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拱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中央曾设下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和 *** 这 *** 。2016年的军事改革虽然将 *** 改制为五大军区,但是 *** 为祖国拱卫边疆的历史性贡献却不容忽视,而昔日里为祖国拱卫边疆的 *** 司令英雄,则更应被每一位中华儿女所铭记: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 ,他们的司令员都有谁?他们曾经在自己拱卫边疆的岗位上,又书写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 *** )
*** :邓华、陈锡联、 ***
*** 曾位列中国 *** 之首,这与我国在解放战争中率先解放东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更进一步奠定了 *** 镇守我国北大门的战略地位。
*** 的第一任司令员是参与解放东北战役的邓华上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华便以沈阳卫戍司令的身份进驻东北,对沈阳一带的军事地形、布防谙熟于心。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举对中原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发起进攻。此前早已对东北一带军事有所了解的邓华便毅然投入到秀水河子战斗和四平保卫战中。在东北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后,邓华便积极配合四野林彪、罗荣桓二位元帅打响辽沈战役,彻底解放东北地区。新中国成立后,邓华又先后参与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战役,堪称转战我国大江南北,考虑其功勋卓著,又对东北地区防务有一定了解,于是中央在1954年决定授予其 *** 司令员一职。
(邓华)
但是,邓华仅在 *** 司令员的职位上工作了五年的时间。1959年,陈锡联接替了邓华在 *** 司令员的位置。抗日战争时期,陈锡联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长一职,并参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则率军投入大别山战役,并在豫北战役中消灭 *** 第二快速纵队,创下 *** 以劣势兵力消灭敌军机械化军团先例。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又率军横扫大西南,并攻占 *** 陪都重庆,将陈锡联调至 *** 赴任,考虑到的便是他当时攻克 *** 陪都的威名。
陈锡联于东北就任后,积极推进我国炮兵的发展,使我军在50年代末期炮兵达到了相对完备的程度。陈锡联在 *** 任职达十四年之久,是 *** 任期最长的司令员。
(陈锡联)
陈锡联之后,还有 *** 于1973年接替 *** 的工作。 *** 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抗美援朝期间前后担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等职务。 *** 在 *** 担任司令员共计12年,仅次于陈锡联,同样为东北地区的军事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 :杨成武、杨勇
*** 的前身是华北军区,其司令员起初由开国十大元帅聂荣臻担任。1955年,因全国形势变化,中央决定将华北军区改革为 *** ,军区兼囊括京津卫戍区,是中国国防的心脏部位。
*** 成立后,由杨成武担任首任司令员,杨成武在华北地区有"名将"之称。清风店战役一举歼灭 *** 1.4万余人,更亲自率军解放张家口,共歼敌6.5万余人,使张家口成为全国第一个由 *** 独自解放的城市。石家庄战役期间,又歼灭 *** 军2.4万人,曾因此受朱德表扬,号召全军攻城战都应"向杨成武同志学习"。
(杨成武)
但在1958年,杨成武便被调到炮击金门的战役中,这便导致 *** 司令员一职出现了空缺,这一空缺在同年由 *** 中"三杨"的另一杨"杨勇"担任。杨勇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曾在鲁西南战役中一举突破 *** 黄河防线,攻克郓城,并创下野战军独自攻坚,并歼灭 *** 一个师和两个旅的历史记录。
杨勇担任 *** 司令员一职持续到1967年,共计九年时间,是 *** 任职年期最长的司令员。
*** :杨得志
在 *** 就任司令员的,是"三杨"中的最后一位:杨得志。相比其他"二杨",杨得志的军事学习履历更高,先后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和南京军事学院,有着较高的军事理论造诣。
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先后参与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1947年11月,杨得志又与杨成武一同参与解放石家庄的战役,创下全国解放大城市的标杆。1948年,杨得志又参与平津战役,将傅作义有"王牌军"之称的35军围困于新保安,并全部歼灭。抗美援朝时期,则参与了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更在后续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使6万联合国军累积发动900次冲锋都未能近上甘岭一步。
(杨得志)
1955年,在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同时,杨得志担任 *** 司令员,在职期间共计18年,是 *** 任职时间最长的司令员。随后又于1979年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为拱卫我国边疆付出了毕生心血。
