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下午在群里吹水,有朋友分享了一条帖子,说孤独摇滚是轻音少女精神续作,大家一笑了之。应该说,这两部作品虽然都是美少女乐队题材,但无论是主题上还是风格上都相去甚远。不过,这个话题还是引起了群里的热烈讨论。
从主角是交流障碍症的萌豚作品这个角度来说,与孤独摇滚最为相似的无疑是同为芳文社四格改编的Comic Girls
从美少女乐队的题材来说,先前也有SHOW BY ROCK这种同样把舞台设置在下北泽的动画
而就漫符演出的运用和gag桥段的密集输出而言,京阿尼作品群中的幸运星或许比轻音少女更接近本作
更不用说制片人梅原翔太在动工时期主导的那一系列作画突出的萌豚片了。
如果你也是一位骨灰级萌豚爱好者的话,相信你可以在孤独摇滚里找到很多已有的萌豚要素,却没有一部作品能完整概括孤独摇滚的魅力。还是一位朋友总结的好:孤独摇滚就是孤独摇滚,它不是什么作品的精神续作,它要让将来的作品成为它的精神续作。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评价孤独摇滚这部作品的意义呢?我认为,这是一部集中体现了日本动画这一容器的特质的作品,它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演出手法的多样性,以一种集百家之长的姿态展现出萌豚这种日本动画独有的题材的吸引力。
日本动画的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大演出方向,在孤独摇滚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例如第一集中源心佬详细分析过的,对空间的表现
再比如第二集的这个反复出现的构图和变焦,很难说什么明确的演出目的,似乎它的效果就在于模拟镜头本身
以及继Slow Start之后,在萌豚片中少有的室内场景的光源意识。
这些对于空间、构图和镜头的追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从京阿尼的山田尚子到CloverWorks的若林信一脉的演出体系。
但是,与奇蛋物语不同,孤独摇滚并没有用写实系的人设和表演去匹配画面风格,而是不断地使用所谓日本动画式的漫符演技,也让整部作品成为表情包大户。
这种现实主义画面+表现主义演出的平衡在第三集又出现了反转,这一集不断出现纸芝居、并排的重复画面、实拍镜头等挑战影像系统的画面
如同半年前我和塔塔君在评论辉夜大小姐第8集时所提及的那样,这种不断展露影像本身性质的手法,是一种以彼氏彼女为代表的旧GAINAX精神的回响
推特上也有人找到了这一集模仿FLCL的镜头
在体现日本动画式的演出手法的多样性方面,孤独摇滚可以说是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第四集同样如此,漫步下北泽的写实场景与波斯拉的可爱幻想相交织,正如前几集中倒在以真实场所为原型的livehouse的波奇酱的面孔融化成6Д9那样,激荡着日本动画这一容器所包含的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