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苏三~~~,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苏三~~~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苏三~~~

永乐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正式宣告国都自南京迁至北京。由此,北京城便成了大明王朝最受人瞩目的地方。至于这个永乐大帝为什么要迁都,历史无从考证,有人估计大概是因为他杀了自己的亲侄子,夺了人家皇帝的位子,心中有愧,天天住在那个供着他爹和他大侄子排位的皇宫,觉得心里闹鬼,所以干脆搬走得了,眼不见为净。

相传,永乐年间的北京,盛极一时,真可谓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京城里大多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这些人不仅有权有势,而且还有的是钱,他们大多都衣食无忧,生活奢靡。所谓饱暖思淫欲,所以这里的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以及过往京城的浪荡公子口中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女人。而什么样的女人又是这些人最常谈及的呢?那就是青楼女子。而这些青楼女子中,最有名的,就是苏淮楼的苏三。此女不仅天生丽质,而且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但由其出名的程度可以判断,此女应该算的上当时北京城数一数二的美女。

苏三是苏淮楼的花魁,为了提高身价,老鸨便让她只卖艺,不卖身。只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只要苏三一日还是处子之身,那些个儿有钱的大爷就会不惜重金,以偿一亲芳泽的夙愿。只有将他们的胃口越调越大,老鸨赚的银子才会越来越多。

再说这苏三,也是个命苦之人,五岁便死了爹娘,后又被人卖到了窑子里,做打杂的下等丫头,从此便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亏得她聪明伶俐,而且又越发出落的亭亭玉立,后来被老鸨发现,便找了各种老师,教她琴棋书画,歌舞礼乐,最后便成了这京城的第一花魁。有这样凄惨的身世,再加上在这混杂的声色场所长大,苏三早已练得刀枪不入,没有感情也没有眼泪,更不会相信任何人。她虽冷漠孤傲,却又不得不在那些男人面前竭尽温柔,她含情默默的眼神,甜蜜的微笑,婉转的声音,无一不让他们神魂颠倒,不能自己。

这天,苏淮楼迎来了一位眉清目秀,长得俊朗飘逸的公子哥,点了苏三唱曲子。苏三动情的唱,公子安静的听,一曲终了,公子与苏三均良久无语。最后,公子给苏三留下一句很奇怪的话便离去了,他说:姑娘心中苦,在下记下了!公子走后,苏三回到屋里,良久无语。自己分明唱的是欢快的曲子,脸上挂的也是甜蜜的微笑,他怎能看出我心中的苦楚?一般人来这里,都只为了消遣娱乐,谁会在意自己的苦衷?苏三的心里,第一次泛起了微微的涟漪。

