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地榻的意思?
1.地榻的意思是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
2.榻详细释义
〈名〉
⑴ (形声。从木,( tà )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⑵ 同本义 [couch;long,narrow and low bed]
移我琉璃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汉书·徐稚传》
一榻。——清· 周容《芋老人传》
对坐榻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喜置围榻上。——《聊斋志异·促织》
⑶ 又如:榻登(厚毯。置于大床前,上榻上,用以登床);榻布(质料粗厚的布);竹榻;藤榻
中考古诗带蓬?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菩萨蛮
李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求几句关于家具的古诗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每思闻净化,夜雨对蝇床。
对床空悠悠,夜雨今萧瑟。
花黎龙骨与香楠,良贾工操术四三。
争似海中求饮木,茶禅如向赵州参。
冷枕单衣小竹床。
已制青奴一壁寒,更指绿玉两头安。
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凉与竹奴分半榻,夜将书奶伴孤灯。
宿醉未醒的古诗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诗词?
作者:明太祖朱元璋。
全诗: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白话译文:天是我的罗帐,地是我的毡毯,日月星辰伴我入眠,睡梦中我不敢将脚伸长,恐怕脚一伸出去,会把山河都踏破。
乘兴闲来就榻眠,一枕春风君莫惜的意思?
诗词大意:得空乘兴而来在你榻上休息,请君莫要怜惜美妙春意。
原诗为:
游园不遇主人题壁
年代:【宋】 作者:【方惟深】
何年突兀庭前石,昔日何人种以柏。
乘兴闲来就榻眠,一枕春风君莫惜。
城西今古阳山色,城中谁有千年宅。
往来何必见主人,主人自是亭中客。
含嘂的诗词?
我生无寸欢,小隐待沈陆。廿年长安尘,渥此容膝屋。
支离见户牖,偪仄杂庖塾。寒号嘂风檐,饥羽眷霜木。
灯棱宵反昏,烟纛晓已矗。岁时沈吟人,孤踞恣歌哭。
冥心每构思,异地觊小筑。书城意迤逦,绕舍兼水竹。
此怀未可遂,贫病复转毂。年年尺寸地,伊郁储药曲。
宁家终无方,短榻譬寄宿。浮生事胡尔,风景悲举目。
衣襟的相关诗词?
大雨苗苏
[南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唐]赵嘏
松竹闲游道路身,衣襟落尽往来尘。
山连谢宅余霞在,水映琴溪旧浪春。
拂榻从容今有地,酬恩寂寞久无人。
安知不及屠沽者,曾对青萍泪满巾。
沙溪馆
[唐]赵嘏
翠湿衣襟山满楼,竹间溪水绕床流。
行人莫羡邮亭吏,生向此中今白头。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佑,唐朝诗人,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