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看了两遍的电视剧,该剧对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有非常详细的解释,符合历史事实。和大家一起看看。
八月开始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可以说收视率很高。
故事发生在1934年红军经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突围之后。第一个镜头,12月的红军穿草鞋,大冷的天谁受得了。
过 *** 四道防线,红军损失了一多半,从江西一路行军到湘桂边界,手脚并用上越城岭。
受伤的红军战士问毛主席在哪。1931年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当选主席。这也是“毛主席”的由来。从那以后,都叫他“毛主席”,一直到现在。
镜头一转,两兄弟吵架,一个人要去救他爹?原来爹就在湘江边阻击敌人,给大部队突围争取时间,估计凶多吉少。
毛主席出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苏维埃 *** 主席。
帮发脾气的小战士戴上八角帽。
毛主席听了兄弟俩的故事,发表了一番演讲,鼓舞了军心。不得不说啊,当年 *** 的代理宣传部长果然名不虚传。北伐时候 *** 的《反奉战争宣传大纲》就是他写的。侯京健老师演的 *** 在举手投足之间像极了主席,加上湖南话就更像了。影视界也需要培养新的演员,不能紧着诸葛孔明一个人演啊。
蒋介石登场,召开军事会议。1933年的第五次反围剿,蒋介石派了100万部队。从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始,蒋介石疲于和军阀中原大战,等把张学良、阎锡山、冯玉祥都摆平了,才发现 *** 已经站住脚了。100万人以上的兵力的战争,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少有的。【个人觉得此处应该写“蒋中正”,介石只是字而已,例如毛润之。】
上来一顿数落,嫌下属执行不到位。老蒋认为,十比一的兵力对比,不至于一个大官都没抓住。
陈诚主动领罪。可以说是我见过最帅的陈诚了。陈诚生于1898年,当时应该是36岁,这个演员有点年轻了,感觉28.29的样子。不过这个年纪带三颗星的上将领章,张学良算一个,再就是陈诚。
杨永泰提议说要尽快找到红军的下落。杨永泰是老蒋麾下少有的军事上的明白人,攘外必先安内就是他首先提出的,借着围剿红军,又帮老蒋一轮收割南方各省军政大权。可惜是个墙头草,投靠过孙中山,桂系,北洋系,又来找老蒋,好多人看不惯他。后来得罪了CC,被暗杀。
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帮助部队转移。总之感觉这两个演员不太像啊,或许是刘劲和王伍福二位老师的相貌已经看习惯了。不过演朱德的好像不是第一次了。
丢失中央苏区的二位祸首。博古完全不懂军事和政治,只因为在苏联留了学,就被共产国际确定为党的负责人,时年27岁,竟然和我一般大。所以博古打仗都听李德的,而李德虽然参加过一站,也算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可是欧洲那一套显然不适合中国。
彭德怀(右)向杨尚昆发博李二人的牢骚,两人分别是三军团的军团长和政委。彭德怀真是有啥说啥,二十多年后还是那脾气性格,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和他搭班子的杨尚昆,最后官至国家主席。
看到董振堂我激动啊。当年 *** 25师73旅的少将旅长,率部队起义投奔红军。其实干革命,最佩服的还是董振堂、叶挺、朱德、贺龙这些人,都当上旅长师长了,放弃荣华富贵,跟着 *** 吃糠咽菜,现在这代人很难理解当时的“信仰”。可惜了,后来董振堂带领这西路军被马步芳率重兵围剿,牺牲了。如果好好活着,争取个元帅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和林彪、彭德怀同一个级别。
刘伯承此时还是董振堂的手下。这个演员有年龄偏大。
博古叫陈庚,陈庚没理就走了,也难怪,湘江牺牲了那么多红军,苏区地盘也丢了,搁谁心里都不舒服。注意看,陈庚的部队和其他红军不同,都是钢盔加自动步枪,可以说装备非常好了。因为他带的干部团,这就是由红军大学改编的部队。他带过的兵下路队都是领导。
李德对陈庚的态度不满。
2019年10月6日凌晨更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