从那以后,那位公子便天天来苏淮楼听苏三唱曲儿,每次都是安静地听,听完后默默地离开。如此过了一月有余,苏三看的出此人与别的那些寻花问柳之人不同,从他的眼里她看得出满满的关心与爱怜,但自己也是身不由己,而且她熟知这苏淮楼是销金之地,实不忍心见他为自己枉费银两,便一心想要撵走了他。这天,苏三一曲唱毕,便拿起桌上的茶壶,为公子斟了一杯茶。然后缓缓地说:公子如若只为了听小女子唱曲,又何须如此。小女子眼虽拙,但看公子虽生在富贵人家,却并非京城人士。请恕小女子无理,如若公子依然这般日日守候,过不了多少时日,公子恐怕连回乡的盘缠都会用尽的。那公子听了苏三的一席话,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端起苏三为他倒的那杯茶一饮而尽,然后抬头与苏三四目相对,良久,掏出放在衣袖里的一支玉笛,放到苏三手里,说:姑娘可愿嫁与我为妻?苏三一时不知所措,从来没有人对自己如此情真意切过,而且公子也算是自己的知音之人,这些天的相处,虽然没有语言交流,但眼波流传的情义早已将自己的心情凌乱。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位公子确实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情愫。可常言道,世间男子皆薄情,自己又凭什么确定眼前的人是否真心?何况自己身不由己,如若答应他,岂不害了他?于是,苏三将玉笛还给了他,说:小女子乃是烟花女子,就如同一张白布泼满了浓墨,是永远也洗不净的。世间多的是清清白白的好女子,公子还是另择良偶的好,莫误了公子大好前程。姑娘如此说,在下便可放心了,这便看得出姑娘对在下是有情义的。不瞒姑娘说,看到姑娘的第一眼,我便决定今生非卿不娶。但又怕姑娘早已心有所属,唐突了姑娘,所以这些时日便日日前来叨扰,只为打探姑娘的心意。公子看着苏三的眼睛,含情脉脉地说。苏三听了公子一席话,本已十分感动,在加上公子 *** 辣的眼神,更是弄得她满面通红。但是一想到自己身处青楼,马上又黯淡了脸色。公子虽有意,可这苏淮楼却是小女子的牢笼啊?姑娘大可不必介意这个,我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可也想的出还姑娘自由的办法。姑娘只需等待我半月,待我回家通禀爹娘,便来迎你!公子,只怕天不遂人愿啊!问天下哪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儿娶一个青楼女子为妻呢?我虽完璧,无奈生在这难堪之地。公子,还是莫要为难的好?公子的情义,已是天大的恩赐。小女子今生能与公子相遇足矣,又何须贪图其他?苏三看着公子,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看着公子,发觉自己竟然如此害怕再也见不到他。姑娘放心,半月之内,我定来迎娶你!公子握着苏三的手,再一次良久无语。苏三的心里顿感失落,或许,公子也只是一时兴起罢了,我毕竟是一介烟花女子,怎能奢望得到人间真情呢?看着苏三失落的样子,公子大抵猜出她心中所想,于是将她拥入怀中,轻轻地念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声音虽然轻柔,却十分的坚决。苏三微微怔了一下,惊讶于公子的坚决,更感动于公子的真情,她从公子怀中挣脱,转身对着窗户双膝下跪,对天盟誓:皇天为证,后土为媒,信女苏三,此生定不负公子情义,若有违约,必遭天谴。公子将苏三从地上扶起,本还有千言万语要与她讲,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决定即刻动身回乡。临别,苏三将自己的头发剪了一缕给公子,并在包裹头发的丝帕上写到: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公子小心的将苏三的头发揣在贴身衣袋里,出了苏淮楼,便直奔家乡洪桐县。苏三手里捏着那支刻有——王景隆三个字的玉笛子,轻轻倚着窗,紧紧凝望着月光,心里默默地祷告着:苍天,求求您,求求您一定要成全我们啊!

自此后半月有余,苏三依旧日日在苏淮楼陪那些王孙公子以及出的起老鸨要价的有钱人饮酒作乐。眼看早已过了与公子约定的时日,苏三虽心里着急,但却不能让老鸨看出端倪,否则,让老鸨知道自己有从良之心,她肯定会逼着自己去接客,那自己便必死无疑。

老鸨此人极善观人,苏三虽表面温婉,内心却非常的刚烈,她又饱读诗书,虽身在青楼,却学得那些正经人家女子才用的着的什么三从四德、女戒什么的,自己虽然不止一次的提醒她,可是这死丫头就是不肯听。老鸨也不止一次的怀疑自己当初找人教她读书是否有错?可如今,看着苏三虽天天乖巧听话的去陪客人,表面上一切如旧,可自从那个姓王的年轻后生走后,她夜夜对月叹息,最近更是茶饭不思,心事重重,这些都是少女怀春的迹象。老鸨开始着急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得想办法让她断了情爱的念头。可是,她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便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静观其变。

公子离去一月后,苏三便生了一场大病,京城所有的大夫都素手无策,全京城的人都在传言,苏淮楼的头牌快死了。那些闺中佳丽,三姑六婆最开心了,这个苏三勾走了那么多男人的魂,肯定是个什么狐媚之物,一定是老天爷要收她。而那些男人们就没那么开心了,但也不能说是伤心,只能说是感到惋惜罢了,此等国色天香的尤物,自己却未曾得手,真乃人生一大憾事。其实,苏三病了,只有一个人最伤心,那人便是苏淮楼的老鸨——秦娥。这苏三病了,不就等于折断了她的摇钱树麽?

