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EDTA是六元酸,因此在溶液中只有六种存在形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EDTA是六元酸,在溶液中有七种存在形态。
KaVl(T的极弱酸,不能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能直接滴定,但可强化后测定。
pH标准溶液在室温下一般以保存3个月为宜,当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现象时,不能继 续使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在室温条件下标准溶液一般以保存1〜2个月为宜,当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现 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在运算过程中需保留5位有效数字,但在浓度值报出时只需取
4位有效数字。( )
答案:正确
标定标准溶液时,应准确配制1份基准试剂,分取2〜3份平行标定,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
0.2%0 ( )
答案:正确
标准溶液的配制有直接法和标定法。( )
答案:正确
玻璃电极法测定pH使用的标准溶液应在4°C冰箱内存放,用过的标准溶液可以倒回原储液
瓶,这样可以减少浪费。(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使用过的标准溶液不可以再倒回去反复使用。
玻璃仪器常用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可以用烘箱烘干的玻璃仪器包括量筒、烧杯等。(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玻璃量器不能烘干。
测定六价铭所用的玻璃仪器可以用重铭酸钾溶液浸泡洗涤,以去除污染。(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得用重铭酸钾溶液洗涤。
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之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
答案:正确
称取六氯苯色谱纯固体配制标样时,因其不易溶于正己烷,需用一定量的苯助溶。( )
答案:正确
称取氯化钠0.357 2 g,溶解于水并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此容量瓶中氯化钠溶液的摩尔
浓度是0.061 12 mol/L (氯化钠摩尔质量为58.44 g/mol )o ( )
答案:正确
当测定未知浓度样品时,可先将试样稀释100倍进行进样分析,再根据测定结果选择适当
的稀释倍数重新进样分析。( )
答案:正确
当塑料采样瓶出现顽固污迹时,可用浓硝酸等氧化性强的洗液浸泡后冲洗干净,晾干、备
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可用浓硝酸等氧化性强的洗液浸泡。
滴定管读数时,对于无色溶液或浅色溶液,应读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即视线与弯月 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对于有色溶液来说也是如此,初读和终读应用同一标准。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对于有色溶液,如KMnO’、L溶液等,视线应与液面两侧与管内壁相交的最高点 相切。
滴定管读数时,无论是在滴定架上还是手持滴定管,都要保证滴定管垂直向下。( )
答案:正确
滴定完毕后,将滴定管内剩余溶液倒回原瓶,再用自来水、蒸搐水冲洗滴定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能将剩余标液倒回原瓶。
滴定终点控制标准溶液体积半滴是为了减少偶然误差。(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了减少滴定终点误差。
21 .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理论终点不一定完全相符。( )
答案:正确
顶空法可以分析液体和固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检出限低,特别适于分析强极性化合物。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特别不适于分析强极性化合物。
测定水中碘化物时,对碘含量极微的水样,一般釆用无色结晶紫光度法;对稍高浓度的水
样可采用催化还原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对碘含量极微的水样,一般采用催化还原法;对稍高浓度的水可采用无色结晶紫光 度法。
24•分离度反映的是柱效能和选择性影响的总和,可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
答案:正确
分析混合烷炷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可选择非极性固定相。
干扰可能导致正或负的系统误差,其作用与待测物浓度和共存物浓度大小有关。( )
答案:正确
高电位电对的氧化态易氧化低电位电对的还原态。( )
答案:正确
高压钢瓶中,氮气为棕色,氧气为夭蓝色,氮气为黑色,氣气为灰色,氢气为深绿色。 ( )
答案:正确
根据《水质 金属总量的消解 硝酸消解法》(HJ 677-2013 ),实验所用的器皿应用铭酸
洗液浸泡24 h,使用前依次用自来水、实验室用水洗净,自然干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用(1+1 )硝酸溶液浸泡24 h。
国家实验室分析用水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 )中的二
级水是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等的分析用水。( )
答案:正确
105 Y烘干的Na2CO3可以作为基准物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Na2CO3应270〜300幻干燥。
红光的互补色光为绿光。(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青光。
红外吸收光谱就是物质分子被红外光所激发,由振动激发态跃迁至振动基态所产生的光谱。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红外吸收光谱就是物质的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引起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 形成的光谱。
化学纯试剂可用于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的试液。( )
答案:正确
化学试剂取用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循环节约”的原则,取用后若未使用完,应及时倒
入瓶中密闭,尽量避免沾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化学试剂取用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密塞,分类 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沾污。
加标量一般是待测样品浓度的0.5〜3倍。( )
答案:正确
检测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检测方法原理和所使用的检测仪器,而且是与方法检出限没有直
接对应关系的指标O ( )
答案:正确
碱式滴定管用来装碱性及氧化性溶液,如高镒酸钾、碘和硝酸银溶液等。(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碱式滴定管只能装碱性及无氧化性溶液。如高镒酸钾、碘和硝酸银溶液是氧化性溶 液,能与滴定管的橡皮发生反应,所以不能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将pH=l 1的水溶液稀释100倍,则得到pH=9的水溶液。( )
答案:正确
姜黄素溶于水,也能溶于甲醇、丙酮和冰乙酸中,呈黄色。(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姜黄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甲醇、丙酮和冰乙酸中,呈黄色。
金属元素分析所用的新器皿,需用洗涤剂洗净,再用(1+4)硝酸溶液浸泡24 h,然后依次
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后,方可使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根据《土壤和沉积物 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微波消解法》(HJ 832—2017 ),新器 皿先用洗涤剂洗净,再用(1 + 1 )硝酸溶液浸泡24 h,使用前再依次用自来水、实验用水洗净,自 然干燥。
进行猷酸酯测定时,可以使用塑料器皿。(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进行酰酸酯测定时,不可以使用塑料器皿。
空白试验(空白测定)指除用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完全相
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
答案:正确
空白试验结果不但反映了实验室环境条件、试剂、用水纯度的控制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分
析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
答案:正确
空白试验值的大小仅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其作用是排除实验的环境(空气、湿度等)、实验所用的药品(指示剂等)、实验操 作(误差、滴定终点判断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Ar值与入射光的波长、显色溶液温度、有色溶液
的性质、测定时的取样体积均有关。(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与测定时的取样体积无关。
六六六、滴滴涕在酸介质中可被分解。(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六六六、滴滴涕可被碱分解。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应使用能密封的硬质玻璃或塑料瓶贮存,可以长期保存在容量瓶中。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准长期保存在容量瓶中。
清洗采样容器的一般程序是:用铭酸一硫酸洗液,再用水和洗涤剂洗,然后用自来水、蒸
憎水冲洗干净。(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清洗容器的一般程序是:先用水和洗涤剂洗、再用铭酸一硫酸洗液,然后用自来 水、蒸馅水冲洗干净。
氤化钾溶液剧毒,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高镒酸钾或次氯酸钠使氤化钾氧化分解后排放。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高镒酸钾或次氯酸钠使氯化物氧化分解。
氤化物指在pH=4介质中,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增,能形成氤化氢的钗化物,包括全部
简单氤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氤化物)和锌策络合物,也包括铁氧化物、亚铁氤化物、铜 氧络合物、镣氤络合物和钻策络合物°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包括铁氣化物、亚铁象化物、铜象络合物、媒氣络合物和钻氣络合物。
容量瓶、比色管可以用作准确量入的量器。( )
答案:正确
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特征:分散性、聚结不稳定性、动力稳定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分散性、聚结不稳定性、多相性。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溶液没有化学势。
实验室废气处理中酸雾气体宜用碱性水溶液吸收处理,有机废气宜用高效吸收装置进行处
理。( )
答案:正确
实验室内的所有玻璃器皿、有机溶剂、注射器都有被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的可能。( ) 答案:正确
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査使用及保管情况,即使少量酸碱试剂也
应分开存放。( )
答案:正确
使用天平称量物质前,应开启侧门平衡天平内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
答案:正确
使用移液管时的操作程序一般为洗涤、吸液、调零、移液。( )
答案:正确
所谓“记忆性”干扰,是指某种元素在造成前一次干扰之后,即使在以后的试液中不含该
元素,干扰也继续存在,此即记忆效应。( )
答案:正确
台秤又称托盘天平,通常其分度值(感量)为0.1〜0.01 g,适用于粗略称量。( )
答案:正确
替代物一般是在样品提取或者其他前处理之前加入的,通过回收率可以评价样品基体、样
品处理过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答案:正确
替代物指样品中不含有,但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待测物相似的物质。一般在样品上机前加入,
通过回收率可以评价样品前处理或采样过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替代物指样品中不含有,但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待测目标化合物相似的物质。一般在 样品提取或采样前加入,通过回收率可以评价样品前处理或采样过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铁是原子光谱线最复杂的元素之一,为了避免邻近谱线的干扰,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废水中铁时应选择较小的光谱通带。( )
答案:正确
王水的溶解能力强,主要是在于生成的初生态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络合能力。( )
答案:正确
微波酸消解是结合高压消解和微波快速加热的一项预处理技术。水样和酸的混合物吸收微
波能量后,酸的氧化反应活性增加,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释放到溶液中。( )
答案:正确
微量有机污染物样品的容器,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玻璃瓶。若用塑料容器会干扰高灵敏度
的分析,对这类分析应釆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 )
答案:正确
为了检验水样中臭,实验中需要制取无臭水,一般用自来水通过颗粒活性炭的方法来制取。 ( )
答案:正确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Y的烘箱中烘干。(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玻璃量器不能烘干。
我国化学试剂中优级纯用G.R表示,分析纯用A.R表示,化学纯用C.P表示,标签颜色分
别为绿、蓝、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标签颜色分别为绿、红、蓝。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校准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线性范围是指某一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的 变化范围。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越小,反应越完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完全。
要准确量取20.00 ml溶液,应选用容量瓶。(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选用移液管。
液液萃取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可采用机械手段两相分离,包括搅动、离心、超声、冷冻
等方法破乳。( )
答案:正确
一个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越高,其检出限就越低。(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检出限与灵敏度从不同侧面衡量分析方法的检测能力,但它们并无直接的联系,灵 敏度不考虑噪声的影响,而检出限与信噪比有关,有着明确的统计意义。似乎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就越低,但往往并非如此,因为灵敏度越高,噪声就越大,而检出限决定于信噪比。
一种碱的碱性越强,其p险越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一种碱的碱性越强,其p/Cb越小。
-种碱的碱性越弱,其共辘酸的酸性也越弱。(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一种碱的碱性越弱,其共舰酸的酸性越强。
-种酸的酸性越强,其共弛碱的碱性也越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一种酸的酸性越强,其共扼碱的碱性越弱。
一种酸的酸性越弱,其pKa越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一种酸的酸性越弱,其pKa越大。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测定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用10 ml大肚吸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10.0 mlo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用10 ml大肚吸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10.00ml。
用HC1标准溶液滴定Na2CO3时,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由黄色变为橙色。
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试验能消除测定方法中的系统误差。( )
答案:正确
用离子交换法测得的纯水一旦接触空气,其电阻率随即迅速下降,以玻璃容器贮存时,其
电阻率亦将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继续降低。( )
答案:正确
用煮沸法制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将蒸璃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少5 min (水多时);或使水
量蒸发5%以上(水少时),加盖放冷即可。(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用煮沸法制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将蒸馅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10 min (水多时), 或使水量蒸发10%以上(水少时),加盖放冷即可。
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法等测定重金属用到的新器皿,在使用前均应做相应的空白检查。 ( )
答案:正确
在pH=3的溶液中,甲基橙、百里酚蓝、酚猷的颜色分别为红、蓝、无。(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红、黄、无。
在滴定管装入标准溶液之前,应该先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1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该先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在络合滴定过程中,理论终点附近的pM值变化越大,滴定突跃就越明显,也就越容易准
确地指示终点。( )
答案:正确
在使用摩尔、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时,摩尔质量必须注明基本单元。(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物质的量浓度等也必须注明基本单元。
蒸发、蒸僭或冋流易燃易爆物品时,分析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应按
沸点高低分别使用水浴、砂浴或油浴加热,并应注意室内通风以免蒸汽浓度过高。( )
答案:正确
直接称量法包括常规称量、固定量称量和减量称量。( )
答案:正确
制备无氨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硫酸至PH<1,使水中的氨或胺转化成不挥发的盐类,收
集流岀液即是。(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通常在水中加入硫酸至pH<2o
五、简答题
1.简述氧化物测定中常用的蒸偕方法。
答案:常用的蒸馋方法有两种:
(1 )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调节pH为4,加热蒸馅,简单気化物和部分氯络合物, 以HCN的形式被蒸馅出来,用NaOH溶液吸收,取此蒸馋液测得的氧化物为易释放氟化物。
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至pH<2的条件下蒸馆,此时全部简单氯化合物和除钻泉络 合物外的绝大部分络合氯化物,以HCN的形式蒸馋出来,用NaON液吸收,取该馅出液测得的结 果为总氣化物。
什么是化学计量点?
答案:在滴定分析中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什么是同离子效应?
答案:当溶液中有过量的构晶离子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将会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 效应。
什么是显色反应?
答案:将待测组分转变为有色物质的反应叫显色反应,即M+R 一 MR。
在去除水样中余氯的干扰时,我们常选用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两种试剂,请分析在酸碱 度、氤化物、BOD”氨氮、细菌总数和汞水样中余氯干扰时分别选取哪种试剂,请说明理由。
答案:
酸碱度——选用硫代硫酸钠,因为亚硫酸钠溶液是弱碱性的;
氯化物 选用亚硫酸钠,因为硫代硫酸钠和氣化物反应;
bod5——选用亚硫酸钠,因为测溶解氧是用硫代硫酸钠标定的;
氨氮——选用硫代硫酸钠,因为亚硫酸钠溶液是弱碱性,而氨氮是要用酸固定的;
细菌总数——选用硫代硫酸钠,因为亚硫酸钠溶液是弱碱性的;
汞——选用亚硫酸钠,因为硫代硫酸钠和汞反应,是解毒剂。
使用标准气体钢瓶气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1 )钢瓶气在有效期内使用;
钢瓶标准气的剩余压力应符合要求(N0.2MPa);
气路检查,严防漏气;
对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应通过管线连接到室外。
消除液-液萃取出现的乳化现象常用的技术有哪些?
答案:加盐;增加有机溶剂比例;通过玻璃棉塞过滤乳化液样品或通过无水硫酸钠柱过滤;冷 藏;通过离心作用;加入少量的不同有机溶剂。
简述在实验室中分析多环芳煙的注意事项。
答案:
(1 )部分多环芳煙属于强致癌物质,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 衣服;
(2)标准溶液的配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 )检测后的残渣残液应做妥善的安全处理;
(4)在没有合适的安全设备及尚未正确掌握使用技术之前不能用固体化合物配多环芳煙标 准品O
多环芳煙可随溶剂一起挥发而黏附于具塞瓶的外部,因此处理含多环芳煙的容器及实验操作时 必须使用抗溶剂的手套;
被多环芳炷污染的容器可用紫外灯在360 nm紫外线下检查,并置于重铭•酸钾-浓硫酸洗液中 浸泡4 ho
下列情况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正误差,负误差,无影响,结果混乱)
(1 )标定HC1标准溶液时,使用的基准物Na2CO3中含少量NaHCO3;
(2)在减量法称量中第一次称量使用了磨损的破码;
(3 )把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立即稀释至标线;
(4 )配标准溶液后,容量瓶未摇匀;
(5)用移液管转移溶液时,未用待转移溶液洗移液管;
(6 )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
答案:(1)正误差;(2)负误差;(3)正误差;(4)结果混乱;(5)负误差;(6)无影响。
土壤元素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 )原子吸收光谱法;(2)原子荧光光谱法;(3)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4) X射线荧 光光谱法;(5)中子活化分析法;(6)离子色谱法;(7)电化学分析方法;(8)化学分析法。
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案:(1)纯度高,杂质含量可忽略;(2)组成(包括结晶水)与化学式相符;(3)性质稳 定,反应时不发生副反应;(4)使用时易溶解;(5)所选用的基准试剂中,目标元素的质量比应较 小,使称样量大,可以减少称量误差。
采用内标法定量对内标物有哪些要求?
答案:
(1) 内标物纯度高、稳定、易得;
(2) 若内标物纯度不高,应确知其浓度,而且其中杂质不干扰样品中待测组分峰;
(3) 内标物与样品互溶性好;
(4 )内标物峰与待测组分峰要靠近;
(5 )内标物加入量要接近待测组分量;
(6 )每个样品都要加入内标物方能进行测量,而且要求内标物加入量准确、可靠。
稀释浓硫酸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稀释容器(烧杯)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倒入水 中,并不断搅拌,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六、计算题
W 0.103 5 mol/LNaOH 500 ml,欲使其浓度恰好为0.100 Omol/L,问需加纯水多少
毫升?
答案:4=0.103 5x0.5/0.1-0.5
/水=17.50(ml)
计算5.0x lO^mol/L酒石酸氢钾溶液的pH,已知Ka】=9.1 x IO",昭=4.3 x 10乙
答案:pH=3.35
设酒石酸为H?B,酒石酸氢钾为KHB:
KHB = K++HBL完全电离;
HB =H+4- B2,
[B2 ] = [ H* ] = x mol/L
[HB「]= [5.0x 10_3-x] mol/L
Ka2 = X2 / ( 5.0 x 10-3 -x ) =4.3 x 10 5
x2 + 4.3 x 10“ xx-4.3 x 10 仅5.0 x 10% 0
x2 + Ka2 x x - CKa2 - 0
x= [~Ka2 + ( Ka?2 + 4CKa2) 1/2 ] /2
求解得 x = 0.000 443 ( mol/L )
pH = -log [ H* ]= 3.35
为标定HC1溶液称取硼砂(Na2B4O7 - 10H2O ) 0.471 Og用HC1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 耗25.20 ml,求HC1溶液的浓度。(Na2B4O7 • 10H2O相对分子质量382 )
答案:反应方程式 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I
C ( HC1) =2w ( Na2B4O7 • 10H2O ) IV ( HC1) x M ( Na2B4O7 • 10H2O ) =2 x 0.471/382 x 0.025 2= 0.1 ( mol/L )
计算0.020 00 mol/L K2Cr2O7溶液对Fe和Fe2O3及Fe3O4的滴定度(Fe相对分子质量56 g/mol, O相对分子质量16 g/mol)?
