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最近想写一写“受害者思维”的强迫性重复是如何养成的。目前社会中,在感情里受伤的人太多太多,大家在遭遇挫折的同时,不约而同的都掉进了情绪的黑洞,不知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典型的付出型思维是如何转化成受害者思维的过程:
1⃣️我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去付出;
2⃣️我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然后对关系内的对方有期待,我的付出常常感动到我自己;
3⃣️对方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给出一个结果;
4⃣️我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我在本能的索取一些我想要的东西,这时候的索取就是攻击和控制。
长期这样重复下去的结果是:付出者的心态失衡,最后会因为自己长时间的付出和期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而陷入伤心、气愤、怨恨的负面情绪黑洞里,然后采取对对方充满攻击性的行为(言语贬低、思想行为控制)。对方接受到如此负面的情绪会想要逃走,或是相互攻击。
那么原本美好的感情,最后会变成一个互相指责相互折磨的炼狱,从爱意满满,变成恨意难平…
如果发现自己或是对方有“受害者心理”,怎么办呢?
需要帮助双方都调节一下“自我的平衡感”。
1⃣️先把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
2⃣️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学会看到对方的真实需求,在自己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一点点付出,提醒自己保持“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的心态。
4⃣️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想法,不要自己瞎猜,多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5⃣️学会看到自己的价值,时时肯定自己,怀抱着“对方很好,我也不差”的心理。
6⃣️学会平等、尊重的对待别人和自己。
感情,是一门长期需要学习和经营的学问。
愿你们每天都很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