又说这个秦娥,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国色天香的女子,也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听说还是一个大家闺秀,可是不知道怎么了,一天突然自己就跑到这苏淮楼卖身为歌姬,后凭着自己的聪慧,坐上了苏淮楼老鸨的位子。这么多年也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的。

话分两头,王景隆日夜兼程赶回洪洞县,禀明父母自己要娶苏三。可这王家是书香门第,最讲求门当户对,儿子突然要娶一个青楼女子,差点儿没把王老头子气死。老俩口是死劝活劝,王老太甚至还以死相威胁,最终都没能劝回儿子。王景隆是吃了称砣铁了心的要娶苏三,他越是执着,王家老头老太反对就越强烈。最后,王老爷终于忍无可忍,一怒之下,便将自己的宝贝儿子关进了材房。王景隆认为不能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那活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他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三天三夜滴水未进,最终昏死过去了。王老爷是又急又气又心疼,什么法子都想过了,就是不能让儿子开窍,要是儿子真的娶个青楼女子回来做老婆,那老王家的脸以后还往哪儿搁?所以,坚决不能妥协。可是已经软硬兼施了,还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儿子,王老爷无奈的叹息着。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老天爷要这样捉弄自己,老爷子越想心里越酸,两行浊泪悄然滑落。

在王家上下一片慌乱的时候,王家突然来了一位公子,王老爷一看,这不是沈家大公子吗?看来老天爷还是厚待自己的,在紧要关头给自己送来了这么个救星。他带沈公子看过自己的儿子,便将他请进屋里,对他说明了王生生病的原委,并恳求他帮助自己说服儿子。王老爷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打小就和这个沈公子要好,后来沈公子放弃了科考,随父远赴东洋经商,每次回来都会给景隆带来一些新奇的玩意儿,两个人也必会抵足长谈,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的饮酒谈天说地。沈公子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他的话,景隆是会听的。所以,王老爷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紧紧拽在手里。

本来沈燕林最反感这种封建思想,他这些年在外漂泊,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青楼女子怎么了?她们有情有义,敢爱敢恨,和那些只会哭哭啼啼、唯唯诺诺的所谓大家闺秀比起来,不知好上千百倍呢。这个忙,他是打心眼里不想帮王老爷的,景隆的性格他很了解,做出的决定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况且这么些年,也没瞧见他对哪个姑娘如此上心过,想必这次,他是真的爱到无法自拔了吧?想到这里,他突然很想见一见这个女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景隆这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榆木疙瘩这样着迷?可是看到王老爷子老泪众横,悲悲戚戚的样子,他又有些不忍,毕竟这些陈旧腐朽的思想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它在这个老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要是让他接受自己的儿子娶个青楼女子,还不等于要了他的老命了?夹在这样一对父子中间,沈公子还真是左右为难。不过,他毕竟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些问题还是难不倒他的。他心中早已有了主意,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女子的身份上,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就好办了,而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到他这儿那就不是问题。于是,沈公子答应王老爷帮他劝说王生。但是王生仍然昏迷不醒,也听不到别人说话,所以沈公子决定给王生留书一封,信里也无非是对王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一些父母之命不可违之类的话。王老爷很担心这封信或许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又不好直说。沈公子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临走时拍着胸脯给王老爷保证,景隆只要看了自己给他留的信,就一定会好起来的。只是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临走时再去看看景隆。

看着病榻上面如土色的王景隆,听着他一遍又一遍含糊不清的叫着苏三,苏三,······,可能他爱上的那个女子就叫苏三吧,沈燕林想。真没想到平时对女子最不屑一顾的王生也会对一个女子这样痴情,这让沈公子有了几分感动。他在心里默默的说,兄弟,我一定会帮你的,我一定会让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他刚刚给王老爷写信的时候,趁机又写了一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生,他将这封信交予王生的书童,并嘱咐他这封信除了他谁也不能给,也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有这一封信,待王生醒来务必将此信亲手交给他,还再三强调这封信关系到他们家公子的生家性命,一定要好好收藏。于是书童抱着信寸步不离王生病榻,公子一醒来立刻就将信交给了他。