答案:滴定度的定义:1 ml标准溶液(0.020 00 mol/L K2Cr2O7)相当于Fe、FezCS和Fe’CX的质量 反应方程式: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K2Cr2O7 与 Fe2+ 的摩尔比是 1 : 6 )
/. 1 ml标准溶液(0.020 00 mol/L K2Cr2O7)相当于Fe?*的摩尔数为:
0.020 00 x 10° x 6=0.12 x 10° ( mol/ml)
(1 ) Fe的摩尔质量:56 g/mol
1 ml标准溶液(0.020 00 mol/L K2Cr2O7)相当于Fe的质量为:
T( Fe/K2Cr2O7) =0.12 x 10° x 56=6.72 x 10 3 ( g/ml)
(2) Fe?03 的摩尔质量:160 g/mol
1 ml标准溶液(0.020 00 mol/L K2Cr2O7)相当于Fe2O3的质量为:
7( Fe2O3/K2Cr2O7) =6.72 x 103x 160 - (2x56 ) =9.60 x 103 ( g/ml)
(3 ) Fe3O4 的摩尔质量:232 g/mol
1 ml标准溶液(0.020 00 mol/L K2Cr2O7)相当于Fe3O4的质量为:
T( Fe3O4/K2Cr2O7 ) =6.72 x 10° x 232 丁( 3 x 56 ) =9.28 x 10° ( g/ml)
计算 5.0 x 1 O8 mol/L HC1 的 pH。
答案:pH=6.89
称取经180弋干燥2 h的优级纯碳酸钠0.508 2 g,配制成500 ml碳酸钠标准溶液用于标定硫 酸溶液,滴定20.0 ml碳酸钠标液时用去硫酸标液18.95 ml,试求硫酸溶液的浓度(碳酸钠的摩尔 质量为52.995 )o
答案:硫酸溶液浓度(1/2H2SO4 • mol/L )=
WxlOOO 20.0 0.508 2x1000 20.0 n n
Kx 52.995 500.0 18.95x52.995 500.0
间接碘量法测定硫酸铜中的铜含量,称取硫酸铜试样0.510 2 g,用掉0.100 0 mol/L的 Na2S2O3标液20.10 ml,求铜的百分含量(Cu的摩尔质量为63.54 g/mol )o
答案:2Cu2+ + 4「= 2CuI+ I2
12+ 2Na2S2O3 =2NaI + Na2S4O6
〃(Cu ) = " ( Na2S2O3)
Cu%=0.1 x20.1 x 63.54 x 100/1 000x0.510 2=25.03%
水站氨氮过低,监测站为了判断该仪器的准确度,要求对水样进行加标回收测试,已知信息 如下:
实际水样测试结果为Smg/L;
标准溶液浓度为3mg/L;
加标体积为Cml;
然后定容到1 L,测试结果为Omg/L。
请根据以上信息,列出考虑体积和不考虑体积的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
答案:
第一种(不考虑体积):公式=[(D-A ) / (5C/1 000)] x 100%
第二种(考虑体积):公式=[1000XD- ( 1 000-C) x] ] / (3C) x 100%
浓度为50 mg/L的CF,的标准溶液500 ml,应称取多少K2Cr2O7 (已知K2Cr2O7分子量为 294.2、Cr分子量为52 )?
答案:50x0.5=25 (mg)
75 x 994 9
吃so, = 104 -- =70.72 ( mg ) =0.070 72 ( g )
答:应称取 K2Cr2O7 0.070 7 go
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清洁地表水中的碑,取水样20.0 ml,加入浓盐酸3.0 ml, 10%硫脈溶液 2.0 ml,混匀放置20 min后进行测定,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测定溶液中碑的浓度为10.0卩g/L,求该地 表水中碑的浓度。
答案:Cas = W^x 10.0 = 12.5 (卩g/L)
】1.对一滴定管进行校准,在18Y时由滴定管放出10.00 ml纯水,其质量为9.970 lg,已知 18 Y时每毫升水的质量为0.997 5 g,试求该滴定管的误差。
答案:&%/4=9.970 1/0.997 5=9.99 ( ml)
10.00-9.99=0.01 (ml)
即:在18P时这一段滴定管量得体积误差是0.01 ml。
12,若有组织废气中总姪的浓度为10卩mol/mol (已扣除氧峰),甲烷的浓度为2 gmol/mol,则 非甲烷总炷的浓度为多少(以碳计,单位为mg/m3) ?
答案:p= ( 10-2 ) x 12/22.4=4.29 ( mg/m3)(以碳计)o
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g/ml,其中H2SO4含量约为96%,如欲配制1 L 0.20 mol/L H2SO4溶液,应取这样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答案:设浓硫酸体积为f毫升
84 x f x 96%=1 x 0.20 x 98.08
1.1 ml
有含Ca量为10 01&的止1水溶剂10 ml,经适当处理后,用乙醍萃取,若用10 ml乙髓分 别按下述情况萃取,萃取率各为多少?( 1 )全量一次萃取;(2)每次5 ml,分二次萃取(。=18)。
答案:
(1 )全量一次萃取,外=10 011, n-\
m. = w0 —— =10x = 0.53 ( mg )
\DVq+Vw 丿 18x10 + 10
眼先%|。0% =蝎我。0% = 95%
(2)每次5 ml,分二次萃取,外=5 ml, n=2
0.5 g葡萄糖基准试剂溶于1 000 ml纯水中,试计算该溶液的理论COD ( mg/L )值(葡萄 糖分子式为C6H12O6 )o
答案:C6H12O6+6O2=6CO2+6H2O,理论 COD= (0.5- 180x32x6x 1 000 ) 7= 533.33 ( mg/L )
为检验COD测定准确性,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配制COD为500 mg/L的溶液1 000 ml,问需 要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多少克(KHC8H4O4分子量为204.2 g/mol)?
答案:2KHC8H4O4+15O2=K2O+16CO2+5H2O
2 x 204.2 X
15x32.0 - 500
AM25.4 mg=0.425 4 (g)
测定水中高镒酸盐指数时,欲配制0.100 0 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100 ml,应称取优级纯草 酸钠多少克?(草酸钠分子量:134.10)
答案:於 0.100 Ox ( 134.10x1/2 ) x 100/1 000=0.670 5 (g)
CaF,的溶度积Ksp = 3.2x10f。( 1 )若以纯水为溶剂,则CaF?饱和溶液的摩尔浓度是多 少?( 2 )在1 L 0.08 mol/L的CaF?水溶液中,能溶解多少摩尔的CaF2 ?
答案:
(1 )设溶解的CaF2为x mol/L,则根据下式
CaF2 Ca* +2F~=x+2x
焰=工 x (2x)2=3.2 X 10-n
x=2.0 x 104 ( mol/L )
(2 )设溶解的CaF2为y mol/L。据(1 ), y<2.0 x 10-4 mol/L,故CaF2溶解的Ca2+可忽略不计。
= 2y mol/L
/CSP=0.08 x (2yf=3.2 x 10 11
y=2.0 x 10 5 ( mol/L )
故溶解的 CaF2 为 1.0 x 10“ mol/Lo
第三节常用数理统计
一、填空题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O
答案:F检验法
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误差分为 、 。
答案: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一般分析中的误差是指 。
答案: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是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对平均值之比的比值。
答案:相对偏差
记录测量数据,要釆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 可疑数字。
答案:一位
灵敏度(Sensitivity)是指某方法对 或 待测物质变化所产生的响 应量的变化程度。
答案:单位浓度 单位量
将14.150 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其值为 。
答案:14.2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 衡量,准确度用 衡量。
答案:偏差 误差
表示精密度通常只取 位有效数字。测定次数很多时,方可取 位有 效数字,且最多只取 位。
答案:一 两 两
偶然误差是由 、 造成的。
答案:某些难以控制 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
11 .测定结果2.748 28修约至小数后一位为2.7,测定结果57.65修约至小数后一位为 。 答案:57.6
平行双样测定结果分别为8.3 mg/L和8.7 mg/L,则该平行样的相对偏差为 。 答案:2.4%
为减少随机误差,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可用增加 0 答案:测定次数
当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 2 g时,若要求容量分析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1%以下, 则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 g
答案:0.2
空白值的大小和它的分散程度影响方法的检测限和测试结果的 。
答案:精密度
pH=9.86的有效数字为 位。
答案:两
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用 来表示的。
答案:误差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 ,找出误差来源,提高实 验室的监测分析水平。
答案:系统误差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
答案: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对于实验数据中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Dixon法、 法、 法、 偏度峰度法。
答案:Grubbs Cochran
对运行仪器定期进行性能审核的目的是控制和评价仪器的 、精密度和 ,在确保精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对仪器精密度的控制和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
答案:偏差 准确度 准确度
根据《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 8170—2008 )的规定,测定值与极限 数值的比较通常有 比较法和 比较法两种。
答案:全数值 修约
环境质量控制样品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范围通常采用协作定值方式确定,对于每一组数据 采用 检验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对各实验室的定值数据釆用 检验法进行一 致性检验,对各定值数据的标准偏差,用 检验法进行最大方差检验,剔除离群值,最 后用 检验法对样品配制值与定值结果总均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检验无显著性差 异,可以用定值结果的总均值作为标准值,以样品总均值的标准偏差的2倍作为样品的不确定度。 对于商品化销售的标准物质,需要用 检验法对瓶间、瓶内测定结果进行方差检验,以 确定其均匀性。
答案:Dixon Grubbs Cochran
测量不确定度主要表征测量结果的 0
答案:分散程度(分散性)
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 、 和 。
答案: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过失误差
平行六次测定水样中C「的含量,其平均值为10.00 mg/L,标准偏差5=0.07,置信度为95% 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已知:奴0.95=2.57 )
答案:10.00 ±0.07
为检出离群值而指定的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一般设为 ,为检岀离群值是否 高度离群而指定的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一般设为 。
答案:a=0.05 a=0.01
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 、 、 表示。
答案: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平行样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
答案:精密度
近似数运算中,18.3+1.454 6+0.877等于 。
答案:20.6
在一个测量列中,测量值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之差称为 。
答案:残差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釆用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 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检验法。
答案:,F
将1.450 1修约到两位有效数字是 o
答案:1.5
在分析数据处理中,Cochran检验法是 的方差一致性检验。
答案:多组分析数据
二、单选题
在COD分析中,最终的计算公式是COD=[Cx ( V.-V. ) x8 000]/《x 1 000。如果命
(25.00±0.02) ml; -= ( 5.00±0.02 ) ml, V= ( 10.00±0.02 ) ml,则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偏差是 O ( )
A. 0.04 B. 0.3% C. 0.2% D. 0.1%
答案:B
在利用质量控制图时,如果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岀现连续7点递升,说明所测数据
A.存在系统误差 B.失控 C.可疑 D.有失控趋势
答案:D
正态分布的总体偏差。越大,数据 ,正态分布曲线越平宽。( )
答案:B
由四个同学分别对某环境样品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g, 4位同学获得4份报告如 下,试问哪一份报告的数据结果是合理的。( )
答案:D
同一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测定上限、检测上限,其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O
)
测定上限 > 检测上限 > 检岀限 > 测定下限
检测上限〉检出限〉测定上限〉测定下限
检测上限〉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检出限
检出限〉检测上限〉测定上限〉测定下限
答案:C
在测试计算中,所有计算过程的修约方法遵守《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要
求,氨氮质控测试结果保留 小数。( )
A. 一位 B,二位
C.三位 D.随意保留
答案:B
10.总体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
0 ( )
A.数据的分散程度
B,数据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C.数据的大小
D.工序能力指数的大小
答案:A
11.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结果不正确的是 。( )
A. 4.246 8—4.2
23.454 8—23.5
0.464 3—0.5
1.050 1 — 1.0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O ( )
A.进行仪器校正 B.做对照空白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做空白试验
答案:C
某分析测试计算式为(12.12±0.02 ) x (5.46±0.02) / (2.50±0.01 ),结算结果正确表述
的是 。( )
A. 26.47±0.2 B. 26.47±0.246
答案:C
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下列
A. t=(X]-X2) /5x Vn
C. F=SaJS大
答案:D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高精密度
与已知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标准偏差大
仔细校正所用破码和容量仪器等
答案:A
能消除测定方法中的系统误差的措施是.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试验
答案:C
当重复测量的结果是受大量、微小、独立的因素影响的连续型随机变量时,其概率分布可
近似为 O ( )
A,正态分布 B,均匀分布
答案:A
在分析数据处理中,Cochran检验法是.
一组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检验
多组分析数据的均值中异常值的检验
一组分析数据中异常值的检验
多组分析数据的方差一致性检验
C. 26.5±0.2
D. 26.5±0.25
公式。( )
A.
B.
C.
B.
D.
F=S"
F=S*/S*、
)
B.称样量在0.2 g以上
D.认真细心地做实验
C,梯形分布
D.矩形分布
D.
答案:D
19. 检验法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适用于检出 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
B. Dixon
C. Cochran
D. t
A. Grubbs
答案:B
20.对于空白实验值的控制,要求平行双样的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对差值R不得大于
%o ( )
A. 20
B. 30
C. 50
D. 40
答案:c
21.0.060 7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o (
)
A. 4位
B. 5位
C. 6位
D. 3位
答案:A
22.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 表示。(
)
A.相对误差
B.平均偏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标准偏差
答案:A
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测定:各验证实验室采用高、中、低3种不同含量水平(应包括一个在测
定下限附近的浓度或含量)的统一样品,按全程序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次,分别计算不同浓
度或含量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各项参数。( )
A. 3
B. 4
C. 5
D. 6
答案:D
24.将330 51修约为3位有效数字的正确写法是
。( )
A. 3.30 x 104
B. 3.305 x 104
C. 3.31 x 104
D. 331 x 102
答案:c
25. Dixon检验是用来进行 检验的。(
)
A.正态分布
B.方差
C.均值
D.相关性
答案:C
26,随机误差又称_
或不可测误差。(
)
A.偶然误差
B.粗差
C.可测误差
D.恒定误差
答案:A
27.近似数运算中,
0.568 2x27.413-? 0.329 等于
O ( )
A. 47.3
B. 47.34
C. 47.344
D. 47.343 7
答案:A
答案:B
几个数字相加减时,有效数字位数的取舍取决于 数据的有效数据的位数。( )
A.绝对误差最小的 B.绝对误差最大的 C.最大 D.最小
答案:B
平行样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O ( )
A.准确度精密度 B.准确度灵敏度
31.78 900的有效数字是 o ( )
A.三位 B.四位 C.五位 D.不能确定
答案:D
将12.454 6修约到整数位,下列方法修约中,方法正确的是 。( )
A. 12.4546—H2
B. 12.4546-> 12.455— 12.46—12.5—13
答案:A
在化学分析中,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一般按 原则取舍。( )
答案:B
按照有效数字修约规则26.450 8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应为 。( )
答案:B
三、多选题
四、判断题
当统计量的计算值 > 临界值时,说明样本与总体或两个样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当统计量的计算值〉临界值时,说明样本与总体或两个样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只可用于检出一
个异常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
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可以
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 只能检出一个异常值。
TOC-COD相关系数的统计,数据越多越好,但考虑到实际测定的工作量宜采取10个以上
的试样进行TOC值和COD值的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至少采取10个以上试样,
t检验是检验两均数间差异显著性的基本方法。( )
答案:正确
按加法计算规则计算1.81、3.219、0.361 7三数之和为5.39。( )
答案:正确
按照有效数字修约规则,数字15.450 6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修约后应为15.4。(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修约后应为15.5O
标准偏差有正有负,一般表示以正数表述。( )
答案:正确
测量值运算结果:12.5+2.74+87.3=102.54。(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102.5。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 修约。
衡量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在统计上有无显著性,常采用Daniel的趋势检验,它使用了
Spearman的秩相关系数°当秩相关系数尸s是负值时,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统计量指标变化呈 上升趋势或加重趋势。(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当秩相关系数,s是负值时,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统计量指标变化呈下降趋势 或好转趋势。
几个数据相乘除时,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多的数据为依据。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几个数据相乘除时,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 为依据。
将12.149 8修约到一位小数应为12.1。( )
答案:正确
某实验员进行两组实验,得到第一组数据分别为3.77、3.74、3.78,第二组数据分别为
3.76、3.71、3.73、3.80、3.78、3.73、3.72,得岀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分别为 3.76 和 3.747。( )
答案:正确
数字1.550 1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的结果为1.6。( )
答案:正确
下列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是否正确1.0501—1.0o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l.lo
有效数字是在分析工作中能够实际测量到的数字,最后一位的数字可以是估计的不确定的
数字。( )
答案:正确
在能力验证活动中,通常使用Z比分数作为结果评价方法,当|Z|W3时,即为满意结果。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当| Z|W2时为满意结果,2<|Z|W3时为可疑结果。
在实验室分析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多的计量仪器的位数表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种计量仪器的位数表示。
正态分布的总体偏差越大,数据越分散,正态分布曲线越平宽。( )
答案:正确
秩相关系数法要求具备足够的数据,一般至少应釆用5个期间的数据,即5个时间序列的
数据。(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一般至少应采用4个期间的数据,即5个时间序列的数据。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置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置信水平取得大,置信区间也大,因
此置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置信区间过大,估计的精度就差,所以不是置信水平越大越好。
五、简答题
简述偶然误差的特点及消除方法。
答案:
特点:在一定条件下,有限次测量值中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同样大小的正负偶 然误差,几乎有相等的出现机会,小误差出现机会多,大误差出现机会少。
消除方法:增加测定次数,重复多次做平行试验,取其平均值,这样可以正负偶然误差相互抵 消,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均值可能接近真实值。
何为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答案:偶然误差指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随机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系统误差指由于测定过 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其特征是具有“单向性”。
什么是精密度?
