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描写重庆江北古诗词四首?
香国寺在哪儿?可能很多人都答不上来。它就在今江北区华新街附近。香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今嘉陵江大桥下游北岸500米处,华新街西侧,曾是明清时期重庆近郊的一大名寺,文人题咏甚多,尤其在清代,关于香国寺的诗文创作达到了顶峰。
宿香国寺
一一清.龙为霖
把炬寻山寺,江干一线通。
高楼停月小,疏竹倚天空。
香篆浮金鸭,灯花缀玉虫。
坐谈清净理,茗饮听松风。
从清乾隆到同治年间,几经改版的《巴县志》城图和县辖区图内,很多地名发生过变化,唯独嘉陵江北岸一个叫“莺花渡”的地名始终没变。“莺花渡,顾名思义是嘉陵江岸的一个渡口、码头,其历史记载可追溯到明朝,所以又叫‘莺花古渡’。”莺花渡位于嘉陵江北岸,其位置大致在今天的 *** 打铁街至刘家台一带。
莺花渡
一一清.王尔鉴
春江明似练,春日渡莺花。
莺语随波转,花香逐浪奢。
诗敲山寺里,酒醉野人家。
薄暮归来晚,风吹一艇斜。
莺花渡
一一清.姜会照
花发媚游客,莺啼欢酒家。
春城环二水,野渡艳三巴。
香雨流金碧,清风渡落珈。
会当携斗酒,买棹问莺花。
在江北区如今仅存的这一部分古诗词中,大部分与长江、嘉陵江等水脉有关。
“明清时期,大量移民进入巴渝地区,促进了重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文人墨客多是从水路进入重庆,描写视角往往是站在船上远眺江北城,抑或从渝中半岛瞭望。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 *** ,可以说是依水而兴。”例如,明代诗人王廷相在《大洪江》中写道:“大江日东注,客兴凌苍茫。沿回层峤底,出入白云乡……”
过明月峡
一一清.余德中
花影照江流,春风香满舟。
轻帆悬急峡,明月认高秋。
生魄原无缺,含辉自古浮。
蒹葭深夜好,渔笛起汀洲。
赞美重庆诗词?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形容建设的诗句有哪些?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建筑物:滕王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建筑物:黄鹤楼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逼真 潜心画栋亦雕梁, 恍如隔世散古香。 时光仿佛已倒转, 孔孟入室已登堂。
1.九重阊阖开天阙 2.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3. 一间茅屋,尚自修治。任狂风吹,连檐破碎。
枓栱斜欹,看著倒也。墙壁作散土一堆,主人翁永不来归。
4.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5.杨柳阴中引御沟,碧梧桐树拥朱楼。金陵城共滕王阁,画向丹青也合羞。
描述关于重庆的古诗有哪些?
1、《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释义: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3、《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4、《竹枝词·其一》
唐代: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释义:瞿塘峡口,水雾蒙蒙,像轻烟一样低低地笼罩着江水。白帝城上的月亮已经向西偏斜。
深夜有人唱起了令人伤心的竹枝民歌,当唱歌的声音哽咽着时,山上的猿猴和山鸟都一起悲伤地啼叫起来。
5、《竹枝词·其三》
唐代:白居易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释义:坐着小船,从巴东到巴西去。一路上,江风吹动波浪,大雨下个不停。
那江边的水蓼草开着白里带红的小花,似乎感到了寒冷,相互紧紧挤在一起;被雨打湿的江蓠草叶,更显得幽绿幽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