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湛江的美食很多,小吃也很多,对于外地人或新湛江人,许多人一想到湛江美食最多想起的就是湛江的海鲜的确,湛江海鲜乃是一绝但是湛江的其它美食也同样毫不逊色哦!
其实湛江当地特色美食也有不少,让我们来看看湛江的十大风味独特的美食吧!
1.簸箕炊
簸箕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在茂名地区的电白、高州、化州、以及湛江地区的湛江各区,遂溪县、廉江市、吴川市、雷州市、徐闻县一带非常盛行。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化州又称“格籺”或“簸箕籺”。遂溪西边沿海的港门镇、北坡镇、草潭镇、杨柑镇等称之为“白籺”,湛江市区及廉江市称其为簸箕炊。以化州簸箕炊最为出名。
簸箕炊
制法为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又不腻,那种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
2.田艾米籺
田艾米籺是广东湛江地区常见的食品,当地一般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田艾米籺。在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田艾约10厘米高,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田艾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
吴川人“二月二”做田艾米乙的习俗自古一直沿习至今,特别是农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们就捣米粉、备田艾绒、做田艾米籺,据悉,田艾籺是用来拜神、祭祀之用,祈祷风调雨顺。
田艾米籺
做田艾米籺,是用田艾棉和着面粉为皮,包着已经炒熟的馅蒸熟;田艾米籺的皮可以用陈年艾棉,也可以用新鲜田艾。用煮好的田艾绒红糖水和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白糖、花生、椰丝、芝麻、肥肉做成甜味的田艾,香味的则用新鲜虾仔、生葱、新鲜萝卜丝或咸萝卜碎加肥肉、芝麻、花生作馅。形状有的用木凿的模子做成杯口大圆形的,有的做成桃子形的,有的做成碗口大半月形的,再用新鲜的木菠萝叶子或土生的一种叫做“能木”的树叶包垫起来,放进镬头用武火蒸熟,既省钱环保,又有绿叶的清香。
3.糯米甜糟
糯米甜糟是广东地区一道传统名小吃,叫做甜糟,在本地历史悠久,十分盛行。味道醇甜,以糯米,酒饼为原料制作。
糯米甜糟
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煮成饭,后加酒饼,用较为密封的容器装好,若冬天则加一定温度,发酵36~48小时即成。这些甜糟味道醇甜,一般人均可饮用,若加少量红糖及鸡蛋煮熟吃更有健身 作用。本地城乡妇女坐月时一定少不了甜糟,大都提前一个月做,并加少量米酒一起浸,每天吃几大碗,以滋补身体,壮气活血。做满月,做大寿,客人一进门上一碗甜糟,然后才去做饭菜。历史上以雷州市乌石所产的甜糟最负盛名,今各农贸市场均有出售,每公斤价3~5元。
4.沙螺粥
沙螺生于江口海边,是一种贝类海产,在广东省湛江市许多海岸都可见到,但唯吴川的吴阳沙螺最有名,沙螺是长条形的,身材是扁的。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年朝廷开设武科选考进士。吴川有一个武生叫易中,也上京考试。因他平时嗜吃沙螺粥,也想带些沙螺在途中食用,鲜沙螺不便携带,便带了一大包沙螺干。
吴川的沙螺粥,口感清爽鲜味浓郁,营养滋补,百食不厌。
沙螺
沙螺粥的制作极为考究,首先是粥底,要先用炖好的猪骨汤来熬粥,熬时还需加入一些干瑶柱之类的海味干来吊味,文火熬得数个小时成粥糜,才能煮海鲜。一般海鲜不用煮得太久,如沙虫、沙螺之类,煮久了会收缩变韧,火候要恰到好处。煮的时候当然少不了用油爆一下姜丝之类辟腥的佐料,沙螺粥煮好后,再撒上一把细细的葱花、芫茜和胡椒粉,一碗味道鲜美的沙螺粥便可端上台了。
沙螺粥
5.蛤蒌饭
蛤蒌饭是广东湛江地区的常见食品,这种饭油而不腻,并有一股特异的香气。蛤蒌是湛江人耳熟能详的食材。蛤蒌饭的原料叫蛤蒌叶,而蛤蒌叶,是一种野生低矮植物,分布于湛江各地,尤其是丘陵地势明显的灌木丛中。蛤蒌有滋阴,于女性减少色斑、调节内分泌、产后补血气等食用功效。
蛤蒌
蛤蒌饭做法:蛤蒌叶摘回洗净,切成细丝,用油炒香,最好是用鸡油炒,最起码也要猪油,这样才能吃到正宗的蛤蒌饭,正所谓“荤用素油,素用荤油”嘛。把蛤蒌叶炒香后倒入预先用清水泡好的香米,加少量盐,继续翻炒片刻,即可倒入电饭锅像平常煲饭这样子煲好就行了,但要注意的是这时煲饭可不能放像我们习惯煲饭那样等量的水,因为这里的米经水浸泡过加上用油炒过了,吸水率会降低一倍左右,所以加水也要相对应减少。