答案:是指在确定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浓度样平行测定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 度,其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什么是准确度?
答案:是指测定值与真实之间接近的程度,两者差值越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其高低用 误差来衡量。
小王测得水样中锌的含量为0.45 mg/L,而测得的空白值为0.40 mg/L,试评述小王的分析 结果。
答案:小王的分析结果没有实际意义,样品的分析结果不可靠,空白值太高,扣除空白值(系 统误差)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小王分析测试中空白值和样品测定值接近,在同一数量级,只有空白 值至少比测定值低一个数量级时,分析结果才有意义。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某一个水样的同一指标进行5个平行样品的检测,分别得到5个平 行数据,请问,应该选用什么参数来反映其中某一个数据的精密度?又应采用什么参数来反映甲、 乙、丙各组数据的精密度?
答案:某个数据的精密度用绝对偏差或者相对偏差来表示。某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用平均偏差 (或者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来表示。
六、计算题
1 .某一样品测定结果为 6.21、6.47、6.56、6.38、6.42、6.29、6.64 和 6.53,推算在 0.95 置信水 平下,总体值的置信区间。如)5⑺=2.365。
答案:样品平均值:X = 6.438
S =、丄支(X,-刀 V =0.142 8 户〃 _1=7
8 = = 2.365 xO.1428/V8 =0.120
在0.95置信水平下,总体均值的区间为[了-3,歹+状]=[ 6.318, 6.558 L
已知某标准样品中某离子浓度口=9.67 mg/L,用某方法重复测定〃=9次,平均值=9.97 mg/L, 标准偏差5=0.140 mg/L,若置信度水平取户=0.95,试判断该方法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由= 2.31 ]
答案:
,计=[(反-〃)/s] X Vm
= [(9.97-9.67) / 0.140] x3
6.43 >2.31
由于,计=6.43>虹95=2.31,可得结论:在置信度P=0.95时,该方法存在严重的系统误差。
对同一样品做10次平行测定,获得的数据分别为4.41、4.49、4.50、4.51、4.64、4.75、
4.81、4.95、5.01和5.39,检验最大值是否为异常值。取检验水平为5%o [ G0.95 (10) =2.176 ]
答案:用Grubbs检验法,为单侧检验:
X =4.746
»=10 入()=5.39
Go= (%10- % ) /5= ( 5.39-4.746) /0.305=2.111
当〃 =10时,查表得G0.95(,0)=2.176,因GoVGo"。),所以5.39为正常值。
两人对样品中A的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这两名分析人员的测定结果有无显著差异?[已知
% (/■大仇、)=4.95, f eg 9)=2.201]
甲:2.55. 2.58、2.65、2.72、2.56、2.89、2.45 %=7,羽=2.63, 5)=0.143
乙:2.45. 2.56、2.78、2.35、2.45、2.35 «2=6, x2=2.49, $2=0.162
答案:
(1 )戶检验
F=Sm;/Smin2=0.1622/0.1432-1.28
F< Fo.05 (/大,小),所以两人测定结果具有相同的精密度。
(2)[检验
/?=S12+S22=0.020 449+0.026 244=0.047
〃=叫+〃2一2=7+6一2=11
v r/ 298
/= K = K x x
° 298 + 1 101.325
=1.656
给定,(0.05, 9)=2.201 Yr(0.05, 9),所以两人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在某标准物质协作定值时,有6个实验室各进行了8次测定,6个实验室的标准偏差分别 为:0.056、0.048、0.053、0.037、0.049、0.088,试分别用 Cochran 准则和 Hartley 准则(尸检验法) 判别该6个实验室的方差之间是否有差异?(a = 0.05, m=6,户1=7, C0.05(6. 7) =0.398, F0.05(6. 7)= 10.8)
答案:
(1 ) Cochran 准则:
§为最大样本方差。
/=!
Cmax = 0.0882/ ( 0.0562 + 0.0482+0.0532+0.03 72+0.0492+0.0882 ) =0.391 因CmaVCo.05(6, 7),故可以判定6个实验室的方差之间没有差异。 (2 ) Hartley 准则(2 检验法):Fmax = 0.0882/0.03 72=5.7
因不心<儿.05(6, 7),故可以判定6个实验室的方差之间没有差异。
两种检验法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
已知某标样保证值(“)为110 mg/L,某人对该标样测定5次,其结果为111 mg/L、112 mg/L、 HOmg/L. 113 mg/L、111 mg/L,求其均值与保证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5次测定值的标准偏 差、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试检验测定结果与保证值有无显著差异[".95(5)=2.571 ]。
答案:均值=111.4 (mg/L);
绝对误差:111.4-110=1.4 ( mg/L );
相对误差:1.4/110 x 100%-!,27%;
标准偏差=1.14 ( mg/L );
相对标准偏差=1.02%
片2.45小于[如5⑶=2.571],测定结果与保证值无显著差异。
对同一样品做8次平行测定,获得数据分别为4.95. 5.59、5.60、5.61、5.74、5.85、5.91. 5.92.检验最小值是否为离群值,是否需要剔除?[当〃=8时,Go.95(8)=2.O32, G°.99(8)=2.221,剔除 水平a取0.01 ]。
答案:•.•■=5.646
S=0.313 1
G、= =2.223
1 S
G]>Go.95>G(),99,
*析4.95为离群值,应剔除。
已知某标样保证值(口)为210 mg/La某测试人员对该样测定5次,其结果为209 mg/L、 218 mg/L、203 mg/L、206 mg/L、210 mg/L,请分别计算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5次测定 值的标准偏差(S)及相对标准偏差(RSD)。
答案:均值:x= ( 209+218+203+206+210 ) /5=209.2 ( mg/L )
绝对误差:|209.2-210|=0.8 ( mg/L )
相对误差:0.8/210 x 100%=0.38%
标准偏差:S= J—!—y(x.-x)2 =5.62 ( mg/L )
NN-1M
相对标准偏差:RSD= ^xlOO% =2.68%
X
测定某土壤样品中钻的含量,4次测定结果为1.25卩g/g、1.27卩g/g、1.31卩g/g、1.40卩g/g。分
别用Grubbs检验法(置信度为95%, 4=146 )和Q检验法(置信度为90%, 00.09=0.76 )判定
1.40 pg/g是否为离群值。
答案:
Grubbs检验法:
平均值 x=1.31 (卩g/g ), 5=0.066 ((ig/g )
r = x^x= 140-131 =136 s 0.066
查表扁05, 4=146, T<扁os, 4,故1.40这个数据应该保留。
Q检验法:
八 1.40-1.31
O =
1.40-1.25
已知〃=4,查表 7-6, 0.09=0.76, Q V 090,
用以上2种检验法均表明,在相应的置信度下,1.40 gg/g不是离群值。
氟化物标样的保证值为1.05mg/L, 6次测定结果为1.05mg/L、1.07 mg/L、1.06 mg/L、
1.06 mg/L、1.05 mg/L和1.05 mg/L,检验测定结果与保证值有无显著差异。(提示:显著性检验,
检验法,心广顽)
答案:双侧检验:x = ( 1.05+1.07+1.06+1.06+1.05+1.05 )十 6= 1.057 ( mg/L )
-1.057)2 =o oo8i7
佝=105
f x 一卩。一 2 100
一 旦一 0.00817 一2皿。
因为1=2.100 </0.05 (5)= 2.571,所以测定值与保证值无显著差异。
11 .某项目测定校准曲线数据如下:
含量(mg): 0.000 0.500 1.00 2.00 5.00
吸光度(A): 0.008 0.029 0.054 0.098 0.247 计算其回归方程,写出该校准曲线的斜率、截距、
否在工作中使用,为什么?
答案:
减空白后吸光度(A): 0.000 0.021 0.046 0.090 0.239 0.480 0.646
斜率8=0.044 3 截距。=0.005 相关系数尸0.997 6
回归方程广0.044 3 x+0.005
该校准曲线不能在工组中使用,因为该相关系数 尸0.997 6V0.999。
为了确定某方法的检岀限,每天测定两个空白,连续测定5d,测定值分别为:(0.019, 0.017), (0.019, 0.019), (0.018, 0.019), (0.018, 0.018), (0.018, 0.019),该方法的检出限[是 多少?(a=0.05 $2.014)
答案:单侧检验:
= 0.000 775
L = 241-tfSwh =2.828 x 2.014 x 0.000 775=0.005,即方法检出限为 0.005。
依据《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HJ 168-2020 ),某方法标准中某物质的检出限 为0.03 mg/L,现对其开展新方法验证,由于空白中无该物质检出,故采用加入0.10 mg/L的标液进 行分析,测得 7 次的数据分别为 0.09 mg/L、0.08 mg/L、0.07 mg/L、0.06 mg/L、0.08 mg/L. 0.07 mg/L、 0.09 mg/L:试计算其检岀限,并判断是否满足方法标准要求c o.99)=3.143]
答案:平均值:x = ( 0.09+0.08+0.07+0.06H).08H).07H).09 ) /7=0.077 ( mg/L );
标准偏差:S = Y ——j—=0.011 1 (mg/L);
检出限:MDL”(t, 0.99)xS=3.143 x 0.011 1=0.035 ~ 0.04 mg/L (只进不舍);
0.04>0.03,分析得出的检出限不满足方法标准的要求,需要查找原因,并重新验证。
第四节 质量标准及排放/控制标准
一、填空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为 、风景 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答案:自然保护区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适用于耕地土 壤污染风险筛查和分类, 和牧草地可参照执行。
答案:园地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 间”是指 之间的时段。
答案:6: 00 至 22: 00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 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I类主要适用于 、国家自然保护区。
答案:源头水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对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中规定, SO?、NO?、NO》、CO、PM】。、PM2.5的1小时平均值,须符合每小时至少有 分钟平均 浓度值。
答案:4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规定,PM25的24小时平均和年平均二级浓度限 值为 gg/m3、 Fig/m3o
答案:75 3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 态及 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铅(Pb)是指存在于 中的铅及其化合物;苯 并[。]苗是指存在于 中的苯并[。]花。
答案:气 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规定了农用土 壤污染 值和 值。
答案:风险筛选 风险管制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规定,建设 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根据保护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可划分为 类,规定了 种基本项目的筛选值和管制值。
答案:两 4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规定,测量环境噪声的仪器精度为 型 及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在测量前后应进行校准,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 dB, 否则测量无效。
答案:2 0.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规定,噪声敏感建筑物外测点选择在距墙壁或窗户 m处,距地面高度 m以上。
答案:1 1.2
地下水质量指标分为 指标和 指标。
答案:常规 非常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中, 监测釆用参考状态, 监测采用 实况状态。
答案:气态污染物 颗粒物及其组分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中,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中基本项目包括 、 以及 三类污染物。
答案:重金属和无机物 挥发性有机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对于可 能存在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土壤污染风险的,原则上应当釆取 、 等安全利用措施。
答案:农艺调控 替代种植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中规定, 物流仓储用地、绿地及广场用地属于 用地。
答案:第二类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评判的基础指标为 O
答案:pH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1988 )中,一类区域是指 ,其标 准值Lwecpn为 dB,二类区域是指 ,其标准值Zwecpn为 dBo
答案:特殊住宅区,居住、文教区 70 除一类区域外的生活区 7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规定了生活饮用水 卫生要求、生
活饮用水 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 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答案:水质 水源水质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指建设用地上居住、工作人群长期暴露于土壤污染物中,因 或 而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慢性毒性效应 致癌效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未规定年平均限值的污染物项目是 、
答案:一氧化碳(CO) 臭氧(O3)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规定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
区的 和 O
答案:水质 鱼类洞游通道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规定的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是指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 ,原则上应当釆 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答案: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常规指标是指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 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 、 、 O
答案:微生物指标 毒理学指标 放射性指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规定PM10年均值的一级浓度限值为 Hg/m\
答案:4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出台的主要意义之一是环境管理开始以 为目的导向向以 为目标导向转变。
答案:环境污染控制 环境质量改善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168-2018 ),农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必测项目包括镉、汞、碑、铅、铭、铜、 和 O
答案:媒 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规定,夜间突发噪声的最大声级不准超过标准值
答案:15dB (A)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 类。 答案:两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生活饮用水、 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 类。
答案:五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依据地面水域的不同分为五类标准,下面各水 体各适用哪一类标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长江洞游鱼类产卵区 ; 麦田灌溉用水区: ;淡水浴场: =
答案:I类 II类 v类 in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了 功能区分类、 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 、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 监督等内容。
答案:环境空气 标准 浓度限值 监测方法
声环境功能区共有 类。
答案: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SO2. NO?等项目的1小时浓度釆样不得少 于 分钟;其日平均浓度釆样,每天不得少于 小时。
答案:45 2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II类水BOD5的浓度限值为 。 《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规定:DO在“任何时候不得低于 。”
答案:3 mg/L 3 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II〜V类水域高镒酸盐指数水质标准分别
为 2 mg/L、 、 、 、 a
答案:4 mg/L 6 mg/L 10 mg/L 15 mg/L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及修改单,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 h的采样时间。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 少有 h的采样时间。
答案:20 2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 均最大降温 Y内。
答案:2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农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包括 。
答案:镉、汞、碑、铅、铭
(±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共有基本 项目 项、其他项目 项。
答案:45 4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修改单将“标准状态”修改为“参比状态”。“参 比状态”指大气温度为 K,大气压力为 hPa时的状态。
答案:298.15 1 013.2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对 个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 目, 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 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的限值进行了规定,即我们平常所称的109项。
答案:24 5 8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超标 项目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必须达到 的要求。
答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釆集后 , 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答案:自然沉降30 min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按灌溉作物分为 类,其中镉的标准 限值为 mg/Le
答案:三 0.01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为地下水 、 和 性质的总称。
答案:物理 化学 生物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应定期监测,潜水监测频率应 不少于每年 次,承压水监测频率可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 次。
答案:2 1
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评价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 、一氧化碳(CO)、— 、可吸入颗粒物(PM]。)、细颗粒物(PM2.5)共6项。
答案:二氧化氮(NOJ 臭氧(O3)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普通居民区一般为1类噪声功能区其夜间噪 声最高限值为 dB。
答案:4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的挥发性酚类I类、II类限值均为0.001 mg/L, 若质量分析结果为0.001 mg/L时,应定为 类标准。
答案:I
二、单选题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依据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分为 3 ( )
A.三类
B. IV类
C.二类
D. V类
答案:C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O (
)
A. 3类 答案:D
B.五级
c. HI级
D.五类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臭氧浓度限值是指在 状态下的浓度。
)
A,大气温度为273 K,大气压力为101.325 kPa
大气温度为293.15 K,大气压力为1 013.25 hPa
大气温度为298 K,大气压力为101.325 kPa
大气温度为298.15 K,
答案:D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A.江河
答案:C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高低将地表水水域划分为五类,
A.农业用水
C.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答案:D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的实施日期为 。(
A. 2013年1月1日 B. 2014年1月1日
C. 2015年1月1日 D, 2016年1月1日
答案:D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规定的I类水质要求,
出。( )
A.嗅和味
C.挥发性酚类
答案:C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A.总镣 B.六价格 C.
答案:D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率不应低于 天。( )
大气压力为1 013.25 hPa
B.
(GB 3838—2002 )不适用于_ 湖泊 C.海洋
水域。( )
D,水库
(GB 3838—2002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 其中I类适用的水域是 0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D.国家自然保护区
B.肉眼可见物
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并[。]苗
A. 21
B. 25
C.
.指标可以检
。( )
D.总氤化物
SO?、NO?等自动监测,每月有效数据获取
27
D. 28
答案:C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规定,物
流仓储用地、绿地及广场用地属于 用地。( )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答案:B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碑的IH类标准值为 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中总碑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C. 0.05 1.0
B. 0.1 1.0
D.第四类
A. 0.05 0.5
答案:A
12.某条河流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按照保护目标应将其划分为
mg/L;《污水综 mg/Lo ( )
D. 0.1 0.5
美。(
a. I b. n c. m d. iv
答案:A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表1中规定镉的HI类标准限值是 mg/L。
答案:B
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
补充项目。( )
答案: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可以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未作规 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 O ( )
并报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并报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D.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答案:C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以一定水平的人体 健康风险为依据的是 类。( )
a. n b. m c. iv d. v
答案:c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进行单指标评价,
围确定地下水质量类别,当指标限值相同时, O ( )
从劣不从优 B.从优不从劣 C.任选一项类别
答案:B
不是《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常规指标的是 。( )
溶解氧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答案: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PM25年平均的一级和二级浓度限值分别是
O ( )
A. 35 gg/m\ 70 |ig/m3 B. 35 |ig/m\ 75 gg/m3
15 |ig/m3. 75 gg/m3 D. 15 卩g/n?、35 卩g/m,
答案:D
<±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适用于—
—o (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牧地
答案:A
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 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
态环境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 )
A.污染风险筛选值 B,污染风险排查值
C.污染风险管控值 D.污染风险控制值
答案:A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潜水监测频率为_
A.每年仅枯水期一次 B.每年仅丰水期一次
C.每年枯水期、平水期各一次 D.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一次
答案:D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对各项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要求,其 中二氧化硫(SO?)的自动分析方法为 —
A.紫外荧光法和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
C.紫外荧光法和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答案:A
在《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下列
不属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必测重金属元素。( )
A.铜 B.碑 C.铅
答案:D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类水适用于各种用途。( )
a. I、n类 b. in类 c. N类 d. v类
答案:A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
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 除外),分为 五类。( )
A.电导率 答案:B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
质分为 类。( )
B.化学发光法和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
D.化学发光法和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D.镒
.类。(
B. pH
C.肉眼可见物
D.色
A.二
答案:C
2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B.
