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过年期间的故事(我们的过年故事征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过年期间的故事(我们的过年故事征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过年期间的故事(我们的过年故事征文)

《过年》

又到过年的时候了,总觉得现在的年,没有以前的年味足。是条件变了,我们麻木了?还是其他原因,我不得而知。但是童年的过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了,时常唤起我的回忆。那是一种甜蜜幸福的感觉,往往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我是东北那嘎达的,我是在地地道道的雪乡中长大的,七岁才被接到北京上学。小时的记忆像刀一样刻在心里了。老家的雪可不像北京的雪这么小气扭捏。去过北海道吗,应该是那场景。老家的天也比北京蓝,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良田。一到春天,草绿花红花香弥漫,那叫一个美。见过大雪封门吗?每到大雪封门的时候,大人们用力将门推开一条缝,然后用铁锹掏出一个洞,人钻出去,再回过身体把封住门的雪铲干净,打开门后再挖出一条通往主道路的雪道。这种雪道有点像战场上的堑壕。由于河网密布,冬天的河道好像是今天的高速公路。一个冰车可以从一个小镇划到另一个小镇。过节时吃的肉都是整扇整扇猪肉。那鱼也不是像现在的这样子的一小条一小条的。每条都有六七十公分以上长短,吃的是时候是用斧子砍成一块一块的扔到大柴锅炖。一揭开锅盖满屋子是热气腾腾蒸汽,香气四溢。三十晚上大人孩子围坐在火炕上,吃饭喝酒包饺子。初一,天一亮,拜年就开始了。这一天是小孩子们的节日。我们都穿好了新衣服,挨门挨户的扫荡。一进门就扑通一下跪下,争着给长辈磕头,长辈们挨着个的给我们发压岁钱。不给钱不起来。我记得当年我和大舅小舅小姨大姨,一行八个 ,一进门就你挤我我挤你,扑通扑通地跪了一地,像一群你挤我我挤你的小奶狗一样 ,惹得长辈们哈哈大笑。我们这些人拿了钱以后,立马起身头也不回的奔向下一家。只留下长辈们的笑声在凛冽的雪地上空回荡。我记得,我当年挣了很多压岁钱,兜里都装不下了。一觉醒来,钱不知道哪里去了,也没有想到去找。只是沉浸在磕头挣钱的快乐里。好像那时挣的不是钱,而是一种快乐。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会和我的小舅大小姨们一起玩耍。这是因为我的姥爷的弟弟娶了一个小他很多的媳妇,他的原配夫人的闺女,也就是我的四姨只比我妈妈只小一岁。他娶了我小姥姥以后,一连生了七个子女,大的比我大三岁,小的比我小三四岁。以后,我会说一说我这个小姥爷。

再说穿,除了棉袄棉裤外,我们还要穿一种黑不隆冬的皮质的半高的靴子。靴子里面垫上乌拉草。这种鞋叫一种很怪的名字,记不清了,大概和满语有关。大人们穿一种白色的毡靴,里面要续上乌拉草。这种靴子一般都过膝。头上要有一个只能露见眼睛的狗皮帽子,手上是棉焖子。三十晚上放的鞭炮和麻雷子震耳欲聋,那阵势就跟美国空袭伊拉克一样。

再说说铺盖,我们睡的是火炕,一层棉褥子,再盖上厚厚的棉被,那感觉感觉真好。现代人不知道。只有那次去韩国旅行才重温了一下睡在火炕上的童年。激动的我不行不行的了。我姥爷铺的是一张狼皮。据说是一个在当地很有名的一个猎户送的,这张狼皮有讲究,是一整张狼皮,有头有眼有四肢,不能有枪眼。而且在狼的年龄上有讲究,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年长。小了长了皮毛都不好,皮毛不亮,绒毛不厚。狼要在年前猎杀才好,因为这时狼毛的底端会有一层很厚很密的绒毛,这时的狼皮最保暖。最特别的是你睡在这张皮子上,如果夜里进来坏人,它会把毛支棱起来,扎醒它的主人。你看这是一张多么有个性的令人敬佩的狼皮呀。它就是死了,也是不失狼的警惕性。那这张狼皮是如何得到的呢?这需要猎人具备很好的职业素质。需要提前侦查出狼出没地点和路径,等到大雪封山的时候,狼要出来找吃的,这时,猎人要隐藏在狼要出没的路口上的下风口处,子弹要从侧面射击狼的眼睛。要求子弹必须从左眼进,从右眼出。这样才能得到一张完整无缺的狼皮。狼是很狡猾的,他会和猎人斗智斗勇比耐性。每当它看到一些蛛丝马迹,或者嗅到什么气味,它都不会出现原来的路上。所以,一张很好的狼皮是十分不容易得到的。这是姥爷三宝之一。另外两件是:貂皮帽子 水獭皮的大皮袄。据说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一件水獭大氅是由近百只甚至更多上好的水獭皮拼接而成。不是整张的那种,而是在每张上好的水獭皮上割下最好的一块,精工细作,连在一起。整件大氅油光水滑看不见一丝缝隙,就分开毛绒去找都找不着皮与皮的连接之处可见做工之精细。摸上去油光水滑像丝绸一样。

过年时家里准备了很多零食一般都放在厨房的大条柜里,这个柜子里面除了装零食还装粮食,我们想吃零食了,就打开条柜抓几把。有一次,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中了邪一样,竟然钻进条柜里,吃的高兴了还忘了时间。被从地里回来的姥姥逮个正着。她到厨房里准备晚饭,突然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以为是耗子偷吃粮食,掀开柜门一看我坐在里面吃花生。气的她转过身子就去找条扫疙瘩准备打我。我一看不好,爬出柜子一溜烟的跑了,身后留下了姥姥的责骂声,在袅袅的炊烟里回荡。

我是一个奇怪的孩子。小时候常听妈妈埋怨嫁给爸爸亏了。爷爷奶奶对她不好。向着大爷大妈一家人。因为,大爷在 *** 的军队里当大官。我就想如果妈妈不是嫁给了爸爸,那我在哪里呢,我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呢?

《关于猫》

看了村上春树的这篇文章,我理解了季羡林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自己的大白猫,原来猫这么可爱。这让我想起了小平先生的猫论。这个三起三落的伟人在其最落魄的时候,不是先担忧自己的处境。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国家积重难返、百废待兴的时刻,从猫的身上悟出来一个伟大的猫论。从而,改变了一个民族的走向,左右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也谱写出了一个关于春天的美丽故事。当然,猫论作为理论尚有争论,但是,非常时期当用非常理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活泼,不拘泥,才是真正的道理。扯的有点远,回过头来看。猫这个动物,真如春上先生说那样,大智若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的智慧来源于何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是一切,包括人类。从狼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坚韧,从大象身上我们看到德大自在,从蜂身上看到勤劳等等。一切源于自然,敬畏一切,众生平等,在敬畏中沉静下来,一切俱足,如此美好,我们才能美好。

2018.11.20

附村上春树《大智若猫》

更多过年期间的故事(我们的过年故事征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