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非遗少年学”征集倒计时!广东非遗进校园有妙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非遗少年学”征集倒计时!广东非遗进校园有妙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日前,2022年广东省非遗少年学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本届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东省友谊剧院协办。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到今年为止,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往年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单位,非遗传承工作同样迎来不少新变化。今天,小南带大家回访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精品案例获奖单位——东莞市文化馆,邀请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为我们分享莞城非遗传承都有哪些妙招。

为促进东莞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2014年开始,策划主题为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截至去年,当地已有20多个非遗项目、近4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走进的校园累计超200所,受惠学生约40万人次。

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品牌活动以普及为先导、以体验为驱动、以创作为深化、以典型为引领、以标准为规范,通过非遗展览、活态展演、非遗课堂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及性公益活动,带动学校常态化开设非遗课程,达到非遗在校园扎根的目的。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有文化界与教育界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品牌活动,也逐步成为东莞非遗传承创新探索的有效途径。

◎经验谈◎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

让非遗传承、传播化为校园自觉行动

小南:今年是东莞市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第9个年头,东莞如何使非遗进校园持续成长为地方文化活动品牌?

黄晓丽:为使非遗进校园持续成长为地方文化活动品牌,从今年起,我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校园非遗导师队伍建设,将加大与教育部门的联动,通过与市教育局教研室合作、走进东莞市进修学校等模式,试点带动,把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老师培育为非遗导师。同时,我们还将不断扩充非遗志愿者导师团队,面向社会吸纳有意加入非遗传承队伍的文化志愿者。此外,加强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管理和培育,重点推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校,研发非遗校本教材,深化和巩固非遗教育成果,实实在在地将非遗传承传播化为校园的自觉行动。

非遗传承人陈杰芳教孩子们制作七夕贡案。

小南:东莞通过1+X合作关系创新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非遗进校园,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提升企业与社会机构参与积极性?

黄晓丽:这几年,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有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等加入,还有各镇街文化分馆、东莞日报、东莞银行等策划、组织、实施的团队与社会力量加入,发挥各自优势,为活动增添了多种内容,实现了多方推广。

接下来,我们以多方共赢为目标提升企业与社会机构参与积极性:首先,开拓非遗进校园的校外实践,结合教育局的研学游计划,积极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市非遗展示厅、非遗实践基地和教育营地,此方面委托有资质、有经验的研学机构加入策划、共同合作;其次,推进非遗进校园文创产品、课程研发,积极鼓励文创企业与非遗进校园取得成果的学校对接,针对本校特色研发校本教材,校园文创系列产品等;第三,加强文化资源共享,继续与东莞银行等本土热心公益企业合作,为非遗进校园活动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2020年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启动仪式。

活态展演及非遗课堂体验活动走进长安成才小学。

小南:东莞也在鼓励学校建设非遗体验空间,这些空间如何运用全媒体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黄晓丽:目前,东莞东城一小设有醒狮文化展厅、东城五小设有莞香园、莞城步步高小学设有莞草e博园等非遗体验空间,相信随着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的建设深入推进,会在校园中涌现更多的非遗体验空间。它们将主要运用线下展览、展示、展演,线上传播推广实现联动。线上传播推广方式主要有拍摄短视频、微电影,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宣传矩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展示。例如,莞城步步高小学最近就推出了儿童微电影《莞草依依》,该电影既是莞草进校园五年来的阶段性展示,又是该校作为东莞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粤剧展演走进莞城中心小学。

小南:今年非遗少年学活动进一步升级,并增设爱心非遗室的捐助奖励计划,您对今年活动的举办有哪些期待?东莞市文化馆将提交一份怎样的答卷?

黄晓丽:非遗少年学是东莞一直在关注并积极参与的一项活动,今年增设爱心非遗室的捐助奖励计划,这将大大推动各学校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及积极申报优秀案例。今年,东莞市文化馆不仅广泛动员现有的36所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参加非遗少年说活动,还结合市馆小小讲解员东莞非遗体验营活动加大普及和传播力度,从中挑选讲解表现较好的学员参加非遗少年说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动,力求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东莞市文化馆连续9年在孩子心中厚植的非遗种子,如今已经开花结果。目前正在进行的广东省非遗少年学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也在今年实现全面升级。

年度活动迎来三大变化——

活动对象扩大:本次活动申报主体包括广东省范围内已经实施非遗进校园实践的中小学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工作站、青少年宫等;

活动奖项增加:今年的奖项由往年的十大精品案例十大优秀案例扩展到优秀传承学校、非遗乡村传承学校、优秀传承人、优秀传承单位4个奖项;

活动奖励增加:除了在全省范围内对获奖者/单位进行表彰并推荐参评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外,今年的非遗少年学还创新性地引入社会爱心企业力量,对获奖的非遗乡村传承学校,计划给予爱心非遗室捐助奖励。

重点提示:今年活动征集时间截至8月31日。

还有半个月时间,有意参加本届活动的单位赶紧按照以下投稿方式报名吧!

投稿方式

1.关注天空城兴趣社区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字非遗进校园,获取案例申报书并下载,按要求填写后,将电子版材料及附件发送至邮箱:tiankongcheng520@163.com

2.案例申报书上加盖申报单位或主管单位公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须有本人签字。

3.案例详细介绍材料(doc格式)作为附件发送至邮箱,同时准备3—10张案例相关图片,单张图片大小应不低于200K,长边不低于1000像素,并附200字以内的图片说明,一并打包作为补充材料。动漫音视频、相关媒体报道、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H5等)传播产品等材料,不作为附件发送至邮箱,可将相关链接地址作为申报内容进行填写。

【记者】杨逸

【通讯员】张奕诗 朱英豪

【图片】受访者提供

【作者】 杨逸

更多“非遗少年学”征集倒计时!广东非遗进校园有妙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