C.四
D.五
(GB 3095—2012 )中,属于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的是
A.自然保护区
C.工业区
答案:C
29.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
A.执行最低功能类别
C.执行最高功能类别
B.风景名胜区
D.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对应的标准值。( )
B.执行多类功能类别
D.执行中间功能类别
答案:C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PM2.5的24 h平均和年平均二级浓度限制值
分别为 gg/m3 和 gg/m3o ( )
A. 75 30 B. 75 35
答案: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的CO浓度限值为—
A.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限值 B. lh平均浓度限值
C. 12h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答案:B
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下面.
学指标。( )
A.硝酸盐(以氮计)
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答案:A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规定的建
设用地的分类中,
A.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
C.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答案:D
空气质量分指数的上限值是
A. 300 B. 500
答案:B
颗粒物PM2.5 24 h浓度值为100卩g/n?时,其空气质量分指数级别为 。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答案:B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
水质评价和 和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
A.水质分类 B.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
C.金属项目 D.方法检出限
答案:B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下列.
指标。( )
A.硼
答案:D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高镒酸盐指数TH类标准限值为.
( )
.属于第一类用地。(
B.
A. 4
B. 6
C. 70 30
B.硫酸盐
D.铜
B.
D.
C.
D. 70
35
不属于感官性状及一般化
物流仓储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600
C.银
C. 10
D. 800
不是新增的毒理学无机化合物
D.镣
D. 15
mg/Lc
答案:B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滨海风景区的海水属于
类。( )
A,第二 B.第三 C.第四 D.第五
答案: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除明确规定了 “新六项”污染物外,还给出了
、汞、珅、六价铭及氟化物的参考浓度限值。( )
A.镉 B.铅 C.铜 D.硒
答案:A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对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规定, 是
正确的。( )
一类功能区颗粒物PM25执行的年均值标准为35 gg/rn3
二类功能区颗粒物PM,,5执行的24 h平均值标准为35 gg/m3
二氧化氮的二级日平均浓度限值标准为120 pig/m3
颗粒物PM1()的二级年平均浓度限值标准为70 ng/m3
答案:D
不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
源地特定项目。( )
A.甲醛 B.黄磷 C.硅酸盐 D.氯仿
答案:C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所指的铅是指存在于 中的铅及
O ( )
A. TSP 铅的化合物 B. PM10 铅的化合物
C. PM2.5 铅的化合物 D. PM25 铅的单质
答案:A
<±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中,建 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 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
A.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B. 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C.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D. 土壤环境背景值
答案:C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下列不属于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的是.
.0 ( )
A.铁 B.铜 C.镣 D.镒
答案:C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IV类功能区标准限值为 。( )
A. COD30mg/L、NH3~N 1.5 mg/L B. COD 40 mg/L. NH3-N 2 mg/L
C. COD 30 mg/L、NH3-N 1 mg/L
答案:A
47.《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中测定的 石油炷类指的是 。( )
C4 〜
答案:B
下列检测指标都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中重金属和无机物基本项目的是 o ( )
A.镉、汞、碑、铅、氤化物 B.镉、汞、伸、铜、飢
C.镉、汞、碑、铜、镣 D.镉、汞、碑、铜、氧化物
答案:C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土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规定,除水田 外的土壤中镉的污染风险筛选值为 mg/kg ( pH>7.5 )0 ( )
A. 0.5 B. 0.6 C. 0.8 D. 1.0
答案:B
下列不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
2018)基本项目的是 o ( )
A.甲基汞 B.碑 C.六价铭 D.二氯甲烷
答案:A
城市建设用地根据保护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划分为第一类用地和第二类用地两类,
不属于第一类用地。( )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C.公园绿地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 D.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
答案:A
下列不属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项目的是 O ( )
A.镉 B.汞 C.镣 D.铭
答案:C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不属于III类水质功能。( )
A.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B.游泳区
C.鱼虾类产卵场 D.水产养殖区
答案:C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耗氧量HI类标准限值为 mg/L。
)
答案:C
以下适用于地表水m类水域功能的有 o( )
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②鱼虾类越冬场;③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地二级保护区;④鱼虾类产卵场;⑤水产养殖区
A. (2XBXg) B. 0X2X4)
答案:A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 )
A. 一类区
答案: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mg/m30 ( )
A. 0.50
答案:D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臭氧1 h平均的一级和二级浓度限值分别是—
卩g/m\ Hg/m3o ( )
A. 100 160 B. 160 200
答案: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有效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应
符合表4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o ( )
二氧化硫年:平均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
二氧化硫24 h平均:每日至少有20 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PM2.5 24 h平均:至少每日有24 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总悬浮颗粒物24 h平均:每日应有24 h的采样时间
答案:C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1 h均值一级浓度及二
级浓度限值分别为 Mg/m\ 卩g/n?。( )
A. 150 500 B. 50 150 C. 200 200
答案:A
D.①④
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规定,农村地区属于
B.二类区
C.三类区
D.四类区
中,SO?二级标准的日平均浓度限值是.
B. 0.10
C. 0.12
D. 0.15
C. 100 200
D. 80 200
D. 120 300
三、判断题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适用于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 )
答案:正确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农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基本项目均为必测项目。( )
答案:正确
3.2018年8月13日,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修改单 的公告》(公告2018年第29号)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参比状态修改为标 准状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将标准状态修改为参比状态。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 )也适用于场地的放射
性及致病性生物污染监测。(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该标准不适用于场地的放射性及致病性生物污染监测。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分为5个类别,以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执行2类。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以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执行1类。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中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指一定高度
的排气筒在任何1 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
答案:正确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
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中规定,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其最
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均要达标,一项超标即为超标。( )
答案:正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表1中,河流与湖库的总磷HI类标准限值均为
0.05 mg/Lo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河流为0.2 mg/L,湖库为0.05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
60 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 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 河、渠道、水库、海水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参照执行本标准。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 表水水域。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
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的标准限值。( )
答案:正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水域功能为II类的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域功能为II类的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 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
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
答案:正确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
标,其中常规指标39项,非常规指标64项。(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 常规指标,其中常规指标39项,非常规指标54项。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 )相
比,毒理学指标中有机化合物指标由2项增至49项。( )
答案:正确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挥发酚的I、II类限值均为0.001 mg/L,如果
地下水挥发酚的分析结果为0.001 mg/L,则定为0类水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定为I类水质。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 )规定,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 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岀最高建筑物3m以上。( )
答案:正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铅和苯并[。]花的浓度限值,是指存在于总
悬浮颗粒物中相应的污染物。(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铅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苯并[花是指存在于颗粒物 (粒径小于等于10 gm)中的苯并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总悬浮颗粒物(TSP ) 24 h平均值应满足每
日有20 h的釆样时间。(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总悬浮颗粒物(TSP)24h平均值应满足每日有24 h的釆样时间。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应由各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监测系统
或认可的监测单位负责监督实施。(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应由各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
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基本项目(表
1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他项目(表2)由各地人民 ***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实施方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其他项目(表2)由国务院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 *** 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具体实施方式。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PM25的年平均数据有效性规定是每年至少有
326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2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PM25的年平均数据有效性规定是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TSP、BaP、Pb的24 h平均的数据有效性规
定是每日24 h的采样时间。( )
答案:正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臭氧(O’)日最大8 h平均浓度,其有效的污染
物浓度数据规定是指每8 h至少有5h平均浓度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臭氧(O’)日最大8 h平均浓度,其有 效的污染物浓度数据规定是指每8 h至少有6 h平均浓度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
答案:正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功能区类别分为三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功能区类别分为二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规定,铅(Pb )、苯并[a ]花(BaP )浓度数据
有效性的最低要求是:铅(Pb)、苯并芷(BaP)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 铅(Pb)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平均浓度值。( )
答案:正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季平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季平均值指一个日历季内各日平均浓度 的算术均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
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等均为强制性标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是推荐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BaP是指存在于TSP中的BaP。(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BaP是指存在于PM10中的BaP。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氟化物是指以气态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氟化物是指以气态和颗粒态存在的无 机氟化物。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季平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指一个日历季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 )中的排放标准,同样适用于以生活垃圾
为燃料的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此标准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为燃料的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 )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65 t/h以上除层 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单台岀力65 t/h以上燃油、燃气 发电锅炉;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 )规定:未按照各级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的监测计划完成全部水质指标监测,但据已监测指标评价结果为达标的水源, 认定其水量达标率为60%,水源达标率为0。( )
答案:正确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 )中规定,硝酸盐氮属于一般化学指标类。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硝酸盐氮属于水质常规指标类。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规定的4b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适用于所有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适用于2011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 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于2004年12月9日开始实施。( )
答案:正确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适用于农田、
果园、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适用于耕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分类。园地和牧草地可参照执行。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中规定, 通过详细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对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 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通过详细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管制值,对人体健康通常存 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 )规定,初步调查阶 段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的必测项目45项,包括重金属和无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 有机物:具体地块土壤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等于或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平的,纳入 污染地块管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具体地块土壤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等于或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平 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 )中的风险筛选值管
制值包含有重金属7种、挥发性有机物27种、半挥发性有机物11种。(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表1基本项目是7种重金属,27种挥发性有机物,11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表2其 他项目中包括6种重金属和有机物,4种挥发性有机物,1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14种有机农药, 5种多氯联苯、多淡联苯和二噁英类,以及石油煙(Go〜C40)。
(±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规定的其他
项目(选测项目)风险筛选值与土壤pH无关。( )
答案:正确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涉及3个
其他项目:六六六、滴滴涕和多环芳煙。(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中涉 及3个其他项目,六六六、滴滴涕和苯并[。]范。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 第42号)也包括对放射性污染地
块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该办法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地块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按监测期间污染物最高排放浓度进行评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按监测期间污染物日均浓度进行评价。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将污水分为三级,排入V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三级
标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执行二级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规定的排水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艺
生产的水的排放量,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锅炉、电站排水。(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锅炉、电站排水。
AQI日报的评价指标包括SO?、NO2. CO、PM】。、PM?;和O3日均浓度6项指标。(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AQI日报基于SO?、NO,. CO、PM]。、PM2.5日均浓度,以及O3的日最大lh平均 浓度和O3 0最大8h滑动平均浓度共7项评价指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规定,PM2.5年平均的一级和二级浓度限值分别是
15 卩g/n?、50 gg/m3o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PM2.5年平均的一级和二级浓度限值分别是15pig/m\ 35 gg/m3o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
4类,其中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为2类声功能区。( )
答案:正确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评价时段内,断面水质为“良好”时,不评价
主要污染指标。( )
答案:正确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执行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4—2001 ),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答案:正确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第三类海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
区。( )
答案:正确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五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目标,海洋渔业水域沉积物质量应符合二类沉积物质
量标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按照《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 ),海洋渔业水域沉积物质量应符合一 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城市建设用地根据保护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将建设用地分为四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将 建设用地分为两类。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规定,空气质量状况级别
根据平均污染指数确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空气质量状况级别根据首要污染物的分指数确定。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指为防治区域性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
源的排放强度,更加严格地控制排污行为而制定并实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该限值的排放控制 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程度,适用于重点地区。( )
答案:正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涸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ID类适用于以上地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I〜IV类标准的水质pH为5〜6。(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pH为6〜9。
地表水监测数据统计,各项指标浓度值保留小数位数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的BI类标准限值多1位。(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修约处理规则(试行)》相关内容执行。
地表水可定性评价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其对应的水质类别为I、
n、in、iv、v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其对应的水质类别为I〜n、m、n、v、劣v类。
地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的
H类标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中的皿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时,按指标值所在的限值范围确定地下水质量类别,指标限值相同
时,从优不从劣。( )
答案:正确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
和多项评价两种。(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质量检测资料为基础,按单指标评价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V类水
质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IV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规定,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4次
(丰水期和枯水期各2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2次(丰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不可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点位布设原则增设污染监测点,并实时发布监测信息。(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点位布设原则增设污染监测点,并 实时发布监测信息。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
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也适用于该标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适用于该标准。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建
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风险筛选值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 略。( )
答案:正确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当土
壤中镉、汞、碑、铅、铭的含量高于表1规定的风险筛选值、等于或者低于表3的风险管制值时, 可能存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当土壤中镉、汞、碑、铅、路的含量高于表1规定的风险筛选值、等于或者低于表 3的风险管制值时,可能存在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土壤污染风险,原则上应采取农艺 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测定的铅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
化合物。( )
答案:正确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
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
答案:正确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和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
100A)的在用、备用和规划水源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 000人。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期间的环境质量评价执行现行有效的环境质量标准。( )
答案:正确
目前国家水污染排放标准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和各种行业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在执行原则上,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可以交叉执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在执行关系上,国家综合排放标准和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标准 的污染源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其他污染源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目前土壤评价标准主要有《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 ( )
答案:正确
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对国家相
应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做出补充规定,不可以对国家相应标准中已规定的项目做出更加严格的规 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对 国家相应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做出补充规定,也可以对国家相应标准中已规定的项目做出更加严格 的规定。
<±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规定的农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镉、汞、碑、铅、铭、铜、锌、镣等常规项目为必测项目,六六六、滴滴 涕、苯并[«]芷为选测项目。( )
答案:正确
位于城市建成区之外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其环境空气
质量监测区域点和背景点的设置优先考虑监测点位代表的面积。( )
答案:正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3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2类°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HI类地下水:以GB 5749—2006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
答案:正确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年平均是指一个日历年内各月平均浓度的
算术平均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指一个日历年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有关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规定,对于 二氧化硫(SO?),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2月至少有 25个日平均浓度值)。( )
答案:正确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及修改单,氮氧化物的自动分析方法为紫外
荧光法和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氮氧化物的自动分析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和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及修改单,铅季平均浓度有效性的最低要求
为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平均浓度值。( )
答案:正确
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 ),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
型,分别为1类、2类、3类、4类、5类环境功能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分别为0类、1类、2类、3类、4类环境功能区。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
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确定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
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 dB ( A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15 dB ( A)o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规 划用途不明确的建设用地,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表中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 和管制值。( )
答案:正确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建
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风险管制值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 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对人体
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建
设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根据保护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建设用地和第 二类建设用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 的工业用地属于第一类建设用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 的工业用地属于第二类建设用地。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当土 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风险筛选值时,可能存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 和农产品协同监测。(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时,可能存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应加强土 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O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 土壤
中铅和镉的测定均可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答案:正确
依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20 )的规定,当危险废物焚烧企业焚
烧处理能力大于等于2 500 kg/h时,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50 m3 ( )
答案:正确
以城市为评价统计单位进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时,所谓区域达标是指建成区和非建成
区的区域点均达标。( )
答案:正确
因新增、变更、撤销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开展比对监测时,需要连续监测天数不少于
15 do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因新增、变更、撤销城市点位开展比对监测时,需要有效监测天数不少于15 d。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由国家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由各级地方 *** 或其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 维护。
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中,根据畜禽养殖业在不同季节的
实际情况,分别设定了冬季和夏季的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限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限值不分季节。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氨氮V类水质标准是1.5 mg/Lo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氨氮V类水质标准是2.0 mg/Lo
在城镇污水厂排放标准中,一类重金属污染物不设分级控制限值。( )
答案:正确
在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应尽可能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尽可能小。
四、简答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适用于什么范围,为什么规定有组织排放 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两项指标?
答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 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该标准要求:
对于有组织排放,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 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否则可能出现排污单位为达标而稀释的现象,或通过加高排气筒而达标,因 此,同时规定两项指标才能控制污染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为几类?各代表的水域环境 功能是什么?
答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五类。
(1 ) 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 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H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涧游通道,水产养殖区 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列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列举至少5种),并说 明采样点位要求。
答案:第一类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路、六价铭、总碑、总铅、总媒、苯并 范、总皴、总银、总a放射性、总P放射性。
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 663-2013 )附录A数据统计方法中点位8 h平 均是指的哪项污染物?对指定时间X的8 h均值是如何定义的?
答案:臭氧使用滑动平均的方式计算。对于指定时间X的8h均值,定义为:X-7、卩6、/5、 X-4、X-3、X-2、XT、X时的8个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称为X时的8h平均值。一个自然日 内有24个8 h平均值,其时标分别记为1 : 00. 2 : 00-23 : 00和24 : 00。
五、计算题
已知二氧化硫24 h平均质量浓度为140 gg/m3,空气质量分指数与浓度关系见下表,求二氧化 硫空气质量分指数。
空气质量分指数
二氧化硫24 h平均质量浓度/
(IAQI)
(卩g/m,)
0
0
50
50
100
150
150
475
答案:(100-50 ) / ( 150-50 ) x ( 140-50 ) +50=95 ( gg/m3 )o
六、分析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河流) 环境质量标准,完成下表。
单位:mg/L
分类
项目
I类
H类
m类
IV类
V类
溶解氧 。
7.5
6
5
2
高镒酸盐指数 W
2
4
6
15
铅 W
0.05
0.05
0.05
0.1
镉
0.001
0.005
0.005
0.01
总磷 W
0.1
0.3
0.4
氨氮 w
0.15
1.5
2.0
总氮(湖库)
0.2
0.5
2.0
答案:
分类
项目
I类
H类
ID类
IV类
V类
溶解氧
7.5
6
5
3
2
高锭酸盐指数 w
2
4
6
10
15
铅 W
0.01
0.05
0.05
0.05
0.1
镉 W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总磷 W
0.02
0.1
0.2
0.3
0.4
氨氮 W
0.15
0.5
1.0
1.5
2.0
总氮(湖库) W
0.2
0.5
1.0
1.5
2.0
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17号)的规定,生态环境标准分为国家 生态环境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请分别说明两类标准包括的内容和执行的范围,并说明执行的 优先原则。
答案:
(1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国家污染物 排放标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国家生 态环境标准在全国范围或者标准指定区域范围执行。
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地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和地方其他生态环境标准。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在发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 域范围或者标准指定区域范围执行。
有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应 当依法优先执行地方标准。
七、论述题
试述《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同《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相比做了哪些方面的修订?