油炒蛤蒌饭
6.湛江白切鸡
湛江白切鸡是广东湛江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
湛江白切鸡
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
湛江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
湛江白切鸡做法:
1、选鸡要选用只下过一次蛋的母鸡,最好是将近下第二次蛋,但脚子里有蛋花的鸡。
2、去毛,在鸡的脖颈下面开口和尾尖软肚部位开口,洗净,鸡的内脏必须全部掏干净,特别是鸡的肺部
3、将鸡的爪子收进尾尖软肚的口子里,并放入食盐。
4、将鸡翅反折收起。
5、在水煮开之后,先拎着脖子把鸡放进水里烫一下,让鸡的身体均匀受温,然后提离水面,再重复的烫,以免鸡的表皮破损
6、在将鸡烫熟后,(用筷子在鸡腿位置扎进鸡肉里,没有血水流出就表明是熟了)再烫头部。
7、将鸡放入水中,煮开。然后起锅,切好装盘
7.雷州白斩狗
南宋初年在雷州城兴起的一种传统食俗,把狗宰杀后煮熟,放在砧板上斩碎来吃,称白斩狗。雷州人很喜欢吃狗肉,市场上卖狗肉摊档比比皆是。尤其是冬天,吃狗肉可以御寒,是穷人的大补。甚至有人说:“将钱买狗吃,好过买被盖。”
由此可见,当地人视狗肉为珍贵的补品。狗肉不但有补,且又是下酒佳肴,狗头、狗脚更是下酒好料。
白斩狗
做法:
1、用中火烧热炒锅,加入适量油,然后加入葱、姜母、大蒜炒香,再加入精盐、白糖,尽量不要放味精!烧沸后取出可供佐膳用;也可以直接将油烧热浇在盛有葱、姜、精盐的碟子里。不过前者香味更醇厚些!
2、将狗肉洗净,放水中净煮,中间提出两次,倒出腔中的水,以保持内外温度一致。如果狗较大,可以提出三次!
3、约浸十五分钟至熟,用铁钩勾起,再放在冷开水中浸没冷却,并洗去绒毛后随即捞起。
4、晾干表皮,浇上熟花生油,斩成小块,盛入碟中,摆成特定形状,既然是白斩狗,就摆成狗状(虽然没见人这么摆过?大多直接装盘了)。吃时佐以1里面的佐料就可以了。
制作要诀:此菜选用的是饲养一年内的嫩小狗一只。
8.炭烧生蚝
炭烧生蚝是用生蚝制作的一道沿海地区的特色小吃,其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欢。生蚝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
生蚝
湛江地理位置优越,养殖出来的生蚝肉质鲜嫩肥美,口感清甜无渣、爽滑,可制作多种多样的生蚝食品。由于炭烧生蚝的做法非常简单,只需将蒜蓉、酱等佐料放入刚刚撬开的生蚝内,再直接放到火上烤熟即可,这样既保证了生蚝的鲜味,蒜蓉又能有效地去除蚝本身的腥味和臊味,实为不可多的美味。
炭烧生蚝
9.蒜茸蒸沙虫
沙虫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软体生物,学名称之为“方格星虫”,生活在沿海带沙泥质的海域滩涂上;涨潮时钻出,退潮时缩伏在沙泥中,故又名“沙虫”,也有叫“海肠子”的。
沙虫
沙虫肉质白净,吃法因人因地不同,有清蒸、白灼、爆炒、生滚、熬粥等等;如韭黄炒沙虫、白灼沙虫、生滚沙虫汤、菜胆炒沙虫等等。蒜茸蒸沙虫,肉厚油肥鲜嫩,且有嚼头,愈嚼愈鲜。
蒜茸蒸沙虫
硇洲鲍鱼
鲍鱼(硇洲鲍鱼),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常用的是指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属于单壳软体动物,其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直至现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多次国宴及大型宴会中,鲍鱼经常榜上有名,成为中国经典国宴菜之一。被人们称为“海洋的耳朵”。和古代“用盐腌制的鱼”是两种东西。
硇洲鲍鱼
“硇洲鲍”,以味道鲜美、肉质嫩滑、营养丰富而著称。 为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盛产!
鲍鱼以加工形态有“干鲍鱼”和“鲜鲍鱼”之分;“干鲍鱼”又分“淡干鲍”和“咸干鲍”两种;品尝“干鲍鱼”以“淡干鲍”为好,是要求它品质优良,个头厚大,肉质的丰腴与汁液的甘美清香;而品尝“鲜鲍鱼”则讲求鲍鱼的新鲜和美味的肉质,以每年的5月份最肥美,而在10、11月份肉较瘦。“干鲍鱼”烹制一般需时较长,要用精制的顶汤反复煨味,使“干鲍鱼”能够充分吸收其它物料的味道,故香味浓郁,肉质甘腴;原只“干鲍鱼”的极品更讲求个大、肉丰和“糖心”。 “鲜鲍鱼”的烹制则不同,它十分讲究火候的把握,火候不够则味腥,过火则肉质变韧发硬;所以,鲍鱼非常注重调味的得法,浓淡的适宜,否则鲍鱼本身的鲜味是出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