*** 军区:张达志
相比其他几位军区司令员,张达志的表现相对较为低调。与其他几位司令员不同的是,1926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张达志最初加入的是 *** ,直至1929年才转为我党,并参与革命。尽管张达志最初并不出身于我党,但我党仍然给予了张达志高度的信任,1934年,张达志受任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政委兼第一团政委一职,后被调往陕北革命根据地。在面对 *** 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时,张达志曾率部歼敌4000余人,连续攻克6座县城,创下当时红军之最。
解放战争时期,张达志仍长期在西北地区参与工作,历任陕甘宁晋绥五省游击司令员、绥德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二旅旅长、陕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等职。参与解放绥远、集宁、晋中、太原、 *** 等诸多战役,正因长期经略西北,故在1954年中央令其担任 *** 军区司令员一职,次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张达志在 *** 军区任职共计十四年。
(张达志)
张达志在任期间,以清廉而著称,有"布衣将军"的美誉。1969年张达志卸任 *** 军区时,尚为 *** 军区留下了近7000多万元的费用,为后人所称道。
*** :贺炳炎和黄新廷
*** 于1955年成立,如果说 *** 的作用是维系朝鲜半岛的平衡以预防美、日、韩,那么 *** 的作用则是预防印、越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 在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边境反击战中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的首任司令员为贺炳炎。贺炳炎于1929年参与红军,曾经历长征、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身上共有16处伤疤,并在战争中失去右臂,故有"独臂将军之称"。解放战争期间,曾参与解放大西北、大西南等重要战役,并于1949年1月解放西宁,任青海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于1955年将其调度为 *** 司令员,在职期间贺炳炎已是重病缠身,但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直到1960年因病去世。
(贺炳炎)
贺炳炎病逝后,黄新廷继任了他的 *** 司令员一职。黄新廷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三军、陆军第三军军长,同样为解放战争立下汗马功劳。黄新廷在 *** 担任司令员长达7年之久,是 *** 任期最长的司令员之一。
*** :黄永胜
*** 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为特殊的军区之一——当时中国还并未收复香港、澳门等外国租界,而两地均临近广州。同时广州南部则是当时尚待解放的海南岛,东南则是台湾岛,更远处还有和东南亚各国具有争议的西沙、南沙群岛,这加剧了 *** 国防任务的复杂性,使它拱卫国家南大门的任务格外艰巨。
*** 的第一任司令员是黄永胜。1927年,黄永胜便投入中国革命当中,他本名为黄叙钱,后由毛主席亲自改名,故后人称为"黄永胜",他本人亲自参与秋收起义,后又随毛主席成为了最早登上井冈山的一批红军。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转战东北,成为林彪麾下的一员悍将,曾在东北秋季攻势中取得了四战四捷的辉煌战绩,1949年升任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副司令员、第13兵团副司令员,参与解放广西战役,同林彪一样是中国少有"从北打到南"的将领。
(黄永胜)
1955年,黄永胜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 *** 司令,前后任期有14年之久。
*** :许世友
*** 成立于1955年,下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兼上海一个直辖市的武装力量。在新中国成立初, *** 面临着台湾海峡的军事压力,起到坐镇华东师大重要作用,而 *** 司令员一职则由许世友担任。
许世友自幼于嵩山少林寺习武,有飞檐走壁之术,是司令员中少有会功夫的军官。1927年,许世友参与黄麻起义,正式加入中国革命队伍。在延安期间,许世友更是以被军队误解,与毛主席赌气,后最终在毛主席感化下重归部队的一段轶事而闻名。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受粟裕之命参与孟良崮战役,并亲自狙击张灵甫部,后张灵甫部被第九纵队合围, *** 一代名将就此阵亡于九纵枪炮之下。
(许世友)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最初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后因国内政局变化而转而调为 *** 司令员,更兼有当时国防部副部长一职。20世纪70年代,许世友颇受毛主席重用,甚至被允许携带枪支以进京亲自保卫主席安全,足以见毛主席对许世友的信任。
许世友在 *** 任职长达十八年,后因1973年 *** 司令员对调才离岗,后担任 *** 司令员。在就任 *** 司令员期间,许世友亲自组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西沙群岛保卫战,拱卫了我国的西南边疆。
(许世友)
以上便是中国 *** 任期最长的司令员们,其中杨得志、许世友在其所在军区担任司令员有18年,创下"在军区任职最长"司令员记录之最。在拱卫国家边疆的同时,他们也没有自己的私欲,面对权力也有自己的高风亮节,这是永远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借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