答案:
(1 )标准名称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调整为《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o
(2)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3 )规定了农用地土壤中镉、汞、碑、铅、铭、铜、镣、锌等基本项目,以及六六六、滴滴 涕、苯并毘等其他项目的风险筛选值
规定了农用地土壤中镉、汞、碑、铅、路的风险管控值。
更新了监测、实施与监督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及修改单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 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修改单等内容,请详细说 明(浓度限值无须说明,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只说明基本项目即可),并写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 举措有哪些?(至少说岀5种以上)。
答案: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 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标准分为两级,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PM*;其他项目 为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铅、苯并[a]葩。
平均时间有:1 h平均、24 h平均、年平均、季平均、8h平均。
监测方法分为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
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年平均:每月至少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2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
值),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24 h平均:每日至少有20 h平均浓度值;8 h平均:每8h 至少有6 h平均浓度值;1 h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修改单:将气态污染物由标准状态修改为参比状态下的浓度.其他污染物为监测时大气温度和 压力下的浓度。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举措: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 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深化面源污染治理;综合整治 城市扬尘;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提升燃油品质;加 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大力推广新能源 汽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要求,2019年5月7日 生态环境部根据《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公布了地级 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请论述此项工作的目的。
答案:
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排名积极引导地方 *** 将水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二是通过排名客观反映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 水环境管理从过去主要抓污染物总量减排向主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转型;
三是通过排名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公众参与,强化舆论监 督,倒逼地方 *** 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落实地方水污染防治责任;
四是通过排名客观反映地方 *** 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努力程度,进一步提升地方 *** 水污染 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全国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分析近十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监测技术标准及规范的主要变化特点,结合国家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最新精神,论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趋势:
答案:
(1 ) 2012年发布了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其是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 量污染特征由燃煤型转化为复合型的重要标志,PM25x CO和。3进入公众视线,大气污染防控工 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近十年来,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在常规污染物的基础上新增了影响人体健康的苯系物、酚类 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卤代煙、醛酮类化合物、酰酸酯类、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苯并 [。]飽、二噁英类等(列举两项以上),表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开始关注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 有机污染物;
2010年以来,制订或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点位布设、质量评价、自动监测、手动 监测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列举两项以上),为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完善城市或区域环境空 气质量考核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9年开始在重点城市开展的颗粒物组分网自动监测和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表明,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由常规指标向精细化指标发展;
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规划,环境空气要素将建成包括城市空气站、区域站、 背景站、超级站、网格化微站、颗粒物雷达站(列举三项以上)在内的天地一体化的空气质量监测 预报预警网;
(6 )综上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正在由常规污染物监测向影响人体健康的众多微量和痕量污 染物监测转变,由单点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精细化和网格化监测转变,由现 状评价向预报预警全方位服务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转变。
第五节安全防护知识
一、 填空题
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分别为 、 、皮肤和粘膜。
答案:呼吸道 消化道
剧毒试剂应由 人负责管理,加 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答案:两个 双锁
爆炸品和剧 *** 必须按“五双制”管理,具体是指双人保管、 、双本账、 、双人使用。
答案:双人领用 双把锁
对含有剧毒或大量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样品,特别是污染源样品,不得随意处置,应做
或 0
答案:无害化处理 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易燃易爆物品必须 *** 储存,使用时出入库按 的原则,避免长期存放。
答案:先储先出
三致毒性是指 、 和 。
答案: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如有汞液散落在地上,要立刻将 撒在汞上面以减少汞的蒸发量。
答案:硫黄粉
等轻金属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因此不应与水接触或暴露在空气中,应浸没在 中。
答案:钾/钠 煤油
二、 单选题
在釆样过程中,距地面 m以上,工作地面没有平稳立脚的地方或有震动的地
方,应视为高空作业。( )
1 B. 2 C. 5 D. 10
答案:B
易燃易爆压缩气瓶一定要分类储存,不同性质的易燃易爆压缩气瓶存放时要采取不同的措
施,氧气瓶和乙燃气瓶存放时应保持 m以上的距离。( )
50 B. 20 C. 10 D. 5
答案:C
三、多选题
下列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O ( )
烫伤,立刻用冷水冲洗再处理,若皮肤未破,涂饱和碳酸氢钠于伤处,若皮肤已破,涂 1%的高猛酸钾溶液
受酸腐蚀,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用肥皂水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受碱腐蚀,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0%醋酸溶液洗,最后用水洗
答案:AC
下列试剂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O ( )
电石 B.铝粉 C.三氯化鱗 D.碳
答案:ABC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不慎将酸溅在皮肤上,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
实验时万一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水浇灭
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答案:BC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 )
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
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不能留存,应立刻洗涤,因为久置会变成叠氮化银,易爆炸
高镒酸钾不能在研钵中研磨,否则会引起爆炸
酸性溶液不能倒入水槽,碱性废液可倒入水槽,并要用水冲洗
答案:AC
暴露是指接受化学物质的剂量(或自然媒介),或与一种危害接触,暴露的方式有 O ( )
A.吸入 B.蓄积 C.食入 D.皮肤接触
答案:ACD
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有 o ( )
经口摄入土壤
皮肤接触土壤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
答案:ABCD
实验室的安全包括 等方面。( )
A.防火防爆
B.防止环境的污染
C.防毒
D.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气的安全
答案:ABCD
8.下列物质着火,不宜采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的是 0 ( )
A.可燃性金属着火
B.汽油、柴油等液体着火
C.木材着火
D.带电设备着火
答案:AD
各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配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必要的现场监测 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常用的有 O ( )
测爆仪、一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氯气、氨等现场测定仪
防护服、防护手套、胶靴等防酸碱、防有机物渗透的各类防护用品
各类防毒面具、防毒呼吸器(带氧气呼吸器)及常用的解毒药品
防爆应急灯、醒目安全帽、带明显标志的小背心(色彩鲜艳且有荧光反射物)、救生衣、 防护安全带(绳)、呼救器等
答案:ABCD
四、 判断题
在实验中,擦过汞齐或汞的滤纸或布必须放在有水的瓷缸内。( )
答案:正确
五、 简答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 )规定,采样和现场监测安全事项主 要有哪些?
答案:
(1 )应急监测,至少两人同行。
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应经现场指挥/警戒人员许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按规 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
进入易燃易爆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车辆应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应使用防爆的现场应急 监测仪器设备(包括附件如电源等)进行现场监测,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应急监测仪器 设备进行现场监测。
进入水体或登高采样,应穿戴救生衣或佩戴防护安全带(绳)。
丨第三章I
水和废水
CHAPTER 3
第一节 水(含大气降水)
一、填空题
当水面宽>100 m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 条。饮用水水源 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釆样频次为 。
答案:3每月至少1次
河流釆样时采样断面指 断面、 断面、 断面和 断面等。
答案:背景 对照 控制 削减
流域监测指全流域水质及 监测。
答案: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
水样的pH最好现场测定,或采集样品于采样瓶中,样品充满容器立即密封, h内 完成测定。
答案:2
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 、 、 作用。
答案:化学 生物 物理
大气降水 是酸雨调查最重要的项目。
答案:pH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 至少要设置 个监测断面°
答案: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规定,水样采集后 ,取上层非沉降 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答案:自然沉降30 min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规定,地下水采样记录包括 和 现场测定项目记录两部分。
答案:采样现场描述
《水质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44—2015 )规定采集样品时,不能 用水样预洗采样瓶,样品采集后,需将水样调节至pH 0
答案:W2
保存水样的方法有冷藏、冷冻、加入化学试剂等,其中化学试剂包括 、— 和 等。
答案:生物抑制剂 pH调节剂
氧化还原剂
12.玻璃器皿灭菌一般采用
—灭菌和
灭菌。
答案:高压蒸汽 干热
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 应装有排气装置,以釆集到不与管内积存空气 (或气体)混合的水样。在靠近底部釆样时,注意不要搅动 的界面。
答案:闭管式采样器 水和沉积物
采集水质样品时,在 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 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混合水样。
答案:同一 已知比例
采集细菌学检测的水样时,不需用水清洗已灭菌的采样瓶,一般采样量为采样瓶容量的 ,以便接种时充分混匀样品。
答案:80%左右
采集叶绿素a样品,现场需加入 固定剂。
答案:碳酸镁
地下水手工采样器包括 、 、 等。
答案:表层采样器 深水采样器 石油类采样器
测 、 和 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 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有机污染物
测定含有高浓度重金属水样中的细菌学指标时,在灭菌前要在采样瓶中加入螯合剂,以减 少金属毒性。按500 ml釆样瓶计,应加入 ml 。
答案:1 15%EDTA溶液
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水样,应在 条件下保存。
答案:酸性
测定六价铭的水样保存需加 ,调节pH至8〜9。
答案:氢氧化钠
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答案:不能
测定水样色度时,消除悬浮物产生的干扰,正确的方法是 。
答案:静止沉淀或离心分离
测定酸度、碱度的水样应采集于 或 (材质)的容器中贮存。
答案:聚乙烯 硅硼玻璃
测定油类、BOD” 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 等项目要单 独釆样。
答案:放射性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 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釆样,全部用于 测定。
答案:300
测定水的pH时,应适当进行搅拌,以使溶液均匀并达到电化学平衡,而在读数时,则应
, ,以使读数稳定。
答案:停止搅动 静置片刻
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与其他河流相同,设有防潮桥闸的潮汐河流,根据需要在 分别设置断面。
答案:桥闸的上、下游
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为一个样品(时间应尽可能接近,以便得到所需要 的资料),称作 水样。
答案:综合
萃取水中氯苯类化合物岀现 时,可釆用加浓硫酸或釆取离心及冰冻等方法进 行 O
答案:乳化现象 破乳
当河流断面宽度在100〜1 000 m时,监测断面上应设 、 、 共 条采样垂线。
答案:左 中 右 三
地表水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 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 、 、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答案:排污口 河床稳定 水流平稳
地下水采样前,除 、 和 监测项目外,应先用采样 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 有机物 细菌类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包括 、 、 、 和人工补给。
答案:大气降水 地表水 凝结水 灌溉水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规定,地下水监测井每 年对其 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实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I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 —时,应进行洗井。
答案:2 15 min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规定,地下水现场检测指标包括水位、水 量、pH、 、 、 、 、 、 等指标,同时还应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近期降水情况。
答案:电导率 浑浊度 氧化还原电位 色 嗅和味 肉眼可见物
对行政区域流域可设 断面(对水系源头)或 断面(对过境河流) 或对照断面、 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 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 km ),还应设削减断面。
答案:背景 入境 控制
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素化合物的测定可帮助了解 、 、 。
答案:污染状况 自净状况 富营养化状态
对于测定pH的未知水样,选择校准液校准仪器前,应先用
碱性。
答案:pH试纸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监测,要求设置三种监测断面,即 、 和 。
答案:控制断面 对照断面 削减断面
对于酸碱度、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总有机碳等项目的样品在保存时要特别注意,应使 水样 并密封保存,以减少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干扰及样品运输途中的
答案:充满容器至溢流 震荡干扰
酚类化合物在水样中很不稳定,尤其是低浓度样品,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和 ,使其被氧化或分解。
答案:水中微生物 氧
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 O
答案:80%
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水文地质单元指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 、 、 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答案:补给 径流 排泄
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测定溶解氧,当 、 或 发生变化时,一定要重新进行电极极化校准。
答案:电极 薄膜 电解液
硅钥蓝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可溶性二氧化硅时,色度及浊度均会干扰测定,可采用 法予以消除。
答案:补偿
河流控制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排污口下游 的河段上。
答案:500〜1 000 m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 m,釆样垂线设 O
答案:上、下层各2个点
河流削减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以外的河段上。
答案:1 500 m
湖(库)监测垂线釆样点的设置,要考虑湖(库)水分层现象,此处分层是指湖水 分层状况。
答案:温度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 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格
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 、 、 、湖心区和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釆样标志可采用浮标法、 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答案:六分仪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 、 、尾矿库、 、 等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答案:工业集聚区 矿山开采区 危险废物处置场 垃圾填埋场
挥发酚废水样品的保存用磷酸酸化,加入硫酸铜可起到 作用。
答案:抑制微生物氧化
混合水样分为 和 混合水样。
答案:等比例 等时
湖库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当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 应对 和 做探索性试验后再定。
答案:水温 溶解氧
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区(口 ) 游, 处。
答案:下 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
某实验室检测水中细菌总数后产生的废培养基,分析人员采用121 Y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进行灭菌。灭菌后的废物作为 固体废弃物处理。
答案:一般
目前,国标针对水质中氮的分析主要有 、 、 、
、凯氏氮等。
答案:总氮 氨氮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61 .入河排污口指向 、 、
和
排放污水的
直接排污口,包括 、 和 直接排污口 C
答案:江河 湖泊 水库 渠道 支流 污染源 市政
62.塞氏圆盘又称 ,它是用较厚的白铁皮剪成直径200 mm的圆板,在板的一面
从中心平分为4个部分,以 制成。
答案:透明度盘 黑白漆相间涂布
湿沉降采样器与较大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 ,或从采 样器仰望障碍物顶端,其仰角不大于 O
答案:两倍 30°
湿沉降自动采样器的基本组成是接雨(雪)器、 、 和样品容 器等。
答案:防尘盖 雨传感器
受藻类影响的湖库点位水样釆集需将采样器中每次采集的水样,全部通过 的 过滤筛(网),倒入一个较大的静置用容器中,储够需用量。
答案:63卩m
水流量的测量包括 、 和 三方面。
答案:流向 流速 流量
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其应注意立即 ,避免受 影响。
答案:读数 气温
水样采集后,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 o
答案:水样标签
水样在2〜5Y保存,能抑制 的活动,减缓物理 和化学反应 速度。
答案:微生物 挥发作用
水质釆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防止和减少因 因素、 因素 和物理因素而致水样中某些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
答案:生物 化学
水中氤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在 、 、 、炼 焦、造气、化肥等工业废水中存在。
答案:电镀 化工 选矿
水中溶解氧低于 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
答案:4
酸沉降监测点位的选择应有 ,除考虑点位附近的土地使用情况基本不变外, 还应考虑点位周围地形特征、土地使用特征及 O
答案:代表性 气象状况
湿沉降监测项目中, 和pH为逢雨(雪)必测的项目,同时记录当次降雨 (雪)的量。
答案:EC (电导率)
湿沉降监测中,降雨(雪)时每 h釆样一次,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雪)过 程,可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若遇几天连续降雨(雪),则将上午 至次日上午 的 降雨(雪)视为一个样品。
答案:24 9 : 00 9 : 00
天然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与空气中氧的 、 以及 和 水质有密切关系。
答案:分压 大气压 水温
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 和 时,透明度便会降低。
答案:悬浮物 胶体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 的地方。
答案:避免外界物质污染
现场测定水透明度时,铅字法使用的仪器是 ,塞氏盘法使用的测量设备是透 明度盘。
答案:透明度计
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 待测组分、容器不能引起新的 沾污、容器 发生反应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
答案:不应吸收或吸附 不得与待测组分
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釆取措施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 、 和丢失。
答案:沾污 损失
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 ,聚乙烯等塑料吸附 、磷酸盐和油类。
答案:金属 有机物质
用船只采样时,采样船应位于 方向, 釆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 物造成水样污染。采样人员应在船前部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C
答案:下游 逆流
用塞氏盘法测定水样的透明度,记录单位为 。
答案:厘米(cm )
由于底质(沉淀物)比较稳定,一般每年在 期采样1次。
答案:枯水
预处理主要是指根据仪器对样品水的要求采取的 、 、匀化等 措施。
答案:预沉淀 过滤
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 m时,设2个釆样点,即 m 处和 m处;若水深W 5 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
在测定水样pH时,须用基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其中.用 配制pH=4.008 (25T)的标准溶液;用 配制pH=6.865 ( 25 V )的标准溶液;用 配制 pH=9.180 ( 25Y )的标准溶液。
答案:邻苯二甲酸氢盐 中性磷酸盐 四硼酸钠
在同一地表水采样点,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项目与理化监测项目采样时,应先采集
答案:细菌学检验样品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 —2002 )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测定时, 如果悬浮物小于5mg/L时,测定 O
答案:浊度
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 的,可使光被 或 O
答案:散射 吸收
在冬季的东北地区用水温计测水温时,读数应在 s内完成,避免水温计表面形 成薄冰,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二、单选题
裕形式存在。(
C.四价
地下水中由于缺氧,镒以可溶态的.
A.二价 B.三价
答案:A
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每年应测量地下水监测井井深,当监测 井内淤积物淤没滤水管或井内水深低于 m时,应及时清淤或换井。(
A. 1 B. 2
答案:A
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 O ( )
A.加入MnSO4溶液 B.加入碱性KI溶液
C.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 D.只要塞紧瓶塞
答案:C
在水质监测中,所测河段的对照断面一般设 个。(
B. 2 C. 3
D.七价
C. 3
D.
D.
A. 1
答案:A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筌4,加入.
活动。( )
A. Na2SO4
答案:D
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的作用是.
