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几天因病在家都快一个月半了,偶然想到了以前在技校时候自思自构的语言,闲着又继续拿来构思。
是不是有点像小肠和铁线虫 ,我美其名曰鱼肠文/结绳文,这种文字最初灵感来自于蒙古文和 *** 文。上面这些都是草稿,正尝试用基础的词干词缀写些句子和先秦诗句,语法比较接近黏着语,正式文法敬语之类的就接近屈折语。
也有普通话汉语和现代英语的拼音转写,这是为了打算越往后造词,想借些古汉语和拉丁语或者现代英语的词汇,作为文学和科技类的词汇。我也想了下,可以再创造另外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互相融合来增加词汇,比如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航海民族 的语言。
发下这几天构思的部分的基础词干词缀:
tino 外部 外面 大的
tina 边缘
tini 端
titi 出去
tinu 膨胀
tie 光 白色 亮的 昼
tiei 瞧 细看 观察
tien 看
tiwue 遥望 远观
ti3 说 讲 称 道 话音
ti3n 叫 响 鸣 发出声音(非生命)
ti3nze 宣讲 宣告 大声的 权威的
ti3nzo 喊 吼 嚎 骂 吵的 刺耳朵的
tira 离开 远的 广阔的
tire 给予 失去 送给 施以
tasu 伸 长的
dino 内部 里面 小的
dina 中央
dini 点 粒 颗 米
didi 进入
dinu 紧缩
die 暗 黑色 暗的 夜
di3 听 意思 意义
di3xiu 倾听 听赏 悦耳的
di3xi 细听 偷听 听不清楚的 小声的
dira 归来 近的 狭窄的
dire 得到 获得 被
dez3 缩 短的
pimi 上升 升起 顶部 天 高的
pada 驻立 杵立 支撑
pade 站立
pati 竖
pilo 漂浮 云 雾
pile 风
pibute 飞翔 翱翔 鸟
piqion 冒 顶 冲 凸 峰 岭 山
bimi 下降 底部 地 低矮的
bata 躺倒
bate 卧
bati 横
biro 雪 飘落
bire 雹
bipota 倒塌 摔落
bidun 潜 钻 陷入 凹 谷 沟壑 坑
takiu 粗胖的 柱 棍 杆 条
taki3 厚的 块 板
taki3pi 剥离 揭开 撕下 脱(衣物) 皮 衣物
dahiu 细瘦的 发 丝 线 绳
dahi3 薄的 片 皮 纸 叶 布
dahi3bi 付上 贴 黏粘 着(衣物) 依附
wene 方形
wena 块
wee 坚硬的 坚强的 铁石骨骼
weze 框 折叠 转折
mone 圆形
mona 球
moo 柔软的 柔弱的 棉花橡胶
moso 圈 輪 环绕 旋转 转动
yi 断开 分开
yiyi 断断续续
yaya 打开(门 窗 盒子 盖子)
yayan 松弛 放松 开(花)
yo 移动 阳
yin 分散 散开
yinhi 轻的
yii 炎热的
yie 暖和的
y3 多的
y3a 殊异的 不同的 独特的
y3we 复杂的 困难的
nu 连接 接上 对接
nunu 一直
nana 关闭(门 窗 盒子 盖子)
nanan 紧弛
no 静止 阴
nun 凝聚 聚合
nunku 重的
nuu 寒冷的
nue 凉爽的
n3 少的
nea 寻常的 相同的
n3mo 简单的 单一的 容易的
li 直 正
ri 歪 斜 偏
以上词干词缀最初的逻辑来源是这个:
最初创造语言的逻辑是很抽象的,
有平面和立体的区别,
比如
yi 这个词干,连接 拼接 通过 的意思。
变成 yin 之后,就是 凝聚 聚合 的意思。
音节变化也有对照关系,
比如 :
tino 外部 外面 大的 dino 内部 里面 小的
tina 边缘 dina 中央
tini 端 dini 点 粒 颗 米
titi 出去 didi 进入
pimi 上升 顶 天 高的 bimi 下降 底 地 低的
pada 驻立 杵立 支撑 bata 躺倒
pade 站立 bate 卧
pati 竖 bati 横
pilo 漂浮 云 雾 biro 飘落 雪
pile 风 bire 雹
pibute 飞翔 翱翔 鸟 bipota 倒塌 摔落
piqion 冒 顶 冲 凸 峰 岭 山
bidun 潜 钻 陷入 凹 谷 沟壑 坑
发音方面,比较接近日语的发音(之所以采用日语发音主要是感觉日语音素搭配比较简单),但要比日语多了个元音 3 俄 ,还有辅音 zh ch sh r ,还有双元音和儿化音 ,ai ei ie er ar ier ou ao au ur 3r 3u……。当然,越往后会衍生出方言,但还没到这一步,先多写句子句式,确立好语法习惯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