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裸儿中国好歌曲跟谁对决(裸儿中国好歌曲盲选),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裸儿中国好歌曲跟谁对决(裸儿中国好歌曲盲选)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裸儿中国好歌曲跟谁对决(裸儿中国好歌曲盲选)

关于裸儿

一些基础积累暂时不够的创作者,常常局限在某一种自我舒适的简单套路中进行一种纯乐感的表达,依靠乐器的配合,通过某些简单技法和套路将旋律塞在某一首词作里面。

从我的理解上来看,裸儿的创作就在这样的套路中,尤其是看了刘欢组24小时考核的写歌状态。

这类歌手在民谣歌手里面十分的普遍。但是民谣的精髓更多在词。

我看来,这种方式写出的曲来说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旋律和感觉局限在单调的框架和套路内无法突破;二是作品的表达容易出现破碎和零散。

之前裸儿比较火的《羊》就是这样一个表达方式,简单的 *** 进行,然后随意的将旋律填入词中。并且为了避免单调,也贯穿加入了很多口技。

然后就是《野马》,包括知乎内很多人对这首歌是较为推崇的。这首歌在比较自我的表达和拼贴中,得到了一个较为不错的结果。从理性上分析这首歌,有着很多突破和不可预见的地方。但是从感性和乐感上来说,在排除掉精妙的编曲之后,这首歌纯感性的哼唱其实也是比较朴实的,十分简单自然。我觉得好的编曲实在为这首歌贡献了太多。

接着就是刘欢组的考核,对我而言,这首歌肯定了我之前的看法,这里贴一段邓柯扒下的 *** 和他的评论(邓柯是力挺裸儿)

[A大调] 去年的今天有一个天使(A)

降落到海底陪鱼儿飞翔(A+)

可如今的模样(A)

已刺痛她的心(A)滴入黑色丑陋海底(Em/G)

再也出不来呀(A)

去年飞翔在这里的天使(B)

如今却被恶浊的毒网捆绑(Em) [离到e小调]

蒙蔽双眼 被推了下去(Em)

再也出不来呀(B)[转B大调]

黑了海的梦(B)

丢了灵魂的空洞(Em7)

灰了云的天空(B)

毁了要歌颂的歌(Em - B)

[转E大调]鱼儿游啊游啊游(E - D)

鸟儿飞呀飞(A - E)

浪在海里(E)虹在天空(D)

世界多美好(A - E)

根(E)相握在地下(D)

叶(A)相融在云里(E)

长出枝芽(E)云朵盛开(D)

你朝我微笑(A- E)

为什么要打扰(E - D)

这静又净的一切(F - E)

谁呀 谁呀 (E)谁能跳出来(D)

站在万物之生(F - G)[转A大调] 为一切呐喊(A)

an~(A)

yi ah~(Dm)

yi ah~(A)

yi ah~(Dm)

为何要黑了海的梦(A)

丢了灵魂的空洞(Dm)

灰了云的天空(A)

毁了要歌颂的歌(D - A)

鱼儿游荡在蔚蓝的海(A)

鸟儿飞翔在粉红的天空(G)

她要留住这一切(Cm)

[转G大调] 她想要 你(G)

你知道 你(G+)

你可知道(G)

音乐中很多不协和音程(可能出自编曲之手)和不规则乐段(这肯定是裸儿自己写的)相比之下都显得次要了,亮眼之处在于调式。一般的歌曲转调要么是为了:1、助推歌曲情绪,比如在结尾处升1key 2key 反复(《我歌》里大部分转调都是这个目的),2、为了拉开段落色彩差(《浮夸》,主歌 e 小调,副歌 #c 小调),3、弥合男女音域差(主要是对唱歌曲,比如《楼下那个女人》,男声 b 小调女声 G 大调)。但很少有像《呐喊》这样如此频繁地转调(A大 - e小 - B大 - E大 - A大 - G大),完全提炼不出来转调逻辑(比如情况2,都是在这一段转到某调后再在下一段转回来的),而且转调点有时和乐段进度相当不同步。调式一直在变化,有时飘忽,有时短暂稳定然后又继续游走,随性但不显生硬。

支撑这些频繁变化的调式的都是些很简单的 *** ,没有高叠和太多转位,而且 *** 连接发展逻辑也和一般歌曲不太一样。同时,歌曲的乐段也完全无法归结成惯常的「主副歌」结构,其实单看某些层次比如节奏、速度、旋律线条,是能看出规整的乐段对比的,但这些层面的划分点又彼此错位,导致把视角放大到整个音乐时,又无法把这些乐段划归到某个「主歌」或「副歌」的范畴中。

这首《呐喊》很像在在画画——原本最重要的旋律线条被边缘化了,而大块的色彩(和声)承担起了作品的表达。一些原本需要严格恪守的规则,甚至不能讲颠覆,直接被忽略了,连带着其他相关表现首发都要作出调整,但整体作品的表达方式又能自成体系、自圆其说,作品形态也非常完整。但这首挑战了公众欣赏习惯的歌注定会引起相当大的争议,因为一些找不到 Hook 句甚至找不到调的听众们会很烦躁。

这个地方我是这样理解的:

1,前面两段算是引子。

2,直到“黑了海的梦”开始——

“黑了”和“鱼儿”两个段落色彩拉开(“黑了”的阴冷对“鱼儿”的明亮),也就是邓柯扒的B大和E大两段。

ps:倒数第二的“黑了”A在demo阶段估计和之前那个“黑了”是一样的,是不是编排后升了一下,用以助推歌曲情绪,然后为了和谐稍稍调整了一下。(乱猜的)

我猜想demo阶段主要的就是表达的两种色彩对比的一首歌。代表黑暗部分的B-Em-B-Em,代表阳光部分的E-D-A-E。这首歌的核心就是两首歌的拼贴,由核心的B大和E大两首歌(两部分)组成,反复穿插。

所以有没有以下的可能呢?

就是,这本是一个简单设计的表达方式。

裸儿之前有的两首歌,配合了这个主题形成对比,然后加了前面的两段的引子和最后的结尾形成一个整体。不巧的是因为对比的两段都只进行了一遍,再加入这种冗长的引子和结尾,造成了最终这个迷离确又和谐的结果。

从我个人感觉而言,裸儿是一个纯感性的歌手,所以我认为裸儿能够出好歌不仅是一种概率性的事情,更是离不开背后一个庞大专业团队的编排。不过拥有裸儿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可能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方面来说,也可以说她是不可多得的。

而苏运莹,从他写歌不依赖乐器的方式上来看,再出佳作的可能性大了很多。并且我较为喜欢她的词。

待更。

以下是原回答

————————————

这两人,虽然看上去可以放在一起来比,但实则没有必要横向比较。

裸儿底子较薄,套路更加明显。

苏运莹不得不说是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

除了特立独行的性格,裸儿在音乐方面实在是和雷雨心和刘润洁差距较大。

有空再来更吧。

更多裸儿中国好歌曲跟谁对决(裸儿中国好歌曲盲选)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