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家乡的春节
2018年2月17日
15:11
似乎不知从何时起,大家就在讨论,过年总是缺少了那么一丝“年味”。
而我想在年味淡却之前记录一番自己家乡的“年”是如何过得。
因为可能到了我带领一家人过年时就不会有这番情景了。
由于今年大娘过寿,今年的年来的人要比以往齐得多。我在寒假放假没几天就去了堂哥那里,在我去时堂哥与嫂子就开始为了回家买票而发愁。堂哥在苏州工作,而老家却是远在2000公里外的内蒙古。大半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3个人拎着大包小包踏上了春运回家的路。路上的堂哥心生感慨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写成一首诗发到了朋友圈,而这首诗被我记了下来。
疾驰列车赶不上回家心,
远行游子已奔不惑之年。
心中不安源自不孝之行,
路途枯叶提醒塞北将近。
梦中家乡或许白雪皑皑,
北归心情犹如江鲟回游。
回到家的时候离大年三十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期间给大娘办完了寿宴。剩下要做的就是迎接大年三十的到来。到了二十九那天我为了看宋小宝的小品,坚挺到了三十凌晨两点才睡。到了早晨6点半,父亲就叫我起床,贴对联。万事准备齐全后,到了8点,踏上了前往15公里外的老家的路。
到了老家后开始与我两位堂姐贴对联,这是她俩每年的工作。家里的贴纸也要全都换掉,贴纸是那种可以把整张墙壁铺满的风景图。由于老家是在嘎查(农村),所以需要去小县城买,买回来时记得姐姐问了说是这种贴纸多少钱,姑姑回答说是4块钱,姐姐边贴边说比去年贵了一块。每年的贴对联等活儿,都是很繁琐的,大到大门对联,小到鸡圈猪棚。
对联贴纸的工作做完就到了我的工作,而我的工作就是将一种用牙签将馒头(小馒头)、红枣、还有肥肉,串成一串的东西摆在窗户、大门、仓库、水井等地方。据说这种东西是为了向神明祭祀。
由于早晨起床太朦胧,只是洗了脸刷了牙,没有洗头发,所以到了老家要洗头发,父亲叮嘱我要在中午之前洗,因为中午之后不可以泼水,不过由于家里人太多,水不扔没办法,这个习俗也就在现实的压力下不攻自破了。
在这一系列工作做完后,就到了大年三十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午十二点全家一起吃中午饭,吃饭前要放炮仗,而且这顿中午饭并没有各种各样的菜,而是一大锅猪肉,每年老家都会养猪,而每年吃的猪肉就是养了一年的猪来的。除了猪肉还有就是一大碗粉条,据说是象征着长寿。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啤酒饮料,因为我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喝了两瓶酒就下桌了。这时已经快下午两点了,我下桌之后,大爷要将奶奶送到县里打吊瓶,所以在出发之前交代我提醒父亲与堂哥他们不要忘了祭祀。大爷告诉我,我们在这里吃完饭过年,他们也要在那边吃饭过年呀。交代完我任务之后,大爷和奶奶就出发了。
在父亲他们喝完酒之后,大娘,堂姐,还有嫂子开始收拾饭桌,整理完后,大娘将那些祭祀用的东西拿出来,我和父亲等人一同出发祭祀去了,堂姐没有去,因为她已经嫁人了所以按道理就不需要她再去了。而且祭祀好像一般都是男人去,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因为周围没有易燃的杂草。将要祭祀的物品倒在地上点上火,祭祀就算是开始了,父亲边生火边与先祖讲解每件物品都是干嘛用的。而我们就开始面朝着祖坟的方向跪拜,祈福一年所希望的祝福。在确认火彻底灭了之后离开。在离开的路上不可以回头,要一路走到家。
酒足饭饱之后总是会想上厕所,可是乡下没有专业的分工类的厕所,所以大自然就是最完美的厕所,如此一来我就遇到很尴尬的问题。由于家里是村子靠东的中间的房子,当我想小便的时候我不可以面朝南尿尿,因为南面是人家,面朝北呢?也是人家,还是人家正面,那就面朝西吧,但是那是自己家,万一自己家要有人出来上厕所岂不是迎面撞上我,更尴尬。所以我就面朝东边,东边好啊,东边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而公路又离房子足够远,即使是开车的人也不会看到你在做什么。而你又能享受广阔的平原风景。需要注意的是要多穿衣服,不然陶醉在这美丽风景时被风吹感冒可就不好了。
然后是屙屎,屙屎怎么办?在院子最角落有个用树枝围起来的小围墙在那里屙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刻保持听觉灵敏,以方便有人在你上厕所时进来你好用咳嗽声提醒他好让他不误入,你在上厕所。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观察,不然会不小心踩到地雷,那就不好了,因为屙完的屎要等它干了之后扔出墙外,所以要小心,不要踩到地雷,而且还不可以屙完就用铲子扔出墙外让它回归大自然,不然一个旋风,你可能就提前吃到年夜饭了。
一切结束后,就可以睡觉休息一会了,准备迎接0点的到来。提前几个小时大家就开始准备了,而这次准备的就是饺子,大家一帮人擀面做饺子,饭菜都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0点新一年的到来。到了0点,奶奶坐在位子上,大爷领着所有人,对奶奶说,我们代表吴氏子孙向您磕头啦。然后所有人跟随着大爷一起下跪,(可能也是这个瞬间,一大家子人一起下跪的情景促使我一定要写下这篇文章以此纪念。)奶奶对每一位家族成员送上祝福之后,一家人就可以上饭桌开始吃饭了。吃完饭大家开始互发红包,打打麻将。到了凌晨两点多,就睡觉了。
到了初一,就要走访亲戚,去拜年。向长辈们磕头领取压岁钱。而一年中最重要的这一天也就算是过完了。
可能是随着人们生活状况越来越好,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缺少了小时候买新衣服的那种激动的心情。
也可能是网络的便捷,使得即使家人不在身旁也可以通过视频聊天见上一面。
但是无论社会多么发达,物质生活多么丰富,也比不上一年中的这么几天赶回家亲眼看看父母的心情,也比不上父母们期盼孩子们回家说的那一句,爸,妈,我回来了。也比不上一家人坐在饭桌上有说有笑谈论着这一年来的辛酸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