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医日兴,从我辈起。星火虽弱,亦可燎原。」
沈阳,又称“盛京”、“奉天”,为辽宁省省会。民国时期,奉天城名医高手辈出,在当时,马二琴、刘冕堂、高振铎、沈文魁四位人称奉天“四大名医”。
马英麟(1892~1969),字浴书,因收藏两张明朝严嵩之子严世藩的古琴,故又号“二琴”,其古琴一张名为“澄彻天”,一张名为“一天秋”。
早年曾跟随奉天名医刘冕堂先生学习,后从名医张子乡先生学医。弱冠之年,即行医于奉天大南关广生堂,同时先生精于书法,喜听戏曲,爱好作诗,曾做诗云:漂泊风云又一年,依然瘦骨耸吟肩。故又笔名瘦吟馆主。
先生于大南关有一宅院,在宅院前开设“春雨堂”医馆,门前自拟一联:“十年读书,十年临证;存心济世,存心对天”。据其弟子彭静山回忆,宅院内可谓“小江南”,古树遮蔽,庭前流水,太湖怪石,一步一景,极具雅韵。室内尽是古玩字画,也有当时的新鲜玩意沙发地毯等等。
先生每日上午门诊,下午无出诊任务或在宅院中舞剑弄棒,吟诗联句,或以文会友,每当兴至,又焚香净手,常抚《平沙落雁》、《潇湘水云》等古曲,自得其乐。
“九一八”事变后,日伪 *** 欲意取消东北中医,1933年起取消中医执业考试,不予颁发中医诊所执业许可,试图彻底消灭中医。日本人也知道中医群众基础广泛,但对于其疗效仍然怀疑,遂聘请马二琴先生为萃华医院汉医科医长,以便观察汉医疗效。
不久,一名患者突发阑尾炎急症,日本西医外科专家会诊建议马上手术,但手术生死不一定,患者听闻不肯手术,向中医马二琴先生求治。先生看其面赤、腹痛据按、样如板斧,诊断为“热毒炽盛”,遂处方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关黄柏、野菊花等清热之品,患者服用三剂后竟然痊愈,令日本西医专家汗颜。后逐渐承认中医的疗效,最终放弃废除中医的荒唐政策。
马二琴处方
建国后,先生被聘任为中国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医教研室主任。著有《沈水医学回忆录》,可惜在十年动乱时期,先生所珍藏的古玩、字画、古琴、医案、著作都惨遭破坏,均已遗失!最终先生于1969年去世,实属可惜!
最后,附先生自作诗词一首,抄录如下:
无题
蹉跎也自惜年华,曾向东风赋落花。
每恨无才偏结习,谁怜浮世得虚夸。
云能写影因当月,树不成阴为近麻。
从此严寒将辞去,小园新柳暗抽芽。
#大家健康超能团# #中医来了# @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