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就象我们沉迷于武侠一样,印度人对歌舞的需求显然也难以为外人所理解。所以一向无坚不摧的好莱坞在印度也无能为力,它仅占印度国内电影市场份额的6%。以我们的眼光看,宝莱坞的东西则未免太过空洞化与程式化,但这却不妨碍它在世界上拥有36亿观众。其实对于正在逐步失掉自己民族的审美情趣而向西方全面看齐的我们来说,宝莱坞最起码教给我们一个东西——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审美方式。
1、 Awaara 1951 《流浪者》

2、 Kal Ho Naa Ho 2003 《明日不复》(又译《爱,没有明天》参加上海影展中文片名)

3、 Lagaan (或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2001 《印度往事》(又译《荣耀之役》等)

《印度往事》是宝莱坞影史上受到奥斯卡礼遇最高的影片。与传统歌舞片不同,一向在宝莱坞独自尊大的爱情在这部影片里成了绿叶,英雄打败邪恶势力的惯用套路也被反殖民统治的板球比赛所取代。宝莱坞镜头下的往事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沉重感,即使遭遇旱灾,乐观的人们仍是愉快地劳作着,荣誉和尊严在质朴地歌舞中得到表达。影片以民间舞蹈和宗教吟唱为主,歌舞场面及其宏大,用五台摄影机同时拍摄,上万名群众演员参演,街头盼雨以及决战前夜两场最为简单有力,既有印度民族歌舞地特色,印度人民对生活的 *** 也很感染人。
4、 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 1995 《勇夺芳心》

5、 Caravan 1971 《大篷车》

6、 Veer-Zaara 2004 《爱无国界》,或《印度情书》

《爱无国界》是2004年最卖座的印度电影,拿奖也拿到手软。这是有印度斯皮尔博伯格之称的乔普拉继《勇夺芳心》、《缘来是你》之后与沙鲁克•汗的第三次合作,同时这也是阿穆布•巴克强和比莉蒂•辛达三次合作中第一次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一对印巴男女在短暂的相识后,却用了22年的时间燃烧了彼此的爱情,甚至经历牢狱之灾的考验。宝莱坞的无处不歌舞在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里得到了最彻底的体现,起床、洗澡、坐公车,甚至走路都要非歌即跳。十二段歌舞中,婚庆的场面最宏大也最壮美;相识中女声娇憨,男生柔情,田园风光更是有效地加强了这种情意绵绵;宴客中淳朴地民俗歌舞,虽然简单却热烈;分离和再聚却极尽凄凉,雨中叙情那段更是令观众唏嘘不已。
7、Dil Se.. 1998 《迪尔•瑟》或译《发自内心》《我心深处》

《迪尔•瑟》摆脱了传统歌舞的束缚,帅哥美女的爱情变得不那么简单,传统和时尚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融合,影片的造型、服装、音乐、舞蹈都达到了宝莱坞从未有过的颠峰,预示了宝莱坞新歌舞时代的正式开启。同时,《迪尔•瑟》也开始了宝莱坞正式的大范围向外扩展,并第一次入主英国票房十大。这部影片尝试了很多新的歌舞形式以及新的镜头语言,特别是其中1分06秒的《Chaiyya Chaiyya》(此处具众多沙迷举报也有误)新颖而有 *** ,其后模仿者众多。
8、 Kabhi Khushi Kabhie Gham… 2001 《有时快乐有时悲伤》(国内多译《花无百日红》中国非官方译名)

9、 Devdas 2002 《宝莱坞生死恋》(很不喜欢这个名字,估计是从台湾传过来的)(又译《德夫达斯》)

继《印度往事》将宝莱坞歌舞引向世界后,《宝莱坞生死恋》再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用,影片主角——有着印度芭比之称的艾西瓦娅还被大嘴朱盛赞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最令宝莱坞兴奋的是,它与《芝加哥》、《红磨坊》并列为新世纪影史上三大最绚丽歌舞片。这是个印度版《罗密欧与朱丽叶》,除继承了传统电影歌舞360度全景机位的视觉效果外,《宝莱坞生死恋》还借鉴了许多国外歌舞片的舞台设计,歌舞场景也从广阔的自然风光转向了室内,影片一开始就是帕罗踩着音乐守着象征情感寄托的烛火翩翩起舞,表达着即将与德夫达斯相见的欢娱。而影片结尾则与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帕罗哭喊着奔向奄奄一息的德夫达斯的镜头与儿时二人奔跑玩耍的镜头相互交错,凄凉的音乐重重的敲打着心头,恍如隔世。
10、 Kashmir Mission 2000 《克什米尔任务》

《克什米尔任务》是宝莱坞歌舞片在动作片领域的最佳尝试。出道不久的赫里提克•罗斯汗甘愿出演反派,却凭着忧郁的硬朗成为人气偶像,这在宝莱坞是不多见的。影片中的歌曲有三首都上了排行榜,尤以《Bumbro》流传最广,赫里提克•罗斯汗在枫林的那段歌舞更是汲取了欢娱与哀伤的神髓,爱情与仇恨的人性挣扎在秀丽的风景中鲜血淋漓。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英度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