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的区别?
不是,原因有如下:
1、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是自名。可能不是本名。而陌上桑里也有:自名为罗敷。可能都不是本名。秦罗敷似是汉代美女的通称。或者即使所签为真,也许是很多人家都喜欢给自己的女儿娶这个名字,而同姓秦,可能也是巧合。或者其中一诗受另一诗之影响。
2、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树,采桑多于北方,而孔雀东南飞的地点发生在庐江府,应为南方3、孔雀东南飞应该发生在东汉献帝年间。据载,陌上桑秦罗敷是东汉光武帝时,时间不对。4、孔雀东南飞是发生在安徽庐江的故事,其中的秦罗敷应该也是安徽人氏,而陌上桑里的罗敷可能是今河北邯郸地方的人。5、《陌上桑》的故事可能来源于秋胡戏妻故事,本身充满了喜剧色彩,可能是劳动人民创作出来的,本身也充满了矛盾,比如采桑女不应有的穿着等。而而孔雀东南飞还有人作序,确切的时间地点姓名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很清楚。真实性更大。
关于“桑树”的古诗有哪些?
桑,入诗处极多。写几个喜欢的:《隰桑》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采桑女》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相和歌辞-采桑》刘希夷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采桑》王建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锦缠道-桑》马子严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正桑叶、齐如沃。娇羞只恐人偷目。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 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念蚕饥、四眠初熟。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最后,忍不住跑个题:六七年前的一篇小文,呈于题主消遣吧,感觉我们有很多感受还是相同的。---个人作品---严禁转载----最传统、最典型、最美丽的中国爱情故事发生在哪里?断桥?书院?绣楼?
应该都不是。
从诗经开始,一直津津乐道的邂逅常常发生在两个地方:南方的姑娘——在水一方;北方的姑娘——采桑城南。忘了是哪位名讲师在他的作品里提到:自经典的《陌上桑》,历朝历代,在桑林或桑园里被一见倾心的姑娘(包括君子的青眼和达官的觊觎),不下三四十个……采桑这个动作,那位讲师最后总结说,好像特别能展现女子的美感。
可不是吗!在思无邪的年代,尚没有锁在深院的大家闺秀,美不是面色如纸弱不禁风手不能提肩不能担。劳动,是一个女子是不是可爱的最佳标杆。想象一个脸颊红润双眸闪亮的姑娘站在树下,神情专注的伸长杆儿灵活的一勾,手臂伸出来,便见着平日绝不示人的“皓腕凝霜雪”,敏捷的攀住枝条,蝴蝶穿花一样的手指轻点,一把碧绿碧绿的桑叶便进了筐儿……有没有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不重要了,有没有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也不重要了……
更何况桑叶好的季节,一多半又是桑葚好的季节。红红的葚子,早上起来,会落了满地。起早来工作的佳人儿,便是站在红色珍珠连缀的地毯中央了。杆子一碰枝条,正熟透了的桑葚便落下了,落在地上,轻弹几下,融入了红珠缀成的毡子,落入筐中,却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亮点,如果有一颗不偏不倚,正巧落在姑娘乌亮的发髻上,你会觉得世上再不必有簪子了!
桑。好奇妙的一个字。简单的音节,发声不需费力,可以稍稍拖得几分余音,仿佛有回声在咽喉间旋绕一样。沧海桑田,为什么偏偏是桑田?因为沧海他太深远,太阔大,太浩浩茫茫——沧海叫人显得太渺小的,连一座孤岛都不曾占有,随时将要消失在下一朵浪花里头。可是,总会有沧海变为桑田的那一天的!有桑就好了,有桑我们就有葚子可以吃,有桑我们就有丝绸可以穿,有桑我们就有木头可以盖一个小小的房子,生一堆小小的火。逐渐就会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逐渐就会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汉语里现在还保留着这个词:桑梓。不是吗?
有桑的地方,便是家,采桑的女子,便是妻。
李白赞罗敷诗词?
陌上桑
唐代: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著作?
汉乐府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壁。其中《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150字左右经典诗词?
《玉女摇仙佩·佳人》
作者:(宋代) 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关于桑蚕的诗词?
《野蚕》
——唐·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作茧》
——元·王冕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簇蚕辞》
——唐·王建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言耕耘诗词?
1、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出自两汉·佚名《陌上桑》
2、陈宫因此成野田,耕人犁破宫人镜。——出自唐·贯休《陈宫词》
3、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出自唐·韦应物《观田家》
4、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出自唐·柳公权《阊门即事》
5、樵采未侵征虏墓,耕耘犹就破羌屯。——出自唐·吕温《经河源军汉村作》
6、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出自唐·杜甫《吾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