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对于刚学音乐的同学来说,五线谱,可能就是较大的噩梦了。五条线就能记录下一首曲子,对于作曲家来说的确很方便,但对于视谱能力还没有成熟的初学者来说……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五线谱这种科学的记谱方式,西方古典音乐才得以流传至今。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成熟而完整的体系,才让很多出色乐曲都散佚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那么,五线谱是怎么来的,又是谁发明的呢?
字母谱的出现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在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前,人们如果想听音乐只能去听音乐家的现场演奏。那么,音乐,这样一种会随时间消逝的艺术,怎样才能保存下来呢?
这就是乐谱出现的初衷了。乐谱这种能记录音乐的东西,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六世纪到四世纪之间的古希腊时期。
那个时期,古希腊人发展出两种用字母来记谱的方式,分别以字母文字和类似字母的图形来代表音高与音值,总体上可以分成记载声乐旋律的声乐谱,和记载器乐旋律的器乐谱。
到了六世纪的罗马时代,罗马教会修士包厄修斯援用古希腊的这种记谱方式,以拉丁文字母 A 至 P来代表自然音阶上的两个八度,在乐谱发展成型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