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唱支山歌给党听作词者是谁(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解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作词者是谁(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解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 *** 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半个多世纪来,《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激荡过几代人的心扉。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铅山县石塘人姚筱舟。

【姚先生在其祖屋大门前】

【姚先生旧居外墙】

【姚先生旧居厅堂】

【姚先生居住过的房间】

1933年3月,姚筱舟出生于铅山县石塘镇,祖父在前清当过知县。姚筱舟原名姚明星,父亲去世早,姚明星得到叔叔的接济。1949年春,在铅山中学读书的他深感自己好似一叶孤舟,“人海茫茫何处去”,因而易名为筱舟。

1949年5月5日铅山解放。年仅16岁就读于铅山中学的姚筱舟与数十名同窗好友一道,投笔从戎。同年6月,姚筱舟考入中国人民 *** 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毕业后分配到二野十七军五十师政治部民运科任干事。1951年秋,姚筱舟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三师直属卫生连,任文化干事。1954年凯旋归国,调入支援西北建设转建大队学习。结业后,姚筱舟调入陕西省工业厅商洛石棉矿人事股任人事干事,1955年秋又调到铜川矿务局担任宣传、秘书工作,1956年春调任焦坪煤矿技术员。1957年元旦,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伤多人,尽管姚筱舟当时因病在家休假,但仍然“承担间接责任”受到撤职并下矿采煤的处分,1960年才恢复干部职务。

1957年前后,全国进入新民歌时代。姚筱舟随手记录下身边矿工兄弟们编的许多顺口溜和歌谣,就这样,看多了,听多了,记多了,姚筱舟产生了写作的冲动,他的一些诗歌散文陆续得到发表。

1958年的一个夏夜,姚筱舟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创作出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姚筱舟开始写得比较顺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这个词,让他想了很久。初稿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姚筱舟反复思考,总觉得“三座大山”不够味,他随手翻起一本小人书,看到上面有个提着鞭子打长工的胖地主,顿时来了灵感,他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穷人的苦难,比“三座大山”更形象,于是他马上提笔改为“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诗歌发表在当年《陕西文艺》杂志的《总路线诗传单》专栏,署名为与焦坪煤矿同音的“蕉萍”。1962年,辽宁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将其编入《新民歌三百首》。当时正在沈阳当兵的雷锋看到这本书,便把这首诗抄在自己的日记里。孤儿出身的雷锋,对这首诗一定有深切的感受。根据对比发现,雷锋在日记中将原作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 *** 号召我闹革命”。

1962年,雷锋因公殉职。在毛主席“向雷 *** 学习”题词的号召下,举国掀起学雷锋热潮。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这首小诗的前两段,随即谱成曲子,由上海歌舞剧院的任桂珍演唱。1963年,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女歌手才旦卓玛偶尔听到这首歌,饱含深情的歌词打动了才旦卓玛这个农奴女儿的心,她找到老师王品素请求唱这首歌。才旦卓玛以自己的真情打动了王品素,王品素不仅千方百计找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曲谱,逐字逐句为才旦卓玛讲解歌词,甚至请来朱践耳为她指点。才旦卓玛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经广播电台播放,很快家喻户晓、传遍了大江南北。

之前,许多人以为雷锋就是词作者。1963年底,朱践耳打听到“蕉萍”就在铜川矿务局,便给矿上寄来一封寻人信函。小小的矿务局被“寻人启事”搞得沸沸扬扬。有人向领导“举报”,被下放到井下挖煤的姚筱舟总喜欢写写画画,时常向外投稿。“我出身不好,关系复杂,叔父和哥哥都跑去了台湾……”姚筱舟犹如惊弓之鸟,以为发表的哪首诗又闯了大祸。在焦坪矿党委书记赵炳儒等人耐心说明下,姚筱舟才承认他就是“蕉萍”。他给朱践耳写信说明了《雷锋日记》中的那首诗摘自自己1958年6月26日刊发在“总路线诗传单”上的一首小诗。1965年春,《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五首中的一首。当时北京举行颁奖大会,姚筱舟“社会关系复杂”未能成行,一套《 *** 选集》和四张丝织音乐家像、一张奖状还是由矿领导转交的。

1997年5月9日,这一天在姚筱舟的记忆中,是一个值得纪念与难忘的日子。那天晚上8点,他珍藏在心中整整34年的企盼,定格在上海市南京路上的“上海电视广播大厦”4楼演播厅舞台上。他是应上海东方电视台之邀参加第17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的。在导演与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见到了上海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和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雷鸣般掌声和闪光灯“奏响”的雷电“交响乐”热烈气氛中,他们3人忘情地拥抱,紧紧地握手。一家报社记者风趣地说:“这一天,是一支歌串起来的3个人共同的节日。”这支歌,就是由姚筱舟作词,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歌,唱遍了全国,经久不衰,至今仍在传唱。

【以上文字转载陈万民先生所写的 《<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姚筱舟回铅山述说创作背后的故事》,稍有改动】

【上图是陪同姚先生回乡探亲的姚先生的二儿子】

2019年5月4日,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得悉姚筱舟先生回故里铅山县石塘镇探亲,我便和同学费文佐老师一道来到石塘古镇,在人称“石塘通”的卢志坚先生的陪同下,拜访了姚先生,当时,上饶电视台两位摄像记者已经比我们早到一步,在石塘河边遇上了姚先生,我摄影,费老师因为要制作他笛子独奏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视频,所以也正好拍摄了一些宝贵的资料。

【费文佐老师笛子独奏《唱支山歌给党听》,姚先生闭目聆听,击节呼应】

姚筱舟先生1933年3月出生,今年已经87岁高龄,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回顾往事,条理清晰。他对我说:“我初中快毕业了,抚养我读书的叔叔是 *** 的军官,去了台湾,我又不愿回家学父亲的(箍)桶匠手艺,正好中国人民 *** 二野军政大学招生,我就和同学报名参军了。”可以想象,姚先生这样的出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上一定饱受歧视,可是他16岁就加入了革命队伍,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节点经受了革命熔炉血与火的考验,对党的耿耿忠心只有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才会理解。他在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时候,正受到“行政撤职、机关管制、下放劳动三年”的冤枉处分,姚先生却仍然饱含深情,“唱支山歌给党听”,实在难能可贵!

【应我的要求,姚先生和石塘镇“《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展览馆里的自己的巨幅照片“合影”】

我很庆幸在我即将进入古稀之年的时候,第一次认识了我仰慕的姚先生,他是铅山人的骄傲。他我为他拍的上百张照片,我承诺把他们汇编成影集,还有我和费文佐老师共同创作的歌曲《石塘山水石塘情》的录音一并寄到陕西铜川,让远方的游子能随时回忆起耄耋之年回故乡的珍贵时光——只有老人才更加理解老人。乡愁,姚先生割不断的情结!

【穿深色衣服的是“石塘通”卢志坚先生】

【我与姚先生在石塘镇河边合影】(作者:刘治安)

更多唱支山歌给党听作词者是谁(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解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