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 马致远写了哪几首诗?
- 马致远的作品风格?
- 马致远的名字来源于哪一句古诗?
- 仿照天净沙秋思写一首关于秋的词?
- 天净沙秋思是词吗?
- 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为何号东篱?
- 与天净沙秋思类似的诗句商山早行?
马致远写了哪几首诗?
马致远的作品风格?
风格: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其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存世散曲约130多首,其叹世之作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故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视为“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其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马致远的名字来源于哪一句古诗?
马致远的名字来源于《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仿照天净沙秋思写一首关于秋的词?
仿写为:
疏草破屋浓茶,牵牛桐叶槐花,蝉鸣闲语秋沙,湿桥风话,落魄人,在京华。
《天净沙 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扩展资料: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
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
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天净沙秋思是词吗?
既非诗也非词,《天净沙。秋思》属于元曲,马致远是著名元曲家!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为何号东篱?
“东篱”语出自东晋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此后,人们根据陶渊明诗中的“东篱”之义,便常以“东篱”代指种植菊花之地,或菊园,或归隐之地等。陶渊明的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正好道出了马致远对隐逸之后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可见马致远晚年自取“东篱”之号,表明了他在官场失意之后决心步陶渊明的后尘远离官场,去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为此马致远还留下了“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的名句。
晚年的马致远还将自己的散曲集命名为(东篱乐府》,足见他对此号的喜爱。
与天净沙秋思类似的诗句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温庭筠.五言)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供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全诗由无数个境遇结合,天净沙同样是景物堆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除第四句为四字句,其他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其中第一、二、五句平仄完全相同。此调主要有两种格式,均要求句句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