有让人亮眼的新句: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苍老的小孩。写得真好,竟然能用苍老来形容小孩。 小孩比较好理解,是童真,是赤子之心。怎么会苍老呢?是否是小孩已存在很长时间,长到已经苍老,但仍没人明白?如此写孤独,如潮水喷涌,神仙笔法也。 其实林夕在两首不同的歌中互相映照已有先例,如《约定》与《邮差》。 最后,必须吹吹花花对《烟火里的尘埃》的诠释。从4分08到4分20的高音部分,从真声到假声再到编曲的衔接,极好地表现了尘埃在高空的漂浮感,情绪盘旋直上,喷薄而出,是“烟火里的尘埃”中的“我”。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人?” “为什么,难道我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