王老爷听说儿子醒了,立刻跑去看他,并且将沈公子留给他的信交给了他。王生看了信以后,良久无语,而后,看向自己年迈的父母,他这么一闹腾,确实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二老原本就花白的头发一夜间全白了。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错了,留下了悔恨的泪水。爹,娘!我错了!王景隆哽咽着说。二老听到儿子这样说,喜出望外,这些天崩紧的神经一下就松下来了,两个老人都留下了激动而高兴的眼泪。

又说苏淮楼里,苏三病了,苏淮楼的生意也渐渐凋零了。秦娥这阵子正忙着请各地名医给苏三看病,却依然不见起色。又过了几日,发生了一件轰动全京城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位叫沈燕林的公子,居然花了十万两黄金的天价为病的半死不活的苏淮楼头牌赎了身。这样一来,京城里多少浪荡公子恨得牙痒痒。这小子是疯了吧?居然为了一个烟花女子,几乎倾家荡产。还有人说,这小子,真不会想,花上千把两黄金,买她一夜不就得了,何必赎她? *** 无情,戏子无义,赎回去也是白搭。还有人则认为,肯定是那个女人给这个公子施了什么媚术,不然,谁会愿意用十万两黄金买一个 *** 回家做老婆?谁都知道,花几千两聘礼,就可以娶一个清清白白的大家闺秀。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人看好这一段姻缘。

苏三稀里糊涂的被人塞进花轿,又晕晕乎乎的不知被人运了多远,也不知过了几天,才听到鼓乐声,鞭炮声,然后就是行礼,最后被送进洞房。周围终于安静下来了,苏三想,我与王生有约,此生心中只有王生一人,绝不能另嫁他人。于是,苏三挣扎着爬起来,在屋子里的抽屉里拿出一把剪刀,抵在自己的胸口上。如果待会儿他敢乱来,我就刺死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喝得醉醺醺的新郎官推门进来,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凳子上,一个趔趄,正好撞到了坐在床上的苏三,巧不巧的是,正好撞在了苏三手里拿的剪刀上。看着浑身是血的新娘,新郎官的酒顿时就醒了一大半。急急忙忙请来大夫,幸好没伤到要害,但是苏三本来病重,在加上这一刀,虽然十分危险,但目前看来并无性命之忧。于是大夫和几个丫鬟急忙替新娘包扎清洗,花了大半夜的时间。看着床上仍然面无血色,昏迷不醒的新娘,新郎官仰天叹息,苍天保佑苏三姑娘能够早日苏醒,否则,自己怎对得起自己的至交好友——王景隆。这个新郎官不是别人,正是沈燕林。当初他想到这条计策,也是迫不得已。只有先将苏三从苏淮楼买出来,再给她一个能让王家接受的新身份,可是没想到竟然会出这样的差错。原来这苏三姑娘是个性格如此刚烈的女子,她对王生的情意,以及为了爱情勇于反抗的精神,倒是让沈公子平添了几分敬佩。沈燕林不由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子,涉猎无数美女的他打心眼里觉得苏三并不算倾国倾城的美女,只是,这女子即使是面无血色的躺在病床上都让人怎么看怎么舒服。难怪这王生要死要活得非要娶她为妻。

沈家人虽然悉心照料,可苏三依然昏迷不醒,沈公子请遍了所有知名的大夫,仍然不见起色。无奈之下,只好派人通知王生,如果来不及的话,恐怕,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了。

半个月后,洪洞县里就有人开始传言,首富沈天赐家的公子花了十万两黄金从京城买回来的媳妇在洞房花烛夜自杀了。一天早上,有人从沈家门前经过,看到他们家门前挂起了白色的灯笼,而且前些天婚礼上挂的那些红布、红喜字什么的也都撤了,取而代之的是白布和白花。由此证实,传言是真的。街头巷尾,三姑六婆的议论纷纷,这个沈公子从小就跟着他爹去扶桑做生意,每出一次海,都会隔三五年才回来一次,大家见到他的次数不多,也不了解他,只知道他们家很有钱,而且他这个人长的很英俊,平时对待乡里乡亲的也很客气,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大好男儿,怎么会想到跑去青楼里买个女人回来做老婆呢?而且这女子还这么不知好歹,居然还要自杀?真是个命贱不知享福的女人。也有人说,是因为沈天赐的妻子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娶一个青楼女子做媳妇,派人在新娘的碗里下了药,把她给毒死了。还有人说,是因为这个女子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再加上舟车劳顿,给活活累死的。总之,大家都确定,苏三已经死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苏淮楼的头牌已经香消玉殒了。只是,大家都没工夫去理会了,连议论的人都没有了。因为京城又有了新的花魁,一个比苏三更让人着迷的女子。不得不感叹,新旧交替的速度之快,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三年后,新科状元衣锦还乡,并且得到皇帝赐婚,与他青梅竹马的富家大小姐喜结连理。一时间,小小洪洞县热闹非凡。