A.控制水中的pH B.防止生成沉淀
C.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D.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答案:D
COD是指示水体中
A.氧含量
C.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
答案:C
对于江河水系水样采样点位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当水面宽小于50 m时,只设一条中弘垂线
水面宽为50〜100m时,设两条等距离垂线
水面宽为100〜1000m时,设三条等距离垂线
水面宽大于1 500 m时,设四条等距离垂线
答案:A
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样品瓶按一般规则清洗后,在烘箱内
却后再用纯化过的正己烷或石油醍冲洗数次。( )
B. NaNO3
C. HgCl2
,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
D. CuSO4
的主要污染指标。
B.含营养物质量
D.无机物
Y下烘干4h。冷
A. 150
B. 180
C. 200
答案:B
被测水体中含盐量在35g/L以下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含盐量的 。( )
增加而减少 B.增加而增加 C.增加而不发生变化
答案:A
根据《水质 二噁英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77.1— 2008 )测定水中二噁英类化合物时,盛装水样的容器应使用对二噁英类无吸附作用的 材质 或波谱材质可密封器具。( )
十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将水样先倒入透明度计至黑色十字完全消失,除去气泡,将水样
从筒内 放出,记录透明度厘米数。( )
快速 B.徐徐 C.直接 D.间接
答案:B
非比例等时连续自动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是 。( )
A.按设定的采样时间间隔与储样顺序,自动将水样从指定采样点分别釆集到采样器的各储样 容器中
按设定的釆样时间间隔与储样顺序,自动将定量的水样从指定采样点分别采集到釆样器的 各储样容器中
按设定的釆样时间间隔,自动将定量的水样从指定采样点采集到采样器的混合储样容器中
按设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将水样从指定采样点釆集到釆样器的混合储样容器中 答案:B
下列情况中适合瞬间采样的是 O ( )
连续流动的水流
水和废水特性不稳定时
测定某些不稳定参数,如溶解气体、余氯、可溶性硫化物、微生物、油脂、有机物和pH时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瞬时采样
答案:C
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 的浓度产生影响。( )
A.含氮化合物 B.硫化物 C.氧化物 D.氯离子
答案:A
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对于水质控 制监测,采样时间间隔可为 ,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甚至连续釆样。 ( )
A. 一周
答案:A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
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 将流速仪下放至 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 cm。( )
A.小于,0.9 B.大于,0.9 C.小于,0.5
答案:A
大气降水采样器应高于基础面—
A. 1.2 m以上 B. 1.5 m以上
答案:A
监测河流水质的对照断面应设于距本区第一个排污口—
A.下游1 000〜1 500 m处 B.下游500
C.下游100〜500 m处 D.上游100
答案:D
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 o (
A.下游 1 000 ~ 1 500 m 处 B.下游 500 ~ 1 000 m 处
C.下游100〜500 m处 D.上游100〜500 m处
答案:B
氨氮水样预处理蒸僧时,先调节水样pH为6.0〜7.4,再加入.
A.氢氧化钠 B.轻质氧化镁 C.硬脂酸
答案:B
水中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氨氮浓度越.
A.高 B.低
答案:B
浮标法测流时所用水面浮标,其入水部分表面应较粗糙,不应呈流线型。浮标下面要加系
重物,保持浮标在水中漂流稳定。浮标的入水深度,不得大于水深的 。浮标露出水面部 分,应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
B.两周
C. 一个月
D.两个月
D.大于,0.5
C. 2 m
D.无所谓
_。(
1 000 m 处
500 m 处
进行蒸馋。( )
D.碳酸钙
_。( )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A. 1/10 B. 1/5 C. 1/15 D. 1/2
答案:A
26.十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准确记录水柱高度是在 时。( )
黑色十字和4个黑点刚好清晰见到
黑色十字模糊,而4个黑点刚好清晰见到
黑色十字刚好清晰见到,而4个黑点尚未见到
黑色十字和4个黑点刚好完全消失
答案:C
按照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可以划分为 。(
A.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 B.孔隙水、
C.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D.结合水、
答案:A
地表水采测分离中,常常会采取加酸处理保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u、Zn、Pb、Cd 力口 HC1,使 pHV2
TAs、TSe、THg 加 HC1,每 500 ml 水样加 2.5 ml HC1
石油类加HNO3,使pH<2
总磷加H2SO4,使pH<2
)
裂隙水、岩溶水 重力水、毛细水
A.
B.
C.
D.
答案:B
29.《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规定国控断面全年釆样.
)
次。
A. 6
B. 12
C. 4
D. 8
答案:B
具有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参比和对照作用或提供本底的断面是 断面。( )
A.控制 B.削减 C.对照 D.背景
答案:C
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采样点不应选在 。( )
A.汇流口 B.溢流堰或只产生局部影响的小排出口
主要排放口或吸水处 D.河床稳定处
答案:B
在地表水采样中, 类项目应首先釆集。( )
A.细菌 B.有机 C.无机 D.油
答案:A
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以下 不是透明度的监测分
析方法。( )
A,铅字法 B.文字描述法 C.塞氏圆盘法 D.十字法
答案:B
根据《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97-2011 )测定水中汞消解水样
时,还原过量高猛酸钾所产生的二氧化镒会吸附汞,故在测定前须加入 使之还原。( )
A.硫酸 B.过氧化氢 C.氯化亚锡 D.盐酸羟胺
答案:D
某监测井取样分析,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0.9 mg/L,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进行单指标评价,该地下水水质为 类。( )(注:氟化物地下水水质标
准,I 类W1.0mg/L、II 类Wl.Omg/L、TH类Wl.Omg/L、IV类W 2.0 mg/L )
A. I B. II C. ID D. IV
答案:A
36.潜水指 0 ( )
充满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岩溶空隙间的水
地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
答案:C
42.湿沉降采样器宜设置在开阔、平坦、多草、周围 内没有树木的地方。( )
A. 30 m
B. 50 m
C. 100 m
D. 200 m
答案:c
43.在水样釆集中,—
项目的釆样容器必须为聚乙烯瓶。(
)
A.有机物
B.高镒酸盐指数
C.油类
D.氟化物
答案:D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规定,监测挥发酚的样品要求 0〜5 Y保存,用磷酸调pH至 O ( )
5 B. ^3 C. R4 D.冒
答案:C
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地下水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
m。( )
0.1 B. 0.2 C. 0.5 D. 1.0
答案:C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 )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釆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釆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在某一时段内,在不同釆样点等体积釆集水样的混合水样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答案:A
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 3 ( )
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釆集周期样品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答案:D
若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牧渔业废水污染,会导致水中溶解氧浓度 O ( )
下降 B.无影响 C.上升 D.不变
答案:A
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为0Y的淡水中,溶解氧呈饱和状态时的含量高于 ,当溶
解氧低于 时,鱼类就难以生存。水被有机物污染后,由于好氧菌作用,使有机物被氧化, 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越少,表明污染程度越严重。( )
A. 6 mg/L
4mg/L
B. 4 mg/L
10 mg/L
C. 10 mg/L
2 mg/L
D. 10 mg/L
4 mg/L
答案:D
50. 属于地表水监测中的基本项目0
( )
A.氯化物
B.三氯甲烷
C.操
D.锌
答案:D
51.塞氏盘法是一种现场测定透明度的方法。
塞氏盘为直径
的白铁片圆板,板面从中
心平分为四个部分,
黑白相间,中心穿一带铅锤的铅丝,上面系一条用“cm”标记的细绳。( )
A. 50 mm
B. 100 mm
C. 200 mm
D. 300 mm
答案:C
52.依据《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495—2009 ),
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
样一次,在每月—
日内进行釆样。( )
A. 5—10 B. 1 〜5 C. 5 〜8 D. 2 ~ 5
答案:A
采集的降水样品,必须测定pH、电导率和降水中的化学组分,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和真实,
测定顺序为 。( )
pH,之后电导率,最后测定化学组成
pH,之后化学组成,最后测定电导率
电导率,之后化学组成,最后pH
电导率,之后pH,最后测定化学组成
答案:D
湖库的水质特性在水平方向未呈现明显差异时,允许只在水的最深位置以上布设 个釆样点。( )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一般来说,水中溶解氧浓度随着大气压的增加而 ,随着水温的升高而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减小 D.减小增大
答案:B
水质采样时或采样后,用滤器(滤纸、聚四氟乙烯滤器、玻璃滤器)等过滤样品或将样品
离心分离,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O ( )
可以除去水样中的悬浮物、沉淀、藻类及其他微生物
滤器的选择要注意与分析方法相匹配,使用前清洗并避免吸附、吸收损失
测有机项目时常用0.45卩m的滤膜过滤,而测定无机项目时通常选用砂芯漏斗和玻璃纤维 漏斗
过滤或离心的目的是区分被分析物可溶与不可溶的部分
答案:C
水库和湖泊的采样,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
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静置后,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采样 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 的水样除外。( )
A.高镒酸盐指数 B.总磷和总氮 C.总悬浮物和油类 D.氨氮
答案:C
用塞氏盘法在现场测定水的透明度时,正确方法是将盘在船的 处平放入水中。
A.直射光 B.背光 C.迎光 D,反射光
答案:B
用于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水样,一般使用 作盛装水样的容器。( )
A.无色玻璃瓶 B.不锈钢容器 C.棕色玻璃瓶 D.聚乙烯瓶
答案:C
《水质 氤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规定,采集的样品必须及
时进行测定。如不能及时测定样品,应将样品在 冷藏,并在釆样后 内分析样品。
( )
A. 5Y以下 24 h B. 4Y以下 24 h
C. 4丁以下 48 h D. 5Y以下 48 h
答案:B
水质监测釆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且水样充满容器、密塞保存的项目是 。 ( )
A.碑 B.硫化物 C.化学需氧量 D.铜
答案:B
下列关于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井的布设描述不正确的是 0 ( )
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条带状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 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
渗坑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小的地区以点带状污染扩散,可在污染源附近按十字形布 设监测线进行监控
当工业废水污染物沿河渠排放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应根据河渠的状态、地下水流向和所处 的地质条件,采用网格布点法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区生活污水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大面积垂直的块状污染,应以十字形方 式布设监测线
答案:D
测定表层水温时,将水温计投入水中至待测深度,感温5 min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
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应不超过 So ( )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D
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与地表水的水质基本相同的是 o ( )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以上均是
答案:A
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镒酸盐指数、叶绿素a、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 min后,
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 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 存。( )
A. 30 10 B. 20 10 C. 30 50 D. 20 5
答案:C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O ( )
A.每年至少一次 B.逢单月一次 C.每月至少一次 D.每周至少一次
答案:C
根据《水质 单质磷的测定 麟钥蓝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3-2010 )的要求,用
于测定水样单质磷的水样,应釆集至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采样后调节样品pH为 , h内完成测定。
B. 7〜8 24
C. 5 〜6 48
D. 6 〜7 48
A. 5 〜6 24
答案:D
湖泊、水库浮游生物取样点布设时,其他位置可根据采样点数量酌情安排设置,但-
为必设点。( )
A.湖心区、库心区 B.进水口附近
答案:A
釆集河流、湖库等地表水细菌学监测项目样品时,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将带塞采样瓶插入
水中,距水面约 cm处进行釆样° ( )
A. 15 〜20 B. 10 〜15
答案:B
叶绿素a样品采集一般使用有机玻璃采水器或其他适当的采样器采集水面下 m处样
但不得混入水面漂浮物。( )
1.0
C.出水口附近
D.沿岸浅水区
C. 20 〜25
D. 1 〜50
品,如果水深不足 m,在水深.
A. 0.5 0.5 1/2
m,
.处采集样品,
B. 1.0
1/2
D. 1.0
1.0
1/3
C. 0.5 0.5 1/3
答案:A
地表水取样前,不需要使用釆样水荡洗釆样容器的主要有.
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粪大肠菌群
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有机物
化学需氧量、挥发酚、粪大肠菌群
挥发酚、硫化物、溶解氧
答案:A
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采集微生物的容器,须经
处理,并在2周内使用。( )
A. 150^干灭菌2h B. 150^湿灭菌2 h C. 160Y干灭菌2 h D. 160Y湿灭菌2 h
答案:C
如果釆集的降水被冻或者含有雪或雹之类,可将全套设备移到高于一
解冻。( )
A. 5
答案:B
二苯碳酰二胱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将时,采集的水样应加入固定剂调节至pH
( )
.指标C ( )
Y的低温环境
B. 0
C. 10
D. 20
B.约8
C.约5
D. >12
A. <2
答案:B
75.在《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中,采集 的样品应充满并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样品量不小于 mlo ( )
B. 300 C. 500
A. 350
答案:D
D. 1 000
在挥发性卤代姪监测中,水样保存加入的保存剂可以为.
A.氢氧化钠 B.硼氢化钠
答案:D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
A.控制断面
答案:A
测定水中总磷时,
A.聚乙烯瓶
答案:C
欲保存用于测定COD的水样,须加入.
A. HC1 W2 B. NaOH N7
B.对照断面
C.硫酸镒
)
D.抗坏血酸
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
C.削减断面
采集的样品应贮存于 O ( )
B.玻璃瓶 C.硼硅玻璃瓶
一使 pH_
C. HNO3
D.背景断面
D.聚丙烯瓶
D. H2SO4
<2
答案:D
抑制水样的细菌生长可采用加入
A.醋酸 B.三氯甲烷
答案:B
根据监测断面采样垂线数的设置要求,
明显水流处)垂线。( )
和冷冻的方法。(
C.氢氧化钠
水面宽为.
A. >100
B. 100 — 200
C. 50 〜100
m时,
D.盐酸
设置二条(近左、
右岸有
D. >50
答案:C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现场监测技术指导书》规定,五H生化需氧量采样
前.不得使用水样对样品瓶进行荡洗。使用虹吸装置移取水样于1 L棕色玻璃瓶中时,水样必须注 满(水样溢出采样瓶 水量),上部不留气泡C ( )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一
答案:A
用原子荧光测定汞、砰、硒、歸的水样,现场采集后用 >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答案:A
在湖泊、水库和池塘等水体中,进行生物监测时,可用 :
A.有机玻璃采水器 B.颠倒式采水器
C.深水分层采水器 D.其他型号采水器
答案:A
D.五分之一
作为保存剂。( )
D.氢氟酸
采样° ( )
消解法不是测定总磷水样的预处理方法。( )
A.过硫酸钾 B.硝酸-硫酸 C.硫酸-盐酸
答案:C
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水样中的余氯对测定产生干扰,可用
A.氯化钠 B.礙酸钠 C.抗坏血酸
答案:C
D.硝酸-高氯酸
—消除干扰。( )
D.硼酸钠
87.对于含硫量较高的二噁英类样品,净化过程中可在多层硅胶柱上端加入适量铜粉,铜粉在 使用前用 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后,用纯净水清洗并干燥。( )
稀盐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稀醋酸
答案:A
三、多选题
地下水釆样前,除 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釆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
3次后再采集水样。( )
五日生化需氧量 B.硫化物 C.有机物 D.细菌类
答案:ACD
属于采样断面。( )
控制断面 B.削减断面 C.对照断面 D,背景断面
答案:ABCD
地表水控制断面设置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 因素决
定。( )
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
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
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他水文特征
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
答案:ABCD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为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 )
A.氤化物 B.菌落总数 C.总0放射性 D.五日生化需氧量
答案:ABC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规定,水样采集后必须在现场
立即用0.45卩m的微孔滤膜过滤保存的监测项目有 。( )
A.铜、铅、锌、镉 B.硒、碑、汞
C.铁、镒
答案:AC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使用卫星定位系统或固定 标志物来保证监测断面位置的准确和固定。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和各 垂线上的釆样点数按有关规定执行。除特殊情况 外,不允许只采集岸边样品。( )
断面所处桥梁被淹没且附近没有船只可以租用等不能保证采样安全的特殊情况,无法按照 规定布设垂线,需拍照并在样品采集记录表中写明情况。
断面所处河段水位较浅,无法行船,附近没有桥梁等特殊情况,无法按照规定布设垂线, 需拍照并在样品釆集记录表中写明情况。
因其他客观原因,断面无法按照规定布设垂线,需拍照并在样品采集记录表中写明情况。
答案:ABC
在地表水采样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o ( )
釆样时应注意去除水面的杂物及垃圾等漂浮物,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等项目应单独采样
所有项目釆样前,均需用水样冲洗样品容器3次
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釆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答案:ABDE
下列有关城市降水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o ( )
pHW5.6的城市降水划分为酸雨
pH<4.5的城市降水划分为重酸雨
4.5 W pH平均值V5.0的区域评价为较重酸雨区
降水的pH是通过降雨量加权后计算得出的
答案:BCD
地表水断面(点位)类型主要包括 等。( )
A.背景断面
B.对照断面
C.控制断面
D.削减断面
答案:ABCD
10.控制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项目是—
O
A.总磷
B.总氮
C.凯氏氮
D.叶绿素a
透明度
答案:ABDE
是《地下水质量标准》(GB114848-2017 )规定的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 )
A.化学指标 B.微生物指标
C.较少见的有机毒理学指标 D.放射性指标
答案:ABD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包括
0 ( )
A.硫酸盐
B.氯化物
C.硝酸盐
D.铁
E.猛
F.硫化物
答案:ABCDE
13.水流量的测量包括
0 ( )
A.流向
B.流速
C.流量
D.温度
答案:ABC
水样保存过程中,过滤样品的目的是区分被分析物的 的比例。( )
A.可溶性 B.不可溶性 C.透明性 D.干扰性
答案:AB
釆集 等项目时,水样釆集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
A.溶解氧 B. BOD5 C.石油类
D.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答案:ABD
根据《水质 金属总量的消解 硝酸消解法》(HJ 677-2013 )和《水质 解 微波消解法》(HJ 678—2013 ),下列说法满足水样消解要求的是 ,(
消解后的水样应透明、澄清、无沉淀
消解过程应尽快升温,快速完成消解
不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避免对后续工作造成干扰和困难
不使待测组分挥发或沉淀而造成损失
答案:ACD
采集 水样,可用硫酸做保存剂。( )
A.氨氮 B.化学需氧量 C.硫酸盐
答案:AB
文字描述法适用于.
