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来个最简洁且准确的版本——离六九最近的朔日。
或:离立春次日最近的朔日。
正月初一,原本应该是离立春当天最近的那个朔日,但由于农历定气规则的问题,导致这一点经常出现偏差,冬至处于十一月的最头或最尾,就容易把次年春节挤的偏离立春太多。
但是,在立春之后约19小时10分钟的「六九」,恰好能完美补回这个误差,使得春节事实上变成了离六九最近的朔日。
赵妈镇楼:春~达啊~六~九噢~头!
个别年份,立春发生在凌晨04:50之前,那么19时10分后的六九就会落在同一天,可能导致两个朔日平手、需要按小时才能判定的情况,为了省事,我们只看立春次日,会更简单,虽然是本质一样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经过19年,太阳和月亮会几乎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所以我们每隔19年的年份,太阳历和太阴历会重合,也就是节气点与农历月的情况是几乎一样的。故,将年份号除以19,得到的余数相同的年份,是处于同一「周期」的年份。
以下用年份号除以19得到的余数,来命名年份的「周期型号」,如2017除以19余3,即2017年为3型。
较极端的情况有两种:
一、前一年8型年(如2003),冬至恰好在冬月三十,则后面的9型年(2004)会成为最早春节。正月初一容易与二月初一打成平手。
更极端的情况是,8型年闰十月(如1984),冬月三十反变成冬月初一,则后面的9型年(1985)又会变成真·最晚春节。
二、前一年0型年(如2014),冬至恰好在冬月初一,则后面的1型年(2015)会成为最晚春节。正月初一容易与腊月初一打成平手。
更极端的情况是,0型年闰冬月(如2033),冬月初一反变成冬月三十,也很可能出问题。以下我们多验证一些极端年份试试看。
一、9型年,同时击破题主两个定义的1985年,就是这种。
检查:1947、1966、1985、2004、2023、2042、2061,正月朔均以1-2天之差战胜二月朔。
1985年,著名的真·最晚春节,正月初一以1天之差战胜了腊月初一。但这年厉害在它一下同时击破了题目中的两个定义「含雨水的月称为正月」和「大寒后的第一个朔日」。
(1966年立春与六九同日,若按六九判定,则正月朔需要按小时才能战胜二月朔)
二、1型年,题主给的2034年,就是这种。
检查:1977、1996、2015、2034、2053、2072,全部通过,各年的正月朔均战胜腊月朔。
2034年,著名的首发闰冬月,正月朔以2天之差打赢腊月朔(本年立春与六九同日,若按六九判定,则正月朔需要按小时才能战胜腊月朔)。
三、2243年,200多年的时间已经使周期错位0.5天,从1型年跳进9型年了,变成了早春节被闰冬月挤成晚春节的年份,检查过程同上,本质与1985年一样,不再赘述。
四、3359年,题主给的年份,很巧,一千多年的积累已经错位了2天,跳了四次,正好也跳进了现在的9型年周期,那年遇到了闰腊月,但正月朔也以1天之差战胜了闰腊月朔,仍然没有破例。
这一年本质上还是与1985年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