这个新科状元不是别人,正是与苏三情定终生的王景隆,而那个富家大小姐,就是沈燕林的妹妹沈蔷薇。王景隆与沈燕林是发小,他是看着沈蔷薇长大的,所以,才说他们是青梅竹马。但是,王景隆的脸上并没有笑容,因为他的心在三年前就已经死了,并且随着苏三一起埋葬在那一片葱郁的树林里了。他当初本想随着苏三一起去的,但是他怎么能忍心丢下自己年迈的父母?本想完成父母的心愿高中状元后,自己便悄悄地去与苏三相会的,没想到,父母看出了他的心思,苦苦哀求,母亲甚至还跪下来求他,希望他即使真的无心留恋人世,也至少要为王家留个后。作为王家的独子,王生觉得自己确实是无法推迟的。但是,自己一直把蔷薇当妹妹,没有男女之情,娶了她,岂不害她一生?可是现在皇上赐婚,而且有父母之命,如果自己一走了之,这森严而又不讲道理的封建礼教,会让大家都认为是蔷薇没有过门就克死夫君,那所有指责势必都将指向蔷薇妹妹,要她一个弱女子承担这么多责难,自己也委实于心不忍。于是,王生便决定先将蔷薇迎娶过门,然后,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首富之女与新科状元的婚礼,肯定是空前的盛大,而且皇帝这个媒人做的也是相当的尽职尽责,婚礼当天,还专门派了贴身太监送来了一对玉佩。赶来看热闹的人把王生家旁边的那座桥都压垮了,听说还踩死了好几个人呢。

等宾客散尽,王生才想起还在新房里的蔷薇妹妹,按规矩,没有掀盖头,新娘子是不能动的,一动不动的在床上坐几个时辰,她一定很累吧?于是,王生赶去新房,新娘果然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他觉得很内疚,于是快步走到新娘跟前,当他伸手准备为新娘掀盖头的时候,突然迟疑了。掀了盖头,自己该怎么对她说呢?怎么说对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吧?真没想到,当初的那个很淘气,整天追着他到处跑的蔷薇妹妹,今天却成了自己的新娘,而且,还是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新娘。这或许就是命运吧?命中注定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想到这里,王生无奈的苦笑了一下,伸手掀开了新娘的盖头。

就在掀开盖头的一瞬间,王生感觉,一切都停止了,仿佛在梦里一般。他拍了拍自己的脸, *** 辣的疼痛感提醒他,这一切都是真的。眼前这女子,分明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苏三,可是,苏三不是明明已经去世了麽?王生清楚地记得,当初沈燕林留下书信,要自己在家里耐心等待,而且还用人格担保,不出两个月,他一定会给他一个全新的苏三。可是,他的病还没痊愈,沈燕林就派人来找他,说苏三病危。当他拼命地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却是苏三冰冷的身体,燕林一再对自己说着对不起,还解释些什么,可是自己却什么都听不到了。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痛,撕心裂肺的痛,然后,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醒来后,燕林告诉他,苏三已经下葬了,就葬在他和燕林小时候经常去玩儿的那片树林里。后来,他看到的就是苏三的墓,那冰冷的坟墓。自己本想立刻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是燕林却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保护了起来,再加上父母的哀求,看着父母一夜白头,再想到他们含辛茹苦抚养自己这么多年,如今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实在于心不忍。所以,就咬紧牙关,活了下来。但人活着,心却死了。

也不知道怎么熬过了这三年,更不知道,在无数个无眠的夜里,自己是怎么样用酒麻痹着自己,才不至于让巨大的悲伤将自己淹没,梦里的苏三笑靥如花,可是醒来,却只有被泪水打湿的枕头和满屋子令人窒息的孤独。

