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海阳特产有海阳白玉黄瓜、海阳大樱桃、海阳板栗、海阳银杏、海阳苹果等。其中海阳白玉黄瓜,俗称白黄瓜,又名“梨园白”,瓜色浅白绿色,有光泽,无棱沟,刺瘤少,果肉白色,质脆,口味佳。
海阳白玉黄瓜:
海阳白黄瓜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的特产。海阳白玉黄瓜,俗称白黄瓜,又名“梨园白”。瓜条圆筒形,粗细均匀,长18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色浅白绿色,有光泽,无棱沟,刺瘤少,果肉白色,质脆,口味佳。
海阳白黄瓜属海阳农家品种,是海阳地方特产。据烟台市农业志记载,烟台黄瓜起始于明万历年间,1890年烟台种植300余亩。清代海阳就有白黄瓜这一地方品种。上世纪80年代末,在蔬菜技术人员及菜农的共同努力,全市开始在冬暖日光温室栽培海阳白黄瓜,其产品在济南市场、北京市场等地销售,海阳白黄瓜知名度逐渐响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海阳白黄瓜地方品种中进行优选,提纯复状,筛选出的海阳白黄瓜新品种,获得海阳市科委三等奖,使海阳白黄瓜品种得到进一步优化,白黄瓜的色泽晶莹剔透、口感顺滑宜口、形状更加商品化。
海阳大樱桃:
海阳北部由于特殊的小气候和土壤条件,出产的樱桃果实饱满、色泽鲜艳、质细多汁、酸甜可口。大樱桃具有果实个大、质优、耐贮运、价格高、销路广的优点。1998年底,全市栽植面积580亩。近年来,在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利用小樱桃改接大樱桃获得成功,已累计改接1.8万余株,促进了大樱桃的推广发展步伐。2003年以来,全市掀起了发展大樱桃的热潮。到2009年末,共发展大樱桃总面积2.2万亩,年产量0.6万吨。
海阳板栗:
板栗在栖霞、莱阳、龙口、招远等地均有种植,以海阳生产历史最久,据记载1936年县内有板栗树万余株,散生于梯田堰边及山坡沟夼。农业合作化后,开始栽植,到1966年全县发展到80万株。1970年开始对已栽实生板栗进行嫁接改造,至1985年嫁接改造良种达58万株。1971年开始板栗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选育工作,经10年培育,到1981年选育出“清丰栗”、“石丰栗”、“海丰栗”3个优良品种,列为山东省板栗推广的优良品种。1976年开始板栗密植栽培丰产技术研究和“高接换头”科技研究,取得较好成绩,使产量由1971年的1.5万斤发展到1980年的20.6万斤。1981年获烟台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获山东省林业厅三等奖。
海阳银杏:
银杏树也称白果树、公孙树。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绿化、观赏和用材树种。银杏果(白果)、叶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银杏树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四旁”美化树种,良好的混农间作树种。既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树种又是防护林和危险隔离树种,既是长寿树种又是病虫害特少的举世闻名的无公害树种。烟台市域各地均有种植,而海阳市地理环境、气候和土质极有利于银杏生产。
海阳苹果:
海阳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的特产。海阳苹果可以说遍山都是,以北部山区各镇为多和好。海阳“皇家”牌红富士,凭着单果个大均匀、品质优、着色好等特点,更是荣获了全国红富士苹果评比第1名。
郭城镇是海阳市最大的苹果产区,全镇果树面积5.5万亩以上,年产量约20万吨,带动了一大批果农走上致富路。海阳市王家山后村注册的“皇家”牌红富士,凭着单果个大均匀、品质优、着色好等特点,不仅荣获了全国红富士苹果评比第1名,而且在1994~1995年度单价高于一般红富士3倍,出口新加坡等地售价高达2美元/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