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青花瓷的发展史(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青花瓷的发展史(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青花瓷的发展史(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方文山的《青花瓷》是我顶喜欢的一首歌,方文山和周杰伦相互成就。方文山擅长写中国风的歌曲,他的中国风一经周杰伦的唱腔就很容易火遍大江南北。《青花瓷》是方文山的中国风歌曲中最为典型的一首,《青花瓷》曾经被改版为《化学版青花瓷》,利用歌曲的流行度和传唱的容易度来记住化学公式。

其实《青花瓷》这首歌本身的歌词里就有很多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现象。科学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化学也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下面解析一下《青花瓷》中的化学现像:

分子运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什么是分子运动?

冉冉檀香透过窗,这香气透过窗的意境犹如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阳光从窗户横浸而入一般美。

但林徽因笔下的阳光是物理现象,而方文山笔下的檀香是化学现象。它的原理就是分子运动。

分子运动是公元1745年,由俄国物理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来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它的存在形式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比如檀香就是以气态存在的分子,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但是它会通过味道传达它的存在。它是不停的运动的,所以檀香会透过窗,就像女人身体上涂抹的香水会让整个房间的空气变香一样。

冉冉檀香透过窗,那是我想要你知道,我在思念你。人不动,借分子去告诉你,它跑的比我快,比我的思想还快。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千里之外,它就能告诉你,我在等你回家吃饭。

分解反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在古代天青瓷是上乘瓷器,宋代的汝瓷是天青色的代表,它介于蓝和绿之间的颜色,幽玄、静穆,就像雨过天晴乌云散开后,露出的一抹蓝。

天青瓷只有在阴雨天才能烧制,因为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对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影响,颜色生成会有不同。

天青瓷对阴雨天的渴求,就如同我对你的期盼。

为什么阴雨天会影响瓷的颜色?这要从分解反应说起。

烧瓷有四个阶段:

①室温~350℃ 窑头干燥阶段

这个阶段只发生物理反应,对坯体加热以蒸发水分。

②400℃~700℃ 预热阶段

这个阶段坯体中的有机物被烧除,碳化物、硫化物开始分解,黏土结构遭到破坏。在573℃时,坯体中的β-石英向α-石英晶型转换,并伴有约8%---10%的体积膨胀。

③700℃~1050℃ 氧化分解阶段

坯体中的有机物,碳化物主要集中于这阶段分解,如碳酸镁、碳酸钙等开始分解。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如果温差控制不合理,发色就会出现差别。

④1050℃~最高烧成温度

经过这个阶段,瓷器就成了。

分解反应就是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例如碳酸镁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AB→A+B

阴雨天之于天青色的珍贵,一如你对于我。分解反应得到青花瓷,这抹青色成为你我之间传递温暖的器具。

氧化反应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铜绿是碱式碳酸铜,铜色本来玫瑰红,铜的表面跟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缓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

氧化反应是一种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铜绿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铜锈,呈绿色。

铜制的门环发生氧化反应生出铜绿,而我从路过江南小镇的那一刻,你就长在我的心里了,跟铜绿生在铜表面一样,带走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青花瓷》是将化学现象描述的最美的一首歌,化学跟歌曲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科学有时候不一定是枯燥的,它也可以很诗意。

更多青花瓷的发展史(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