苏三抬起头,满脸的泪水,王生能够想象得到,这三年,她所承受的痛苦与自己相比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两个相爱的人,经历了生离死别,又突然奇迹般的重逢,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都停止了,诉不完的衷情,表不完的相思与爱恋,千言万语化作紧紧的相拥,今生今世,永不分离。

第二天一早,新媳妇敬茶,公公婆婆看到儿媳妇如此乖巧水灵,都打心眼儿里喜欢她,再看自己的儿子,脸上居然挂着久违的喜悦的笑容,老俩口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地了。昨晚还担心儿子会做傻事,自从那个叫苏三的风尘女子死后,儿子就再也没有笑过了,更是一次次的想寻短见,老俩口简直操碎了心,也伤透了心。恰巧皇上赐婚,才娶了这么个好媳妇,现在看,自己的儿子是喜欢这个媳妇的。想到这些,老两口都笑的合不拢嘴,只要儿子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好。

王家自从娶了这个媳妇以后,便重新有了欢声笑语,全家上下一片喜气洋洋。新婚夫妇更是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甜甜蜜蜜、恩恩爱爱更是羡煞旁人。

三日后回门,按习俗,新婚夫妇要一同回新娘的娘家一趟,苏三虽然不是沈家的亲生女儿,但是当初是以沈蔷薇的身份嫁过去,所以,她和王生也去了趟沈府,拜见了沈老爷和沈夫人,谢谢二老的救命之恩。也拜见了沈燕林,谢谢他的成全。沈家也把苏三当亲闺女看待,嘱咐王生要好生对待苏三。一席人闲话家常,不在话下。

苏三自从嫁到王家,便兢兢业业的做一个好媳妇,孝顺公婆,伺候好自己的相公,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亲相爱。小夫妻俩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甜甜蜜蜜的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说也奇怪,王景隆虽说是新科状元,可是金榜题名都两年了,仍不见朝廷委任。要说皇帝不喜欢他吧,可是皇上又专门给他赐婚,而且还派自己的贴身侍从送来玉佩。王景隆也没去过问这些,现在的他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他巴不得朝廷永远不用他呢,这样他就可以天天和苏三耳鬓厮磨。

起初王生的父母看到他们恩恩爱爱的还满心欢喜,可是日子久了,眼看自己的儿子沉浸在温柔乡里,不仅意志越来越消沉,而且每天娘子长娘子短的,也没怎么把他们放在心上,更让老俩口上火的是,好几次王生的母亲病了,苏三虽然衣不解带的照顾,可王生更担心的是会不会把他的娘子累坏了,而不是自己母亲的病怎么样了。俗话说的好,为难女人的还是女人,苏三的婆婆开始发难了,每天对着苏三横挑鼻子竖挑眼,动不动就大动肝火,好几次掀翻了茶碗烫的苏三满手是伤,苏三也没弄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婆婆,在她的心里,婆婆即使是错的,那也是对的。所以,每次苏三被欺负,都是忍气吞声的,躲在屋里悄悄抹眼泪,王生几次想去找母亲说理,可是都被苏三拦下了。王生也很苦恼,一向开明的母亲怎么会变得这样蛮不讲理?可眼看着心爱的女人被自己的母亲折磨的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看着妻子伤痕累累的身体,王生实在忍无可忍,就背着妻子去找母亲理论。可是这样一来,更加激化了本来就很紧张的婆媳关系。王生的母亲本来看苏三就已经很不顺眼了,这下儿子又来质问自己,让她更加恼火。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孝顺懂事,对自己也是毕恭毕敬的,可是现在为了那个女人,居然敢公然和自己作对,不用多说,一定是那个女人背地里教唆的。气急败坏的她,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趁此机会把那个女人扫地出门。于是,她又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寻死。

王家老太这一哭二闹三上吊,搞的王家上下鸡犬不宁,最后苏三和王景隆夫妇在院子里跪了三天三夜,王家老汉死劝活劝才消停。从此,苏三在王家的日子便更难过了。虽然她每天起早摸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可是,这人要是想找茬,鸡蛋里他也能挑出骨头来,所以,还是会时不时的被她婆婆挑出毛病,非打即骂,苦不堪言。

