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高一最长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有关于辛弃疾的诗词(越短越好)3首?
这几首,希望可以帮到你。
《西江月·剩欲读书已懒》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慳。
被公诗笔尽追还。更上层楼一览。
辛弃疾有逼格的诗词全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 ·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各个时期的诗词?
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
1、青年时期:《汉宫春·立春日》。
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时,当时作者刚刚成家。此词可能是作者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作品。此词写民间立春日习俗,表达自己对天时人事的感触,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
2、青壮年时期:《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这时辛弃疾被叶衡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到南宋已十二年。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词人临亭而立,远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绪不免激荡,万般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3、中年时期:《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4、晚年时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辛弃疾最短的词?
辛弃疾写的最短的一首词是《忆王孙.集句》。
《忆王孙.集句》
秋江送别,集古句,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这首词首引宋玉《九辩》、屈原《九歌·少司命》语句,点出送别之意,抒发惜别之情;次引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苏轼《陌上花》、李峤《汾阴行》等诗句,写别后殷殷思念,感叹人事变迁,表达离别之恨。全诗虽是集古人成句,但含蕴深沉,意脉相连,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词的创作的深厚功力。
辛弃疾著名诗词十年生死两茫茫?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将领,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最著名的诗词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也不乏细腻柔美之词,如《青玉案.元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十年生死两茫茫”并不是辛弃疾所作,而是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