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煤矿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煤矿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煤矿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煤矿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煤矿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煤矿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拉汽车,农夫行走,抱沙袋,你敢想象这些大力士比赛中才能出现的项目,却在煤矿的工会活动中出现了,而且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矿上井下的一线职工,有开拓、掘进队的强者,也有采煤队的精英,但最终夺魁的却是一位身高1.70米左右,体格健壮(甚至偏瘦)的采煤队职工。

一、初识大力士

我在煤矿通风队做通风工,有一次井下打密闭背料石,而打密闭的位置在井下刚回采面的进、回风巷,两巷同时进行,而我们组被派在进风巷打密闭。

要打密闭必须得把料石运送到工作地点,而打密闭的料石说白了就是大石头,一块基本上在十几斤到几十斤不等,而需要这样的料石大概在24立方米左右,如果每立方米按照2.2吨计算,那么打一个密闭(两道)则需要搬运50吨左右的料石。

如果您还没有概念,那么一个水泥搬运工平均每天基本可以搬运水泥400袋,20吨左右,但水泥工搬运的距离在10米左右,而且是在露天穿运动鞋的情况下,而井下的矿工则穿着胶鞋,带着矿灯、自救器,搬运距离不定,但基本也在30-50米之间,况且走的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难度比水泥工大得多。

所以要在井下搬运50吨的料石,则需要四个人不停地干两个班才能完成。

那天恰逢我在背料石,来回跑了几十趟,累得我上气不接下气,无奈之下坐在矿井采面进风巷的一根圆木上休息,喝着水,喘着粗气。

“这就不行了?呵呵。”旁边传来一声爽朗的声音。

“最要是料石也重,距离也远。”我扭头看过去,一个精瘦的男人映入眼帘,虽然安全帽在头顶LED灯的照射下有些阴影,但还是能够看出他脸上略带微笑,一副憨憨的模样。

“你们这石头不搬完,我们车上下的料也进不来片盘,还得抓紧干,小伙子!”精瘦男人继续笑着说道,而在我看来,则完全是一副戏谑的表情。

“那没办法,你只能再等等,要不然就帮我们搬料石,早搬完你们下完料也可以早升井。”我面对他的语气,调侃道,毕竟完不成任务就没有功劳,而我们不干完,他们也干不成,我如果就这样坐一个班,他们肯定得气坏。

想到这里,我不自觉地“嘿嘿”笑出声来。

“哈哈,这还不是小事,大不了帮你们搬几块石头,都是矿工兄弟,这算得了什么。”精瘦男子说完,招呼了一下他身边的三名职工,一起帮我们运起了料石。

直到他开始搬运,我才了解“厉害”两个字怎么写。我们都是一次背一块石头,他一次背三块,我们背一次用时大概在4-5分钟左右,他基本上不带喘气3分钟搞定。

在他们加入后,有十几分钟就把剩余的料石给背完了。

“这是谁?干活这么厉害?”我悄悄地问张师傅。

“还能有谁,矿上力气最大的丁老三。”张师傅嘿嘿一笑,偷偷告诉我。

至此,这个名字我记下了。

二、矿工之间掰手腕的较量

记得有一天我休班,恰逢当天需要开每周的周五学习会,闲来无事我便想早到队内一会,与兄弟们聊一聊。结果我在去通风路的楼梯口,听到采煤队内传来阵阵的叫好声,反正时间还早,我走进他们的会议室,透过人群的缝隙往里看。

丁老三正跟他们队另外一名职工在掰手腕,两只大手紧紧地相互抓住对方,他对手的肱二头肌鼓鼓的,前臂靠近手掌处的长骨凸起着,手掌上的静脉血管清晰可见。眼睛死死地盯着丁老三,咬着牙关,咬合肌略显突出,肋骨与颈部的血管显露无遗。

再看丁老三,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用力,用力?你就这样了?再不用力该我发力了?”丁老三一边比赛一边嘲笑着对手。

就在他对手连吃奶的力都使出来后,丁老三身上肌肉明显紧张了一下,直接将对手的手臂死死地压在会议桌上。

“好!老丁就是牛!”旁边的职工一片叫好声。

“还有谁?”丁老三环顾四周,一副睥睨全队的姿态。

接着他们队又有一名年轻职工上来挑战,他摔了摔双手,热了热身,活动了下左右的手臂,坐下后深深地吐了口气,眼神十分凌厉,摆好架子后丁老三让他先发力,结果还不如上一个对手,丁老三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挑落马下,这下再也没有人敢挑战他了,最后大家意犹未尽的散开了。

当我兴冲冲的来到队里给张师傅讲着刚才看到的一幕,他却兴趣缺缺的说道:“我们一批分来的,从来都没敢跟他握过手,他赢是肯定的!”

三、矿工会的大力士比赛

在那一年的秋季,矿工会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联合八条线组织了矿第一届大力士赛事。赛事分为三个项目,分别是拉汽车、农夫行走,抱沙袋。

矿工会文件下发之后,各战线职工,各个部门的人员兴趣满满,但所报人员并不多,基本上各战线派出三名选手,一共24名选手角逐冠亚季军,对于冠军的奖励也颇为丰厚,奖金5000元,亚军3000元,季军1000元,4-10名每人500元,其他参赛选手也都有不同的奖励,再加上队工会的奖励,基本也在300-500元左右。

经过前面的角逐,最后产生了三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一个就是采煤队的丁老三,还有一个是开拓队的胡老二,最后一个居然是通风科的副科长李志。

丁老三自不必说,天天在井下扛圆木,搬单体液压支柱,很是有一膀子力气。

胡老二也不遑多让,井下气盖打眼、奥钻探煤,不仅有力气,而且有持续性。

但是李志科长不多见,只是见他有些五大三粗,听说以前也是直接队的一个班长,后来才提拔为副队长,再之后来到通风战线做了副科长,从他的履历看,在直接队做过班长的人,应该也不会差。

决赛第一项是拉汽车,矿上准备的是东风牌卡车,整车质量带载重量9吨多重,首先参赛的是丁老三,他用背拉的方式,身子与地面呈45°,弓着身子,弯着腰,带状的绳子斜套在他的肩膀,闭住气脚下用力,汽车缓缓的被拉动了,之后用时59秒拉动车子30米。

之后胡老二的成绩是65秒拉动卡车30米。

李志的成绩是63秒拉动卡车30米。

第二项是抱沙袋,150公斤的特制沙袋,行走50米,第一个参加的是李志副科长,结果走到20米的时候就放下了,以失败告终。

第二个参赛的是胡老二,行走了30米以失败告终。

到了丁老三,也行走了30米就放下了,我看到他们队的工会主席在指指点点,他也明显的还有力气,可能是想保留实力参加第三项。

第三项是农夫行走,左右手各一个矿山特制的铁哑铃,一个重达75公斤,矿工会考虑到选手的体能与体质问题,出于保护选手的考虑,没有设置极限挑战。

第一个出场的是丁老三,他行走50米用时50秒可以说是非常完美了。

第二个出场的是胡老二,他憋得双脸通红,用时60秒完成比赛。

第三个出场的是李志副科长,用时55秒完成比赛。

四、勇夺冠军

本着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原则,以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传统,矿工会主席宣布丁老三为矿第一届大力士,李志副科长为大力士第二名,胡老二为第三名。

自此之后,丁老三的名声不仅在我们矿上打响,在附近的几个矿区也是赫赫有名,经常成为井下兄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有力气?你能比丁老三还有力气吗?”

“你能干,你能比丁老三还能干?”

这样的话语层出不穷,丁老三也成为矿井基层矿工中响当当的一个人物!

更多煤矿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煤矿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