A.天然水
答案:ABCD
单独采集测定
A.细菌总数
答案:BC
项目不适用混合水样。(
A.油类 B. BOD5
答案:ABC
水样的保存中可以加入
A.酸控制溶液pH
C.氧化剂
答案:ABCD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l〜2,可以起到
A.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 B.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上的吸附
C.防止汞的挥发性损失 D.抑制生物的活动
答案:ABD
水样若敞开放置,
A.氧气 B.二氧化碳
答案:BCD
水质采样时或釆样后,用滤器(滤纸、
离心分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B.饮用水
E.氨氮
金属总量的消
)
D.六价铭
.等水体中臭的检验。( )
C.生活污水
—项目的水样, B.石油类
应定量采样。( )
C.悬浮物
C.挥发酚
.进行样品保存。( )
B.抑制剂
D.还原剂
.对pH的测定有影响。( )
C.氨气
D.工业废水
D.氨氮
D.重金属
作用。( )
D,空气中微生物
聚四氟乙烯滤器、玻璃滤器)等过滤样品或将样品
)
可以除去水样中的悬浮物、沉淀、藻类及其他微生物
滤器的选择要注意与分析方法相匹配,使用前清洗并避免吸附、吸收损失
测有机项目时常用0.45 pm的滤膜过滤,而测定无机项目时通常选用砂芯漏斗和玻璃纤维
漏斗
D.过滤或离心的目的是区分被分析物可溶与不可溶的部分
答案:ABD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按选用分析方法的要求采集质量控制样品.必须包括不少于10%的现
场平行样品,但 项目不需要采集平行样。
A.悬浮物 B. BOD5
C.动植物油
D.石油类
E.粪大肠杆菌
答案:ACDE
26.以下需要单独采样的监测项目是
.O ( )
A.悬浮物 B.石油类
C.化学需氧量
D.硫化物
E.粪大肠菌群
答案:ABDE
27.对测定总磷的水样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有—
消解法。( )
A.过硫酸钾 B.硝酸-硫酸
C.硝酸-高氯酸
D.硫酸-盐酸
答案:ABC
四、判断题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水质采样器,它所采集的水样量可随时间或流量成一定比例,
即能用任一时段所采混合水样来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的水质采样器( )
答案:正确
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答案:正确
对于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的湖泊、水库,应做水温、透明度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监测垂
线的布设。(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做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监测垂线的布设
石油类应进行单独采样,且使用干燥的样品瓶:采样前,用水样对样品瓶进行冲洗。(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石油类单独采样,且使用干燥的样品瓶一采样前,不时样品瓶进行冲洗
酸雨监测报告中,降水电导率平均值的计算,釆用电导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用电导率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规定,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
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背景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控制断面。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中规定,测定油类、BOD5. DO、硫化物、
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 )
答案:正确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指标(31.1二硝基苯气相色谱法)》(GB/T 5750.8—
2006 )中所用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乙酸乙酯和苯。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0-2014 )中所有元素的标准 储备溶液配制后均应在密封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保存。(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在聚乙烯或聚丙烯瓶中保存。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495—2009 )规定,有水工建筑物并受人工控制的河 段,视情况分别在闸(坝、堰)上、下设置断面,如水质无明显差别,可只在闸(坝、堰)下设置 监测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有水工建筑物并受人工控制的河段,视情况分别在闸(坝、堰)上、下设置断面, 如水质无明显差别,可只在闸(坝、堰)上设置监测断面
《水质 高镒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1989 )中高镒酸盐指数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
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尺度。( )
答案:正确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 )规定,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
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亚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使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功菌 的抑制作用□
用于测定pH的样品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釆样结束后把样品保持在0〜4Y,并在采
样后24 h之内进行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用于测定pH的样品最好现场测定,或采集样品于采样瓶中,样品充满容器立即密 封,2h完成测定。
按照《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GB 13580.2—1992 ),采样器放置的相对高度应在
1.5m以上,不得在降水前打开采样器的盖子。(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在1.2 m以上。
把不同釆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混合水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称综合水样。
背景断面是指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
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背景断面是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不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提 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冰封期采样,建议在采样前将固定剂提前加入样品瓶中,防止水样导入容器后因冰冻而无
法加入固定剂或无法与固定剂混匀。( )
答案:正确
玻璃纤维滤膜不能用于重金属测定的水样的前处理。( )
答案:正确
釆集分析苯系物的水样应充满容器,不留空间,并加盖密封。( )
答案:正确
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在潮汐河段,涨潮和落潮时采样点的布设应该相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在潮汐河段,涨潮和落潮时采样点的布设应该不同。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
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 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水质控制的釆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 ( )
答案:正确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由于分层现象,导致非均匀水体,采样时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
距离尽可能加长。(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此种情况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
采集溶解氧水样应在现场固定,固定方法是加入硫酸猛溶液。(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固定方法是加入硫酸铉和碱性碘化钾溶液:
测定地表水中COD、BOD、总磷、总氮等项目时应将沉降性固体分离去除。( )
答案:正确
测定氟化物的水样应贮存于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氟化物的水样不能贮存于玻璃瓶中。
测定氯化物的水样中含少量有机物时,可用高镒酸钾氧化法处理。( )
答案:正确
采集水中石油类时应选用广口玻璃瓶做容器,按一般通用洗涤方法洗涤后,还要用萃取剂
彻底荡洗2〜3次。( )
答案:正确
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时,有时需进行消解处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
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采样瓶用塑料瓶。(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牡绝使用塑料器具。
测定水中六价铭时,采集水样的容器应使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以保证其密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水中六价铭时,采集水样的容器不应使用磨口及内壁已磨毛的容器:,
测定水中六价铭时,釆集水样时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样品pH约为8,并在48h内测定。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在24h内测定。
测定水中油类物质,萃取时为了防止漏液,所用分液漏斗的活塞应涂少量凡士林作为润滑
剂。(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所用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能涂凡士林作润滑剂。
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铭酸-硫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 d,然后用蒸儒水或
去离子水冲洗。(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盐酸或硝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 蒸億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测定水中浊度时,为了获取有代表性的水样,取样前应轻轻搅拌水样,使其均匀,禁止振
荡。( )
答案:正确
测定天然水样的外观和受污染水样的漂浮物,最好在现场进行。方法为:将200 ml均匀的
水样倒入500 ml烧杯内,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从侧面观察水中的可见物,用适当文字描述。然 后,再仔细察看液面是否存在漂浮物,并用适当文字叙述。( )
答案:正确
测定叶绿素a的水样抽滤完后,如不能及时测定,可将滤膜放入普通冰箱冷冻中保存1〜
2 do ( )
答案:正确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油类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并有水封口。(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油类的水样不需注满容器,也不需用水封口。
催化比色法测定水中碘化物时,水样采集和储存的容器可用聚乙烯瓶,也可用硬质玻璃瓶。 ( )
答案:正确
大气降水监测中,多层滤膜法是将事先处理过的滤膜安装在釆样头上,用一抽气泵抽吸空 气使空气通过这些滤膜;采样完毕后,将滤膜取下,分析测定滤膜中各种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 )
答案:正确
当采集等时、等比例混合水样时,所有监测项目的水样都要混合。(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不是所有监测项目的水样都要混合,pH、油类项目不能混合
当现场气温高于35 Y或低于-30T时,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以达到温度
平衡。( )
答案:正确
地表水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
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一次进行测定。( )
答案:正确
地下水监测和地表水监测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地下水现场监测不需要监测溶解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地下水监测时,溶解氧为现场必测项目。
对水库水质监测时,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以下300 mm处采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下300mm处采集:
对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水质样品,如果采样后不能立即分析,应在-20无进行冷冻储存,
尽快分析。(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样品采集后冷藏运输。运回实验室后应立即放入冰箱中,在4P以下保存,14d内 分析完毕,
对于河流、湖泊和水库通常都应设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湖泊和水库通常设垂线:
对于湖(库)污染的应急跟踪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点,但在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
必须设置采样点,由于湖(库)的水体较稳定,要考虑不同水层采样。采样频次每天1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对湖(库)污染的应急跟踪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点,但在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 口处必须设置采样点。要考虑不同水层采样。采样频次每天不得少于2次
对于开阔水体,调查水质状况时,应考虑成层期与循环期水质的明显不同。了解循环期水
质时,可采集表层水样;了解成层期水质时,应按深度分层釆样。( )
答案:正确
Z1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二硫化碳时,曝气吸收装置采用全玻璃器皿,接口处用
橡胶管连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接口处用硅橡胶管连接并使两头玻璃管相接触,
分析艾氏剂的水样要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分析艾氏剂的水样要用玻璃瓶采集,
分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瓶是棕色磨口瓶。(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分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瓶是一种带有PTFE (聚四氟乙烯)垫片的棕色螺口 玻璃瓶。
根据《水质 百菌清和漠舗菊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698—2014),测定水中百菌清
和漠氣菊酯时,需在碱性条件下提取。(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需在中性条件下提取,
根据《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495-2009 ),只有固定采样点位才能对不同时
间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对比。( )
答案:正确
根据《水质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77.1—
2008 ),测定水中二卩恶英类化合物时,样品容器应用水样充分清洗。(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样品容器不能用水样冲洗。
根据《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漠化容量法》(HJ 502-2009 ),测定挥发酚的水样采集回到
实验室后,应检测有无氧化剂存在,如发现有,应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消除之。(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在样品采集现场检测有无氧化剂存在,如发现有,应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消除之。
根据《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39—2012 )中的 规定,在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将在4龙以下冰箱中保存的样品取岀后,立即测定,以免待测 组分挥发。(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等样品恢复至室温后测定。
根据《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 )测定水中
总氮时,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过硫酸钾氧化后可能出现沉淀,可以混匀后进行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水中总氮时,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过硫酸钾氧化后可能出现沉淀,可以取 上清液进行测定。
含磷量较少的水样,要用塑料瓶采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要用玻璃瓶采样。
河流干流网络的采样点应包括潮区界以内的各采样点、较大支流的汇入口和主要污水或者
工业废水的排放口。( )
答案:正确
监测河流水质的对照断面应设于距本区第一个排污口下游500〜1 000 m处。(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对照断面应设于本区第一个排污口上游100〜500 m处。
开展地下水监测时,如果满足地下水监测设计要求,则已有的民井、生产井均可作为监测
井,不需要钻凿专用监测井。( )
答案:正确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
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污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污区(口 ) 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为减少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40 c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大
于40 cm时,釆用两点法。( )
答案:正确
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要把流速计沉降到指定深度,且把流速计置于正对着水流方向
上进行测定,还应把流速计置于测定人的下游一侧,以避免测定人位置对测速的影响。(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把流速计置于测定人的上游一侧。
硫化物样品釆样时,可以先在采样瓶中加入水样,再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溶液进行固定。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疏化物样品采样时,应先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入水样。
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时,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
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时,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 背景值的断面,称为背景断面。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鹵代煙时,在样品运输过程中,水样中的余氯会与水样中的有
机物发生反应,使测定结果偏低。(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在样品运输过程中,水样中的余氯会与水样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挥发性氯代 煙,使测定结果偏高。
若水样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干扰氤化物测定,可先加入NaOH固定剂,然后再加入碳酸镉或
碳酸铅固体粉末。(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先加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形成硫化物沉淀后,再加氢氧化钠固定
湿沉降样品采集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先将样品过滤,然后测定其电导率和pH,再将剩
余样品保存于冰箱中以备分析离子成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湿沉降样品采集后,取一部分样品测定其电导率和pH,其余样品过滤后保存于冰 箱中以备分析离子成分。
湿沉降自动采样器的防尘盖必须在降雨(雪)开始1 min内打开,在降雨(雪)结束后
5 min内关闭。( )
答案:正确
使用固相萃取小柱富集水样时,应事先过滤水样,以免颗粒物堵住小柱。( )
答案:正确
受潮汐影响的地表水监测断面应采集涨平潮位和退平潮位的水样。( )
答案:正确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
答案:正确
水温计和颠倒温度计用于湖库等深层水温的测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温计用于地表水、污水等浅层水温的测量。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
答案:正确
水样前处理的目的是使欲测组分达到测定方法和仪器要求的形态、浓度,消除共存组分的
干扰,主要方法包括水样消解、蒸储和分离三大类。(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主要方法包括水样消解、富集和分离三大类,
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也取决于保存条件、容器材质、运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水样中的硒元素不易发生吸附现象,长期放置浓度损失不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样中的硒元素易发生吸附现象,长期放置浓度损失较大,应尽快分析。
水质采集现场平行样时,应等时间轮流分装成两份一注意不要装完一份瓶样品再装另一份 瓶样品°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采集现场平行样时应等体积轮流分装成两份,并分别加入保存剂,禁止装完一份样 品再装另~~份样品O
81 .水质采样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
答案:正确
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规定:在大支流或特殊水质的支流汇合于主流时,应在靠近汇合
点的主流上以及汇合点的下游已经充分混合的地点设置采样断面。( )
答案:正确
水质监测的某些参数,如溶解气体的浓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以便取得准确的结果。 ( )
答案:正确
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易于降解,应储存于塑料瓶中,尽快分析。(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尽快分析。
水中汞含量甚微且极不稳定,也极易被悬浮物吸附,因此地表水监测中,测定总汞的水样
不应通过0.45 gm滤膜过滤。( )
答案:正确
瞬时釆样和混合釆样均适用于静态水体和流动水体。( )
答案:正确
酸性法测定高镒酸盐指数的水样时,在采集后若不能立即分析,应加入浓硫酸,使pH<2,
若为碱性法测定的水样,则不必加保存剂。(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无论酸性法还是碱性法,测定高镒酸盐指数的水样在采集后若不能立即分析,在保 存时均应加硫酸。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测定生化需氧量时,如果采集到的水样水温过高,不需要采取其
他处理措施。(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如果采集到的水样水温过高,应迅速使水样冷却到201,并充分振摇,使其与空 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
为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测定溶解气体、易挥发物质的水样时要把层流诱发成湍流.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测定溶解气体、易挥发物质的水样时不能把层流诱发 成湍流。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能避免外界物质污染的地方。( )
答案:正确
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
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 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o
文字描述法测定臭的水样,应用玻璃瓶采集,用塑料容器盛水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测定臭的水样不能用塑料容器盛装。
现场密码平行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分析。 ( )
答案:正确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
度有显著下降处。( )
答案:正确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样品采集很关键,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硫 化氢易从水中逸出,因此水样采集装瓶后,尽快往水样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 溶液,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锌沉淀。(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硫化物样品采样时,应先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入水样,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样,如保存期为8天,需加入水样体积1%
的甲醛饱和溶液。(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如保存期为8天,则需用氯仿饱和水样。
要了解水体垂直断面的平均水质而釆用综合深度法采样时,为了在所有深度均能釆得等份
的水样,采样瓶沉降或提升的速度应是均匀的。(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综合深度法采样时,为了在所有深度均能采得等份的水样,采样瓶沉降或提升的速 度应随深度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变化。
一般测有机项目时选用砂芯漏斗和玻璃纤维漏斗过滤,而在测定无机项目时常用0.45 pm
的滤膜过滤。( )
答案:正确
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地表水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 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 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他水文特征等。( )
答案:正确
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河流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的设置,
当水深W5m时,只在上层设置一个采样点,水面下0.5 m处,当水深不到0.5m时,在水深1/2处 设置一个采样点。( )
答案:正确
易释放氤化物是指在pH为8的介质中,在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储,能形成氤化氢的割化
物。(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pH=4的介质中。
溢流堰法测定水流量使用的薄壁堰,根据堰口的形状,可分为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3
种,三角堰多用于测定较大的流量,梯形堰和矩形堰用于测定较小的流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三角堰多用于测定较小的流量,梯形堰和矩形堰用于测定较大的流量。
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水样应加硫酸调节pH V2保存°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水样应加盐酸调节pH<2保存。
用浮标法测流的河段,要求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下浮标断面间距的两倍。浮标中断面
应有代表性,并无大的串沟、回流发生。( )
答案:正确
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时,若水样中含有机物较多,在放置5天
过程中被好氧微生物分解,往往使结果偏低。(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应使结果偏高。
用于测定甲醛的水样只可采集在玻璃瓶中,不能在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用于测定甲醛的水样可采集在玻璃瓶中,也可以在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
由于硫化氢易从水样中逸出,因此在采集硫化物水样时应防止曝气,并加入适量的氢氧化
钠溶液使其呈碱性。(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锌溶液和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碱性并生成硫化锌沉淀: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分样。( )
答案:正确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
答案:正确
在封闭管道中采集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上游,采样管不能靠近
管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在封闭管道中采集水样,采样器探头或采样管应妥善地放在进水的下游,采样管不 能靠近管壁。
自动采样器可进行时间比例采样和流量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流量比例
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时间比例采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自动采样器可进行时间比例采样和流量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时 间比例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流量比例采样
自监测断面至交界线之间应有排污口,能客观地反映上游地区流入下游地区的水质状况。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自监测断面至交界线之间不应有排污口。
总磷的样品在消解的过程中如发现比色管盖子松动或者管口开裂,应弃去样品,重新取样
消解再分析。( )
答案:正确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中规定,入境断面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
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 匀处。( )
答案:正确
五、简答题
对某河段水质监测时,应设置几种断面?各断面的采样点个数和位置如何确定?
