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源:中国石油报
一场疫情,让口罩成了全民“神器”。
不过,口罩并非唯一。人民群众智慧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有各自的“称手兵器”。
今天,带你看看加油站的手段,硬核防疫,到底有多刚?
专家说,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甚至能进入人的眼睛引发感染。
没有护目镜,怎么办?
对于心灵手巧的加油员来说,那都不是事。
原料:透明文件袋、皮筋、海绵等。
“武装”效果↓↓ 防护功能杠杠的!
图源:漳州紫峰站
防控疫情进入关键阶段,加油站消毒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并不是拿个小喷壶四处走走喷喷就完事了的。
而是由加油员背着专业的喷洒工具,走遍全站进行消杀。平均全站进行一次消毒,需要一个多小时。
更厉害的还在后头。中国石油福州公司还联系了专业单位每天定时到站开展消杀工作。专业公司包括环卫公司、环卫处、疾控中心、园林局等。
消毒现场有多硬核,你看图就知道了。
正是这样以最高标准和最严规范要求对加油站开展全站消毒,不仅大大提高了消毒效率,而且全覆盖、无死角,最大程度保障了加油站安全。
非常时期,床也成了石油人的特殊战疫“神器”。
中国石油福州龙田加油站,春节期间,由于当地封路,站里只剩3名员工驻守,包括站经理唐晨。
加油、收银、消毒,3个人勉强还能应付得来。可是一件事让唐晨头疼不已。
大年初三那天,原本应该按时来收银的押钞车,因为封路无法到站。
说是要开证明,可唐晨跑了好几趟派出所,春假期间里面都只有值班的人,开不出证明,押钞车还是进不了站,保险柜里储存的现金越来越多。
到了晚上,3人忙完一天的工作,早已一身疲累。可是如果都回家休息,站里没有人,唐晨放心不下。
“作为站经理,这时候就应该站出来。”唐晨让2名员工回了家,自己守油站。
他在办公室里铺了个简易的床,晚上就对付着睡,守着保险柜。
那床宽度也就几十厘米,一翻身就到了“床外”。
就这样,直到初七,唐晨才找到了派出所指导员,开了证明,让押钞车进站收了款。
几天漫漫长夜,寂寞孤冷,这张床,成了唐晨战疫坚守的“伙伴”。
而对于中国石油南平公司西片区党支部书记兼区域督导梁彦来说,战疫期间,他的床就是一个睡袋。
梁彦负责3个团队、5座站,涵盖延平、顺昌、邵武、光泽等四个县市,全程跑下来要500公里。
地域广,路程远,加上疫情封路,梁彦巡站、送物资的时候,就把一床羽绒睡袋扔在车后备箱里,因为他无法确定出去了能否回家,“我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随着疫情逐渐控制,各地开始复工复产。低迷了一个月的能源需求开始加大,这个时候轮到“硬核保供”上场了。
3月4日清晨,中国石油泉州三益加油站经理李伟凌,将一车4700升柴油送至泉铁路建设6号段项目工地。小额配送油罐车,因其灵活性,被李伟凌戏称为“移动加油站”。
兴泉铁路全长496公里,其中福建境内长298.87公里,共设车站33个。建成通车后,将结束江西宁都、福建三明、泉州的8个县不通火车的历史,对于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形成连接海西经济区与华中、西南、西北等内陆地区的铁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兴泉铁路6号标段项目工程地处福建省德化县,用油量最高峰期一度迫近200吨。自2017年开始,泉州公司就为工地配送油品,两年多来累计配送油品近万吨。
其实,早在2月19日,泉州公司7个“移动加油站”就全面开工,为当地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能源保障。截至目前,已保障137家客户复工用油1900吨。
我们没有先进的红外线测温仪,但我们有“红帐篷”测温点。
疫情期间,中国石油厦门园博园加油站在进口设置卡点,仅留出一个车道,在边上搭上帐篷,放一张桌子、凳子,准备笔和纸张,为进站车主测量体温。
所有车主在体温低于37.3摄氏度后方可进站加油,对于超过37.3摄氏度的加油顾客进行登记备案,即时上报。
此外,园博园站还形成了“1223”工作制度。
即为客户加油和收款时,至少保持1米以上距离;
每2个小时对便利店、门把手、加油枪、卫生间等重点区域消毒一次;
消毒分2个区域:对门把手、加油枪、加油机键盘、办公电脑键盘、收银扫描枪用酒精擦拭消毒,对加油现场、办公室、便利店、卫生间等场合用消毒液喷洒消毒;
每天早中晚3次对员工进行体温测量,保持健康工作状态。
总结起来就俩字:硬核。
“不能上前线,但我有一腔热血。”
受疫情影响,福建莆田市血库告急,临床用血紧张。中国石油莆田公司主动对接献血站,号召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得到了数十名员工积极响应。
“拼血战疫”,嗯,就是这么硬核!
//////////
其实,哪有什么所谓的硬核。
真正硬的是战胜疫情的决心。
人心齐,泰山移。
疫魔必遁走,神州定无恙。
END
来源:福建销售
平台编辑:王聪 李博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