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郑秀文《为你等》,等来的经典与情怀,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郑秀文《为你等》,等来的经典与情怀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996年《值得》专辑在台湾销售的满堂红,让当时还在香港稳步上升,同时也有意扩充发展版图的郑秀文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事实上,与郑秀文同期在香港有所竞争的天后们包括彭玲、李蕙敏,她们的攻台行动基本都不算成功,这无形中更是让郑秀文变得意气风发,就是 *** 裸地展现出什么叫做不可一世。

一张《值得》征服了台湾市场,却没有真正虏获台湾听众的心,郑秀文当时发行《值得》专辑最大的尴尬则是在于歌红人不红,换句话说,当时几乎全台都知道有一首歌叫《值得》,很多人却不懂唱《值得》的是来自香江的天后郑秀文,唏嘘的是多年后郑秀文全面打开了台湾市场,部分听众才恍然大悟原来几年前就已经听过了郑秀文的歌曲——那首烂大街的《值得》就是郑秀文的本名作。

的确,是要在台湾市场再下一城,也是要巩固郑秀文的亚太区地位,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打响郑秀文的知名度,于是郑秀完的第二张国语专辑《为你等》获得了华纳唱片之前之后都没有过的重视程度,打造的力度,投放的资源,宣传的规模都可以堪称郑秀文国语专辑之最。可惜的是,一切都显得用力过头,效果反而不是预期,一不小心竟然也让《为你等》成为郑秀文早期多张国语专辑中最不受大众待见并且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张。

用力过头,这最鲜明的体现在于造型太过前卫。郑秀文形象的百变、大胆、前卫在香港让大众津津乐道,本意上是想将这一风尚带到台湾,却忽略了台湾的接受力,爆擦妆很前卫,再配上一头深红的 *** 卷,显得妖艳十足,一点亲民的感觉都没有,甚至还吓倒了一众人,根本就是在无意中拉开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坦白说,这个造型很有标识性,具有艺术感,哪怕在今天来看都依然亮点十足,毫不过时,但是视觉效果冲击力太大,这在以唱片封面为第一主观印象的那个年代来说,赶客的嫌疑要大过吸引力。而唱片公司似乎后来也意识到了市场的接受力,在改版的时候封面造型做了调整,干脆沿用了郑秀文广东大碟《我们的主题曲》中的一个造型。《为你等》的造型虽然在当时不讨好,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提起郑秀文的造型,这一头深红 *** 卷也成为了经典。

《为你等》专辑在打造上用力过头,却是一张很精良的国语专辑,这是事实。在打造这张专辑的时候,华纳唱片不再吝啬资源,一改了《值得》大篇幅改编广东歌的作风,转为大部分的作品皆是使用台湾的音乐班底,且启用的莫凡、蔡宗政、黄中原、戚小恋、黄国伦、陈晓娟等这些音乐人都是那个时代台湾最具知名度及影响力的,这表明了诚意,就是要做一张贴向台湾本土市场的国语专辑。

然而,有时候就算有了最优秀的资源也不见得能获得最好的反响。首先,主打作品《痴痴为你等》就没有获得预期的流行程度,本意上唱片公司就是想要《痴痴为你等》有比肩《值得》的市场影响力,旋律性、内容性的呈现都以当时的市场流行为标准,事实上,作为首支主打作品《痴痴为你等》的整体品质性也不弱,副歌部分稍显迂回却也很是上口,奈何就是没有大红起来,甚至影响力还不及带有古风韵的《承诺》,在郑秀文后来举办为数不多的国语演唱会中,她演唱《承诺》的次数俨然要比《痴痴为你等》更多,而听众对于《承诺》的熟悉程也要比《痴痴为你等》更高,这也是因为《承诺》作为了当年台湾大热剧集《施公奇案之孤雏泪》的主题曲,借由剧集的热度一度掀起了流行潮,这个想来是超出了唱片公司的预期。