答案:对于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对照断面: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 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控制断面: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 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 ~ 1 000 m处。因为在排污口下游500 m横断面上 的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一般出现高峰值。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水产资源区、风景游览区、自然 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 断面。
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其 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 500 m以外的 河段上。水量小的小河流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 点的数目和位置。
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W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 ~ 100 m时,在左右近 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 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左、右近岸有 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W5m时,只在水面下0. 5m处设一个条样点;水深不足1 m时,在 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 ~ 10 m时,在水面下0.5 m处和河底以上0.5 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 m处、河底以上0.5 m处和水底上0.5 m处及1/2水 深处各设一个釆样点。
简述大气降水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
答案:按我国监测技术规范规定,采样点数目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一般常规监测, 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布3个点,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布2个点,采样点的布设要兼顾城区、 农村和清洁对照点,要尽可能照顾到气象地形、地貌:
简述大气降水采样对采样地点的选择原则。
答案:
(1 )考虑区域环境特点,如地形、气象、工农业分布等。
(2 )避开局地汚染源(如酸、碱物质和粉尘等)0
避开交通污染源的影响。
(4 )四周应 *** 雨、雪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答案:
(1 )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 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
监测断面应避免死水、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 宽阔、水流平稳之处。
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 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采集水样后在样品的运输、固定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因气体交换、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水样的水质变化很快,因此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容器 要密封、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及过热的影响。当样品不能很快地进行分析时,根据监测项目需要 加入固定剂或保存剂。短期贮存时,可于2〜5P冷藏,较长时间贮存某些特殊样品,需将其冷冻 至-20^0 样品冷冻过程中,部分组分可能浓缩到最后冰冻的样品的中心部分,所以在使用冷冻样 品时,要将样品全部融化。也可以采用加化学药品的方法保存•但应注意,所选择的保存方法不能 干扰以后的样品分析,或影响监测结果
测定水中高儘酸盐指数时,水样采集后,为什么用H2SO4酸化至pHV2而不能用HNO3或 HC1酸化?
答案:因为HNO3为氧化性酸,能使水中被测物氧化;而盐酸具有还原性,也能与KMnOj反 应,故通常用H2SO4酸化,稀H2SO4 -般不具有氧化还原性
地表水监测,水样采集前的准备有哪些?
答案:
确定采样负责人:主要负责制订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制订采样计划:采样负责人在制订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目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应对 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况了解清楚;熟悉采样方法、水样容器的洗涤、样品的保存技术。在有现 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 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 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3 )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如新启用容器,则 应事先做更充分的清洗,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一
釆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汞样品时,采样容器应如何洗涤?
答案: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 后用蒸馋水冲洗。
采集水中汞样品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3)HNO3 荡洗,最后依次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洗。
简述地表水采样过程中现场平行样的采集要求。
答案:
采集现场平行样时,应等体积轮流分装成2份,并分别加入保存剂,注意不要装完一份样 品再装另一份样品。
每月采集的所有地表水样品,现场平行样数量应至少为水样总数的10%:
每年每个项目必须覆盖一次以上,现场监测项目、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不采集现场平 行样。
水库和湖泊的釆样过程应注意什么?
答案:
(1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
(2 )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用GPS定位。
(3 )认真填写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
(4 )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方案、记录和水样,如有错误和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新采样。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 采样情况,供使用数据者参考。
水样有哪几种常用的保存方法?试举实例说明各种方法的作用。
答案:
(1 )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①加入生物抑制剂: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 中加入HgCl,,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对测定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为4时,加入适 量CuSO4,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②调节pH: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酸化至pH为 1〜2,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测定気化物或挥发性酚的水样加 入NaOH调至pH为12时,使之生成稳定的盐类等。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如测定汞的水样需加入 HNO3 (至pHVl)和K2Cr2O7 ( 0.05% ),使汞保持高价态;测定硫化物的水样需加入抗坏血酸,可以 防止硫化物被氧化;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硫酸镒和碘化钾固定溶解氧(还原)等。
(2)冷藏或冷冻法: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如酚类样品、微生物样 品应低温(0〜平C )保存。
请简述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中某个断面从采样开始到完全结束需要完成哪些重要节点工作, 每个节点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
节点1:准备物资。注意事项:对着采样携带工具确认表一一核对,统一工装,佩戴采 样证。
节点2:到达现场,断面勘察。注意事项:先测河宽,水深,流速。
节点3:现场校核监测仪器。注意事项:核查结果要符合要求,并上传图片到审核群。
节点4:采样。注意事项:石油类和常规采样器荡洗2〜3次,从采样器转移到水桶中不 能有明显的气泡。
节点5:现场监测。注意事项:能原位监测的进行原位监测,不能原位监测要在采样器里 监测。
节点6:静置30 min。注意事项:路旁需要做好防尘措施。
节点7:抽滤。注意事项:①注意使用镶子,②纯水和源水3次润洗。
节点8:分装水样。注意事项:分装顺序。
节点9:添加固定剂。注意事项:滴管采用“一剂一管,一用一弃”原则,添加固定剤后 要对照pH比色纸。
节点10:扫码。注意事项:每一瓶都要扫,不能直接点击完成,否则送到测站无法判断 问题。
节点11:装箱包装。注意事项:装箱前确保BOD5和硫化物不能有气泡,箱内的温度计 摆放,封条的日期填写。
节点12:填写记录。注意事项:复核人要签字,并给质控方确认。
节点13:送到接驳点。注意事项:拍照,核对编号信息,
节点14:记录和视频及图片上传。注意事项:记录要完成三级审核签字,图片、视频记 录要按照规则命名上传。
全程序节点:贯穿整个过程,按照要求拍照,拍摄视频。注意事项:戴手套,在关键节点拍 照,拍摄视频,与质控方保持良好的沟通。
根据《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HJ 506—2009 ),测定溶解氧的电化学探头 在哪些情况下需进行零点校准?
答案:当测量的溶解氧浓度水平低于1 mg/L (或10%饱和度)时,或者当更换溶解氧膜罩或 内部的填充电解液时,需进行零点检查和调整,若仪器具有零点补偿功能,则不必调整零点。
请写出浮标法测流量的计算公式。
答案:Q ( m3/s ) =0.7 LS/t
式中,
L——选取河道长度,m;
S一河流断面面积,m2;
t——浮标通过该段距离所需时间,So
水质监测时,根据流域规划设置的断面,分为哪些断面?
答案:限期达标断面、责任考核断面、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断面。
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中BOD,中,样品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时,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 )温度严格控制在20P ± 1%:;
注意添加封口水,防止空气中氧进入溶解氧瓶内;
避光防止试样中藻类产生DO;
从样品放入培养箱起计时,培养5d±4h后测定。
在地表水采样时如何避免水样污染。
答案:在采样期间必须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应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污染来源,必须采取适当的控 制措施以避免污染。
(1 )充分关注潜在的污染来源:
在采样容器和采样设备中残留的前一次样品的污染;
来自采样点位的污染;
采样绳(或链)上残留水的污染;
保存样品的容器污染;
灰尘和水对采样瓶瓶盖及瓶口的污染;
手、手套和采样操作的污染;
采样设备内部燃烧排放的废气、船及汽车尾气的污染;
固定剂中杂质的污染。
控制采样污染的措施:
尽可能使样品容器远离污染,以确保高质量的分析数据;
避免采样点位的水体扰动;
彻底清洗采样容器及设备;
安全存放采样容器,避免瓶盖和瓶口的污染;
釆样后擦拭并晾干采样绳(或链),然后存放起来;
避免用手和手套接触样品;
确保从采样点到采样设备的方向是顺风向,远离船和汽车尾气,尽量在上游采样,防止废气 污染采样点水体。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方面内容或因素?
答案:
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寒对样品的污染。
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
容器和容器塞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应。
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
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六、计算题
水质自动监测站(河流)总磷日监测值为1.580 mg/L,计算总磷超HI类标准的超标倍数c
答案:总磷的超标倍数是:(1.58-0.2 ) /0.2=6.9倍
已知某降水监测点位某一时间段釆集降水样品10个,监测结果如下表,请计算该点位该段 时间的酸雨发生率、降水pH均值。
r
2"
3#
4s
5
6°
7#
8s
9s
10°
降水量/mm
8.9
11
2.4
12.4
2.9
12.7
3.4
5.8
1.5
12.7
pH
5.95
5.51
5.53
4.75
5.70
6.57
6.40
6.03
5.20
5.13
答案:
[ft] =£[《1 . =£顋 r =5.31 X 10「6
L」平均 £* 2匕
pH 平均=Tog [T]平均=5.28 pH<5.6的样品有5个,酸雨发生率为50%;降水pH均值为5.28。
用浮标法测得一排污渠的平均流速是0.73 m/s,污水截面为梯形,下边宽1.00 m,上边宽
1.20m,水深0.52 m.求污水流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计算结果)。
答案:根据公式:Q=0JLS
已知 1=0.73 m/s S= ( 1.00+1.20 ) /2 x 0.52=0.57 ( m2)
。=0.7 x 0.73 x 0.57=0.29 ( m3/s )
七、分析题
某地表水采测分离监测任务,需采集pH、COD&、BOD,、石油类、挥发酚、氨氮、总铜等, 请简述过程及注意事项。
答案:
采样从准备开始,按各监测项目的要求,准备采样瓶、记录表、采样工具、劳保用品、固 定剂;各种容器准备见下表。
各监测项目样品瓶组合及样品瓶种类、避光和容积要求
NO.
监测指标
样品瓶种 类及说明
是否 避光
洗涤 方式
采样体积/ml
固定剂
加入方式及理论加
入量
G1
高镒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 氨氮、总氮
棕色G
由原来的透明调整 为棕色(棕色代表 需要避光,透明或 者白色代表不需要 避光,下同)
是
I
1 000
浓硫酸
加入0.5 ml浓硫酸,
调节样品pH W 2
G2
挥发酚
白色G(套锡纸/黑 塑料袋)CuSO,是 蓝色的,如果只用 棕色瓶不易观察是 否已添加,因此改 用白色瓶;又因挥 发酚需要避光,故 套锡纸/黑塑料袋
是
I
1 000单次分 析需250 ml, 由原来的
500 ml调整为
1 000 ml
浓磷酸、 固体硫 酸铜
加入0.5 ml浓磷酸, 调节样品pH«4; 同时加入1g硫酸铜, 使样品中硫酸铜质量 浓度约为1以L
NO.
监测指标
样品瓶种 类及说明
是否 避光
洗涤
方式
采样体积/ml
固定剂
加入方式及理论加
入量
G3
石油类
棕G
是
n
500标准更新 后由原来的
1 000 ml变成 了 500 ml
浓盐酸
加入1.0 ml浓盐酸, 调节样品pHW2
G4
五日生化需氧量
棕色G(实心塞)
是
I
1 000
/
/
G5
铜、锌、铅、镉
P
否
V
250
浓硝酸
加入2.5 ml浓硝酸., 使硝酸含量达1%
注:(1 )表中G表示透明硬质玻璃瓶,P表示白色聚乙烯瓶;(2)表中所有样品瓶均应按0〜5 P冷藏运输;
理论加入量为水样pH为7.0左右时,推荐固定剂加入量,实际添加量以现场情况为准,避免固定剤过量加入;
全程序空白和外部平行样品瓶规格参照上述规格要求;(5)固定剂要保证全程序空白质控要求;(6)五日生化 需氧量、硫化物水封时要求无气泡;(7)80以、石油类、叶绿素a样品瓶不能润洗;(8)石油类、叶绿素a须单独 直接采样;(9)《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中石油类样品分析量为500ml。
现场监测:
荡洗瓶子:BOD5水封时要求无气泡;BOD5.石油类样品瓶不能润洗;石油类须单独直接 采样;
pH现场测定;必要时采集空白样、平行样;
证据保全视频或照片;
粘贴标签并密封水样容器;
加入保存剂。
运输过程:妥善运输。
及时送交实验室,完成交接手续:样品数量、封条完整、标签完整、记录完整。
河流监测布点:某河流发源于A省,流经B省入海,全长150 km, B省长度为100 km, 距入海口 50 km处流经K市,该河流流经K市的河宽150 m,主流线水深9.5 m。试回答下列 问题:
(1 )对B省可布设哪些监测断面?
对K市的监测断面应如何布设采样垂线?
在K市监测断面的每一条釆样垂线上,如何设置釆样点数?
答案:
(1 )入境断面、控制断面(若干)、消减断面和入海河口断面。
(2)在监测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采样垂线,共三条采样垂线。
(3 )主流线水深9.5 m,应分别在水面下0.5 m处、河底以上0.5 m处各设置一个采样点;近 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的采样垂线,分别在两条采样垂线的水面下0.5 m处各设置一个采样点。
第二节废水
一、填空题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规定,生产周期大于8h的企业,其外排工业废水 采样频率为每 h 一次。
答案:4
根据《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 ),采集废 水样品的釆样点位设在排污单位外排口。原则上外排口应设置在厂界外,如设置于厂界内, 及事故口排水必须能够纳入釆样点位排水中。
答案:溢流口
按《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 )描述,部分监测项目保存方式不同,须单独釆集 储存,如动植物油类、石油类、 、挥发酚、氤化物、 、 等。
答案:硫化物 余氯 微生物
采集VOCs水样时,若无余氯,水样应加 保存,使水样pH约为 。 答案:盐酸2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在工厂废水总排污口布设采样点监测 类污染物。
答案:二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釆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 为 o此废水流量变化应 %o
答案:等时混合水样(或时间比例混合水样) <20
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 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 性和 性。
答案:干扰物质 均匀 代表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中, 和 项目不设分级控制限值。
答案:一类重金属污染物 选择控制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 的下 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答案:排污区(口)
污水流量测量方法有 、 、 、 、 方法。
答案:污水流量计 容积法 流速仪 量水槽 溢流堰
根据《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 ),污水自动釆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时,当污 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 采样,否则必须采用 采样。
答案:时间等比例 流量等比例
12.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 使用 (材质)釆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硬质玻璃 聚乙烯塑料
二、单选题
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拟排放到附近河流中,排放点下游河水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为n类。已知
该排放点上游河水的BODs为1.5〜2.0mg/L,枯水期河流流量为5.0xl05m3/d,污水处理厂的进 水流量为2.8 x 104〜3.3 x 104 m3/d, BOD5为200 mg/Lo计算该污水处理厂BOD5去除率至少达到 才能满足要求。( )
A. 85.1% B. 87.1%
答案:D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 )
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C.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答案:A
如果废水在封闭型圆形管道中流动,且充满管道,其平均流速则是主轴线流速的
( )
A. 一倍
答案:D
测定水中铝或铅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酸酸化至pH<2,但酸化时不能使用
( )
A.硫酸
答案:A
水质采样时,
A.计算一定时间的平均污染物浓度
C.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
答案:A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A.总a放射性、总银、总汞、总铭
C.总铭、总铅、总铜、苯并[。]芷
答案:A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1—2011 )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0-2008 )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产品产量和排水量的统计周期为 。( )
A. 一个工作日 B. 一周 C. 一个月 D. 一个季度
答案:A
B.三分之一
B.硝酸
一适合采集混合水样。(
C.
B.
89.6%
D. 90.9%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釆样点设置在.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四分之一
D. 一半
C.盐酸
B.
)
为了评价出平均组分或总的负荷
全是第一类污染物。(
)
B.挥发酚、总氤化物、总烷基、总铭
D.总铜、总铅、总汞、总银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控制的苯系物不包括 。( )
苯 B.甲苯 C.乙苯 D.苯乙烯
答案:D
在测定医疗污水粪大肠菌群样品的采样瓶中加入硫代硫酸钠,目的是 。( )
防止水样被氧化 B.去除水样残余氯 C.防止水样被还原 D.去除水样溶解氧
答案:B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不属于第二类污染物的是 。( )
答案:A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允许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的污染物是
A.总汞 B.总锌 C.总镣 D.总银
答案:B
便携式浊度计法测定浊度时,水样的浊度若超过 度,需进行稀释。( )
答案:D
根据《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须在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采
样的是 =( )
A.铜 B.锌
C.锐 D.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
答案:D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地表水in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
外)、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的 。( )
A. 一级标准的A标准 B. 一级标准的B标准
C.二级标准 D.三级标准
答案:B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
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 次。(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根据《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 )规定的 采样断面及位置,水深大于Im时,应在表层下 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Im时,应 在水深的 处采样。( )
答案:A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规定,当废水流量变化小于 ,污染物浓度
随时间变化较小时,釆集等时混合水样。( )
A. 20% B. 25% C. 30% D. 40%
答案:A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测定 的水样不能在单位总排放口
采集。( )
答案:C
测定水中铁、猛、镣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 酸化,1 L水样中加浓酸
ml。( )
A.硫酸 10
C.盐酸 10
答案:B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 水,执行 标准。( )
答案:B
用 测定污水流量,排污截面底部需硬质平滑,截面形状为规则几何形,排污口处
有不少于3〜5 m的平直过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O.lnio ( )
A.流量计法 B.容量法 C.流速仪法 D.量水槽法
答案:C
根据《水质 金属总量的消解 硝酸消解法》(HJ 677-2013 )和《水质 金属总量的消
解 微波消解法》(HJ 678—2013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水样消解处理作用的是 O ( )
用于去除(或降低)水中高含量的悬浮物、有机物或有色物质
将不溶或难溶的待测组分转化为易溶物,以便分析检测
将各种价态的待测元素还原为单一低价态
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去除一些干扰离子
答案:c
氤化物是 行业废水的必测项目。( )
答案:D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 ,既可以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又可以 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上的吸附,同时还能抑制生物的活动。( )
A. 2 〜3
答案:B
根据《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废水样品时,测定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
A.硫酸盐、pH、溶解氧 B.氤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
C.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有机物 D.重金属、氨氮、石油类
答案:C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 )规定污水现场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
—的现场平行样。( )
A. 10% B. 20% C. 30% D. 5%
答案:A
不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规定的一类污染物。( )
A.总银 B.苯 C.总被 D.总镣
答案:B
使用流速计测量水的流量时,应将探头放入管道或渠道的水深为 H处。测量的时
间越长,所测量流速越准确,测量的时间应大于 s (H为水的深度,m)o ( )
A. 0.5 100 B. 0.6 50 C. 0.3 100 D. 0.6 100
答案:D
用ICP-OES分析法分析废水样品时,对于某些基体复杂的废水,在釆用电热板加热消解时 除加硝酸外可再加入2〜5 ml 消解。
A.双氧水 B.高氯酸 C.硫酸 D.氢氟酸
答案:B
三、多选题
1 .某一含氤废水,
A.镉氤化物
锌氤化物
答案:CEF
2.下列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A.割化物 B.苯胺类 C.六价格 D.总镉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