苏三在王家的遭遇很快被回家探亲的如梦传到了沈家,如梦是苏三的陪嫁丫头,她是苏三来到沈家后沈燕林才买进来的,而且苏三一直被养在沈家的别院里,除了沈家老爷夫人和沈燕林,她便与沈家其他的人没有接触。所以,她并不知道苏三并不是真正的沈家小姐。与她一同买进来的还有另一个丫头,叫佳期。说起佳期这个丫头,倒是什么都好,就是做事马虎了一点,人也咋呼了一点儿。苏三出嫁的时候只能带一个陪嫁,沈燕林觉得如梦要细心些,所以才决定让如梦陪嫁。苏三在王家的遭遇就是如梦讲给佳期听,然后佳期哭着跑去告诉沈燕林的。佳期和如梦与苏三情同姐妹,而且她们的名字也是苏三取的。

沈燕林听佳期说了苏三在王家的遭遇,开始还觉得是佳期在胡说,上次他去王家,苏三和王景隆夫妇恩恩爱爱,让他好不羡慕,看到他们如此幸福,沈燕林打心眼里开心。而且,他看的出苏三和她的公公婆婆相处的也很融洽,没有理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关系就恶化了。而且他认为王生很爱苏三,怎么舍得让她受一星半点儿的委屈?而且当初为了娶苏三,景隆还和父母搞过对抗,现在没有理由不保护她。但是他转念一想,这个王生是个老实人,聪明有余灵活不足,很可能处理不好苏三她们的婆媳关系。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一趟王家,看看情况。其实,只要是关于苏三的事情,沈燕林都是很上心的。这三年的朝夕相处,让他了解了一个美丽善良、坚强勇敢、温婉可人、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苏三,这三年里,苏三给他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让他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虽然他知道苏三心心念念的人是王生,虽然苏三心里眼里都没有他沈燕林,但是他还是无法自拔的爱了。他知道,苏三一直把自己当哥哥,于是,他就努力掩藏自己的心意,全心全意的做一个好哥哥,用最多的爱和关怀去呵护她,并且暗暗决定呵护她一辈子。

沈燕林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居然让皇帝赐婚,将苏三嫁给新科状元,就是自己的好友,苏三的爱人——王景隆。当初父亲为什么会救苏三,然后将她养在别院对他来说都是谜。虽然父亲说是因为想念他那离家出走的女儿(也就是沈燕林唯一的妹妹沈蔷薇),但直觉告诉沈燕林,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什么事情都好像有人在暗中事先安排好了一样,父亲救苏三,成全她和王生一定有他的目的,但是又会有什么目的呢?沈燕林百思不得其解。虽然苏三出嫁那段时间自己很痛苦,但是想到自己心爱的人终于得到她想要的幸福了,也不得不由衷的感到高兴,毕竟爱一个人就希望她幸福,这个幸福自己无法给予,那就让那个能够给予她幸福的人来做吧,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应该成全他们的。这三年自己自私的把苏三留在身边,她其实很痛苦,虽然每天看上去都是开开心心的,她给两个丫头取名佳期、如梦,不就是想说,她和王生团聚的假期如梦一般不现实吗?

沈燕林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王家,一方面,他希望佳期和如梦说的不是真的,他多么希望苏三能够过的很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他又有一点儿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那麽他就可以以娘家人的身份把他领回家,那样,就又有机会和她在一起了,哪怕只是几天,甚至只有几个时辰,他都觉得很心满意足了。王家的下人看到沈家大公子登门拜访,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要说这个少奶奶,那真的是好的没话说,对所有人都那么好,好多下人都受到过她的恩惠和帮助。平时看到老夫人责骂少奶奶,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少奶奶动粗,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今天沈家大公子不请自来,大家都希望他能够让老夫人给少奶奶一个公道。

苏三正在打扫院子,连日来的劳累,让本来就瘦弱的她看上去更加憔悴,沈燕林远远看过去,不觉心中一阵隐隐的痛。他没有和苏三打招呼,直接去找王生。现在他只想要王生给他一个说法,一个连自己心爱的女人的保护不了的男人,还算是一个合格的男人吗?

(未完待续)

更多~~~苏三~~~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