除了《承诺》之外,《为你等》专辑中的其他作品都没有大红。包括了改编自郑秀文已经唱红的广东话作品《默契》的《念念不忘》。《念念不忘》是诚意之作,没有沿用广东话作品的编曲,想用全新的编排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没想到编曲最后变成了最大的阻碍,是抢去了旋律的风头,也让歌曲变得温吞,特别又有《默契》的珠玉在前,《念念不忘》众望所归地成为了败笔。回头来想,《为你等》专辑品质性不弱却没有得到全面认同,很大程度还是在于专辑在打造上缺少重点,几乎是以都市情歌为主,却没有太过突出的作品,包括《痴痴为你等》、《念念不忘》都是如此。再有一方面,启用蔡宗政、钱幽兰为制作人始终觉得他们的手法太过老套,这一点在今天能够更为明显地感受到,郑秀文那么多国语专辑中也唯独《为你等》专辑在今天来听会让人觉得会过时甚至老土,整体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入流,而这是后来的《我应该得到》、《去爱吧》,之前的《值得》都不曾有的感受。

当然,还是要强调一次《为你等》是张优秀的专辑。若是将这张专辑一分为二,也许更喜欢后半部分的作品,尤其是《决定》、《寂寞芳心》、《体会》、《完美》,这些都是很大路式的流行情歌,却都彰显出了细节性,戚小恋的《决定》苦情,但是动情,旋律真的很好,一听就抓心,只是慢热;黄国伦的创作的《寂寞芳心》、《完美》也好,这两首作品足以展现出郑秀文声音的在细腻之处的不同风貌,《寂寞芳心》的曲风轻快,弥漫着浓郁的都市情调,郑秀文的声音在柔和之中带着性感,轻轻地挑逗,似乎不着痕迹,带出的是夜色撩人,欲望涌动的感受;《完美》则是另一种感受,典型的慢板抒情,有萨克斯风的演奏渲染了氛围,而郑秀文情感的浓度充足却不过度,声音柔软得像是一块棉花糖,柔软中又带着缠绵,实在舒服,这是郑秀文那个时期最标识性的情歌嗓音,自然而然,缠绵而温柔,今天已经再也找不回。

说到郑秀文的演唱,《为你等》专辑是少有的能将郑秀文各种音色极致展现的一张专辑,前半部分则是大鸣大放地表现,后半部分充满了细腻与柔情,两个部分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不大喜欢专辑的前半部分,却无可否认前半部分的演唱风格在日后郑秀文的专辑中也逐渐减少,至少很难再听到这种声音特色鲜明的郑秀文,其中《痴痴为你等》的高音厚实有力,收放自如,可惜现场太少,今天想要再领略她的高音魅力基本很难;《征服爱》的中低音是亮点,同时这也是郑秀文最有魅力的音色,却也是不被她重视的音色,事实上,郑秀文此后的作品能够如此极致让她在中低音上有所发挥的也基本没有。

《为你等》专辑各方面的效果的确不如预期,一来销售没有达到预想,追不上《值得》的销售;二来,在这个时期的郑秀文依然没有摆脱歌红人不红的尴尬。不过,即便如此,《为你等》专辑在1997年的台湾销售榜上还是写下了辉煌的记录,这张在四月份发行的作品在台湾累积销售超过50万张,在当年台湾IFPI销售榜上停留时间长达19周,其中有15周保持在前十之中,累计的上榜时间比《值得》更长,最终排在年度销售的第八位;而在1997年金曲龙虎榜年榜上,销售点数最高的前四位女歌手的专辑中就有郑秀文的这张专辑(前三张专辑分别是张惠妹《Bad Boy》、《姊妹》,许茹芸《日光机场》),综合来说,郑秀文《为你等》专辑依然有着很强势的市场冲击力。

在《为你等》专辑发行后,由于唱片公司的人事变动最终波及到了郑秀文的发展,包括台湾地区的发展,因此,1998年郑秀文一张国语专辑都没有发表,这对一个如日中天的女歌手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这恰好是郑秀文的一个调整期,给了她更多思考的余地。两年后的1999年郑秀文卷土而来,带着第三张国语专辑《我应该得到》杀回台湾,最大的收获不是销售上的突破,而是终于摆脱掉了歌红人不红的尴尬,这为郑秀文在台湾日后更长久地走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郑秀文《为你等》,等来的经典与情怀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